化工行业2019年中报告:从全球背景看中国化工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喜欢:17

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1、从产业转移看中国化工产业发展

1.1、半导体及面板行业产业转移:贸易战背景下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2018年,国内集成电路进口额为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97%;液晶显示板进口额为261.38亿美元,同比下降13.25%。可以看出集成电路产业依赖度依然非常高,而液晶显示板及上游配套材料国产化时代已经到来。

液晶面板行业:国内以京东方为代表的面板企业已全面崛起,从而带动上游材料的进口替代不断进行。受益于此,江苏和成、八亿时空等面板上游材料企业近几年的销售收入CAGR超过30%。而未来随着大陆LCD产能的持续加速扩张,上游材料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半导体行业:2017-2020年全球将有62座晶圆厂建成,其中超过40%新建产能在中国大陆。但是上游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要明显低于面板行业,半导体用电子化学品企业如上海新阳(化学品板块)、安集科技近年来的销售收入CAGR仅为10.35%和12.20%。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半导体材料技术壁垒更高、国内本土晶圆厂份额较低等原因所致。而未来随着国内晶圆厂不断建成、现地化配套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优秀企业有望在大基金及科创板等支持下进口替代份额提升,在2020-2025年实现收入规模大幅增长。

1.1.1、产业转移路径对比:需求转移带动面板厂及晶圆厂转移

产业转移路径对比:两者基本一致,即从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且都是先从需求转移开始,再到晶圆厂及面板厂转移,最后带动上游材料的转移。但是在全球晶圆代工厂TOP10厂商中,大陆厂商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两家入围,合计份额不超过10%;而在面板厂方面,国内面板厂家全面崛起,其中京东方面板出货量位于全球首位。

国内面板企业崛起,京东方出货量全球第一

面板行业转移路径:美国最早研发出LCD技术,日本厂商将LCD技术产业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台14英寸液晶显示器,日本几乎垄断世界液晶面板产业。90年代后,韩国、中国台湾面板企业崛起,成功超越日本,并在长时间主导整个市场。从2009年后大陆LCD面板开始发力,全球液晶产能也由日韩及中国台湾转向中国大陆。据IHS数据,大陆LCD产能将加速扩张,201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39%,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产能在全球总产能占比将达到55%。

近十年来,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龙腾光电、中电熊猫等为代表的一批面板生产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大陆平板显示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在北京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珠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四个面板产业集聚发展带。截至2017年,国内规划在建、即将投产和已经投产的主要4.5代及以上面板生产线统计如下。

另外,2021年前国内液晶面板厂商拟新增生产线产能7462.37万平方米,大陆面板产能仍要持续扩张。

在2018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及全球笔记本面板出货量排名中,京东方液晶面板全年出货量5430万片,液晶显示面板全年出货量3770万台,笔记本面板出货量全球占比29.8%,位居全球第一。

晶圆厂向国内转移,但大陆企业份额较低,上游材料进口替代进程较慢

根据SEMI数据统计,2017-2020年全球将有62座晶圆厂建成,其中超过40%新建产能在中国大陆。目前,中国大陆晶圆厂在建产能超过81万片/月,2018年至2020年间预计将集中投产,12英寸晶圆产线产能将快速增长。

国内目前正在运行的18座8英寸晶圆厂,另有6座8英寸晶圆厂处于建设中,具体情况如下:

在全球晶圆代工厂TOP10厂商中,大陆厂商入围的有两家,一个是中芯国际,一个就是华虹半导体,不过这两家的份额加起来也不超过10%,在全球影响力有限,两家公司目前量产的最先进工艺还是28nm的,制程工艺是要比台积电等公司落后两代以上。

1.1.2、产业政策比较:面板行业政策推动较早,半导体产业政策持续加码

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液晶显示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持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液晶面板及相关原材料配套产业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显示器件用化学品、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支持政策,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实施的国家“02专项”,对于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配套的材料的本土供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展目标,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外,国家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支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基金首期实际募集规模1387.2亿,投资覆盖了集成电路全部产业链。后续大基金二期将持续加码。

1.1.3、技术壁垒对比:半导体材料要求更高,国产化进度更慢

从技术壁垒及技术要求上看,半导体材料更高,因此国产化进度更慢。

光刻胶:国内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高,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其中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国内主要为g/i线以上的光刻胶,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由于平板显示及PCB制造环节毛利率较低,下游制造企业希望降低成本,因此积极采用国内材料,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略高。

靶材:高纯铝及铝合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导电层薄膜材料之一。在其应用领域中,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对溅射靶材金属纯度的要求最高,通常要求达到99.9995%(5N5)以上,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用铝靶的金属纯度略低,分别要求达到99.999%(5N)、99.995%(4N5)以上。

湿电子化学品: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纯度一般要高于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纯度,一般G2、G3级别湿电子化学品即可满足面板行业需求,而半导体行业需要G4、G5级别。

1.1.4、从国内电子化学品企业销售收入看产业转移进程

从上游电子化学品企业及液晶材料生产企业来看,面板上游材料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半导体上游电子化学品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面板上游材料生产企业三利谱八亿时空、江苏和成、诚志永华近年来销售收入的CAGR分别为23.99%、41.54%、44.77%、18.56%,而半导体材料材料上游的电子化学品企业上海新阳(化学品板块)、安集科技近年来的销售收入CAGR仅为10.35%和12.20%,且营业收入的绝对值也要比面板材料企业小。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半导体材料技术壁垒更高、国内本土晶圆厂份额较低等原因所致。而未来随着国内晶圆厂不断建成、现地化配套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优秀企业有望在大基金及科创板等支持下进口替代份额提升,在2020-2025年实现收入规模大幅增长。

1.2、贸易战可能加速纺织业下游转出,化纤纺丝仍难转出

1.2.1、我国纺织业的产能转移从2012年开始,主要集中在下游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由于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比较敏感,工业化以来纺织业经过了英国-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国家-中国-东南亚的转移路径,不断向新兴国家转移是其永恒的趋势。

但与21世纪初相比,目前纺织业的最大不同是化纤用量的大幅提高。2001年全球化纤产量不足3000万吨,2018年已经接近1亿吨,全球纺织业从以棉花为主导变成了以化纤为主导。

化纤纺织与棉纺的主要区别在于:

(1)棉花通过轧花完成籽棉与棉花纤维(皮棉)的分离,而化纤需要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喷丝头凝固形成。化纤需要专业的纺丝设备(卷绕头)才能生产,且高端设备被德国巴马格和日本TMT垄断。

(2)大型化纤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熔体直纺(聚合熔体直接纺丝,与切片纺对应),或者聚合-纺丝一体化。在聚合物生产难以转移的条件下(高投资和技术壁垒),单纯转移纺丝并外购切片生产化纤是不经济的。

因此,我国纺织业转移主要发生在纺织产业链的下游(织造、印染、成衣制造)以及棉纺的纺丝,化纤纺丝未发生向国外的大量转移。

1.2.2、贸易战会加速纺织业下游转移,但对化纤影响较小

贸易战后,由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美国的比例较大,我国纺织业受到一定影响。纺织业下游一方面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另一方面加速了向东南亚的产能转移。但化纤出口美国的比例很低,主要因美国化纤织造产能较少,并无太多化纤的直接需求。因此,贸易战会加速纺织业下游转移,但对化纤影响较小。

1.2.3、我国涤纶产业链仍具备综合优势,短期内较难转移

具体到用量最大的化纤品种涤纶,我国更加具备产业链优势,包括:

(1)涤纶是消费属性较强的化工品,纺织面料的产品质量升级和种类快速迭代对长丝差异化要求较高。我国东南沿海拥有大量纺织业,涤纶行业靠近消费市场,便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我国已经形成大厂主导的涤纶竞争格局,龙头优势明显。虽然我国涤纶企业数量仍然较多,但已经形成了桐昆、恒逸、新凤鸣为代表的第一梯队。龙头企业依靠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和PX-PTA-涤纶一体化成本优势,竞争力较强。

(3)在民营炼化投产后,我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涤纶产业链配套,PX、PTA、涤纶占全球产能比例分别约为40%、55%、70%。东南亚虽然炼厂产能足够,但PTA、MEG和涤纶产能相对较少。目前一套具有竞争力的涤纶、PTA装置均需投资数十亿元。国外投资除了减少部分人工成本外,在资金筹措、管理成本、一体化优势、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处于劣势。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下游纺织的转移,我国涤纶的综合竞争优势也有所削弱,包括运费变多、下游市场变小等。但东南亚以其目前资源禀赋,短期内难以威胁到中国的涤纶产业链。

1.3、农药:中国比较优势明显,印度尚不具备承接大量产能转移能力

1.3.1、回顾世界农药发展史: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是潮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农化行业的并购重组一直在进行:由于农药产品开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性,是一个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行业垄断特征的行业。为应对日益增加的研发投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农药行业开始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来提升规模效应,实现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对比1998年和2017年农药销售前15名的企业,原先榜单上的很多公司经历并购整合后做大做强或退出历史舞台。随着18年拜耳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农化行业已形成先正达(中国化工)、拜耳、巴斯夫、科迪华四巨头的寡头格局。

从前15名农药销售企业市场份额的变迁也可看出,行业整合后巨头市场份额是提升的。其中,全球排名前五位农化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从48.2%扩大到了近60%的水平。

1.3.2、全球产业链分工大背景:跨国公司对资本回报率的追求

农药行业微笑曲线上,知识产权(研发)和品牌/服务/渠道(营销)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附加值较高。跨国农化巨头由于发展起步早,在专利和技术(即知识产权)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全球市场的渠道布局、技术服务、品牌知名度方面也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相比而言,制造环节的盈利能力较弱。基于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分布的历史规律看,农化巨头通过外包加工等方式减少生产环节的投入,加大研发和营销环节的力度是提升资本回报率的不二选择。

创新农药专利集中到期、新药研发难度和支出加大、制造成本上升等原因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跨国农药公司选择外包方式去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根据世界农化网,研发一个新的农药有效成分需要筛选的化合物从1995年的5.25万个,增加到2010-2014年的16万个;研究、开发、登记总费用也从1.52亿美元飙升到2.86亿美元。

1.3.3、中国承接农药产业转移的能力:产业链配套完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

中国制造比较优势明显,承接了跨国公司农药产能的转移,国内农药出口量在2009-2013年期间年复合增速高达21.2%。同时,国内农药产业结构也从内需导向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其中2018年出口量/产量比例超过了70%。

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全球第一,拥有完善的化工生产产业链相关配套和供应,能够提供充足且较为廉价的生产原料支持,有效降低成本。2005年,国内化工品销售全球市场份额就高达11.6%,仅次于欧盟和北美地区;2017年销售额13310亿欧元,全球份额更是接近40%。就农药而言,国内可以提供从原料——中间体——原药甚至制剂的完整产业链配套。

除了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国内劳动力成本也具有显著优势。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数据,从制造业时薪看(以美国为基准,设为100),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显著。

1.3.4、印度是主要潜在对手,但目前尚不具备承接农药产业大量转移的能力

致命痛点:印度农药产业规模不大,由于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行业开工率较低。根据印度化学品和化肥部数据,2016年印度农药产能在31.9万吨,2012-16年复合增速3%;2016年产量21.4万吨,2012-16年复合增速8.4%,规模和增速都不高。此外,由于印度化工行业整体成熟度不高,产业链配套不够完善,印度农药制造商面临原材料和中间体的短缺问题,使得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低。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也并不显著。根据印度JMFinancial公司的《印度特种化学品报告》,样本选取30家中国精细化工企业、22家印度精细化工企业和27家欧洲精细化工企业,计算其劳动力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结果可得:尽管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从2%增长到5%,但相比印度企业仍具有一定优势。

2、下游需求有望回暖,化工品价格下跌空间不大,推荐低成本龙头

2.1、房地产竣工与汽车家电消费有望回暖

2.1.1、全球范围房地产一季度呈现回暖趋势,下半年重点看竣工

2018年下半年美国已开工的新建私人住宅增速与2018年上半年呈现的下降趋势相比,在今年一季度有所好转,4月美国新建私人住宅同比增长约1.1%,结束了近5个月的负增长。4月韩国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达11.82%,结束了18年6月以来的连月负增长。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在今年一季度稳步回升,然4月累计同比增速达13.1%。

从2017年起,国内房屋竣工面积与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速逐渐背离。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始终处于正增长,而竣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却自2017年11月起呈现负增长,且两者的背离走势有扩大的趋势。截至2019年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为10.50%,而房屋竣工面积已降至-12.40%。

2017年后是房企的拿地高峰,新开工增速与拿地之间存在差距,新开工增速在2018年才开始赶上并延续至今。但2018年下半年后,由于房企销售和资金压力,施工缓慢、停工增多,由此导致了竣工和新开工的背离。我们判断下半年房企仍有资金压力,但边际上(尤其是一二线)存在改善可能,竣工向新开工靠拢是下半年房地产的主要看点。

2.1.2、家电产量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回落,消费补贴提振市场信心

家用电器方面,冰箱与空调虽然仍保持着正增长,但同比增速都有所回落。空调产量的同比增速在今年3月达到最高点22.30%,5月时已降至6.40%。家用电冰箱在5月的产量同比增速也仅为0.60%。

消费补贴政策持续刺激下,家电产销增速有望触底回升。①1月29日,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等,并给予适当补贴。②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安排363亿元财政补贴,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以扩大内需,推动节能减排,或将给消费带来一些支持。

2.1.3、汽车下滑增速收窄,下半年有望复苏

中美汽车行业生产增速均呈现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美国汽车产业同比增速维持负增长,下游汽车行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较为疲软。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产量也同样表现出增速下滑的态势,受国内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结束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加征关税冲击,国内汽车行业产量在2019年一季度呈现负增长,5月汽车产量累计同比达到了-14.1%。

此外,国内汽车库存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一季度的汽车库存基本维持在110万辆以上。在需求方面,国内汽车行业销量增速仍未转正,对于下游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下滑。此外由于销量下滑汽车企业的利润有所下滑,原材料采购价格有被压低风险。

站在当前时间点看,车市复苏是大势所趋,但政策刺激能决定复苏的弹性。1)若2019年政府出台针对汽车消费的专项刺激政策,行业有望迎来强复苏,预计2019年行业或实现销量3080.0万,同比增长10.0%;(2)若无政策刺激,行业将是在2018年低基数上的弱复苏,2019年有望实现销量2856.0万,同比增长2%。尽管全年弹性有限,但逐月来看,复苏力度较大。

6月6日三部委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聚焦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领域,进一步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实施方案重点内容是:①不允许新增汽车限购城市,彰显政府破除汽车消费障碍的态度;②各地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③重点城市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汽车限购放开有利于提振车市。

2.2、大部分化工品价格处于历史中枢价格以下

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受上游油价下跌及下游需求疲软影响,近期化工品价格以下跌为主。我们选取化工各个子行业共计39个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化工品,将其当前价格与过去五年历史均价进行比较。其中,位于过去五年均值以上的化工品共计14个,占比为35.90%;位于均值以下的化工品共计25个,占比64.10%。从价差上看,我们计算PTA、钛白粉、PVC、FDY、DTY、POY、MDI、DMC等8种化工品加长,其中PTA、钛白粉、PVC价差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以下,而其余产品价差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从产品价格来看,MEG、TDI、MDI、己二酸、己内酰胺等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跌破行业中高成本厂家的生产成本,我们认为未来下跌空间不大。

2.3、化工品价格底部区域,行业低成本龙头竞争优势更为突出

虽然产品价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但是我们认为在价格下行趋势下,低成本一体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反而更为突出。龙头企业通过成本降低、新产能释放对冲价格下跌带来的业绩下滑。例如万华化学在过去10年通过工艺改进及规模提升,成本不断降低,华鲁恒升则是依托于低成本的合成气,各个产品生产成本相比同行业低15%左右。

万华化学:工艺持续改进、规模提升,单吨成本不断降低。

我们回顾过去10年,在2009、2011、2014这三年MDI-0.78*苯胺价差约在9000元/吨,而我们估算的MDI吨毛利分别为3933、4667、4872元/吨;2010、2015年MDI-0.78*苯胺价差约在8000元/吨,而MDI吨毛利分别为3867、4522元/吨;2012、2016年MDI-0.78*苯胺价差约在10000元/吨,而MDI吨毛利分别为5088、5254元/吨。同样MDI-苯胺价差下,公司毛利越来越高,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公司工艺改进、规模提升后单吨成本不断降低的结果。

华鲁恒升成本优势:来源于低成本的合成气,2019年成本继续降低。

公司甲醇、合成氨原料均是烟煤,甲醇烟煤单耗1.6,合成氨烟煤单耗1.5。我们根据历史成本追溯推测甲醇、合成氨的其他成本(包含能源、折旧、人力费用等)分别为850、700元/吨。据此测算在当前煤价下公司甲醇、合成氨的成本分别为1682、1480元/吨,相比外购甲醇、合成氨成本优势明显。另外,公司去年三大煤气化平台互联互通及四季度检修后,成本进一步降低,2019Q1在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稳定盈利。

3、中德对比:德国化工行业更为成熟,中国在逐步完善

3.1、规模和研发对比:中国化工市场规模世界第一,研发力度仍需加强

2017年,中国的化工市场规模为全球第一,收入达12930亿欧元,全球份额达40%,其次是美国(4660亿欧元),第三是德国(1550亿欧元)。德国是欧洲化学工业的领导者,其在欧洲化工市场总销售额中占29%,位居第一。

2017年化工行业占德国制造业总收入的10%左右,是仅次于汽车、机械和工程行业的第三大工业部门。德国是世界化学工业的先锋,化工生产基地的生产力、创新和资源效率等优势显著。德国化工细分市场中,石油化工产品占比最大(34%),另外依次是:精细与特种化工品(29%)、高分子材料(21%)、洗涤剂和护理产品(9%)、无机基础化学品(7%)。

德国专利数量名列前茅。欧洲化学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德国(16%)是排在美国(27%)之后的第二名。德国作为领先的创新中心,其生产设施目标在于采用最新技术以保持高生产率。

中国化工研发投入仍需加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未来发展关键。中国相比于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研发投入总额高,但研发投入收入占比相对较低。2017年中国研发投入收入占比为1%,而欧美日韩四国研发占比为别为1.8%、2.0%、4.0%、1.6%。

3.2、园区对比:德国园区一体化优势显著,中国园区在逐步完善

3.2.1、德国园区:产业聚集、物流便捷、一体化管理

德国化工园区的发展原则是:“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布局合理、物流便捷、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而中国化工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整体还比较混乱,可以向德国成熟园区发展模式学习。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环保、安全政策目的是希望能规范化工产业和园区的发展,促进产业向集约化方向迈进。

德国化工园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因巴斯夫、拜耳等大型化工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而逐步建立。大型化工公司为求合作或是剥离业务,吸引了其他企业进入园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德国化工园区。目前,全德国境内大约有60个左右的化工园区,其发展主要有如下优势:

主要优势一:物流设施完善且安全高效

德国众多化工园区已接入国际管道网络,通过管道输送原料和中间体,支持了化工产品的联合生产。原油作为化工行业的主要碳来源,可以通过原油管道网络进行输送。此外,不同化工园区之间还铺设了乙烯、丙烯、氢气、一氧化碳及氧气管道。德国有13座精炼厂和8座蒸汽裂化厂供应全国化工行业所需原料;德国每年输送化学品1.45亿吨,管道输送量占36%。主要生产厂已实现管道互联,通过管道在国内输送乙烯等原料,同时经由比利时和荷兰将原料运往邻国化工生产中心以及欧洲西北部港口。

主要优势二:公用事业设施齐全、服务到位

园区提供化工公司所需的全部公用事业设施,包括电力供应(不同电压)、蒸汽、天然气、工业气体、水、冷却液、压缩空气以及氮气等。大型化工园区均提供废水处理、工业废渣热处理、应急、工业安全、员工健康与安全、消防、环保、分析与测试、铁路调度以及产品仓储等服务。能源供应保障是能源密集型的化工行业的关键考虑因素,德国电力供应保障系数很高。美国年均停电4小时,西班牙为两小时,意大利和英国每年停电约80分钟。德国每年平均停电时间仅为40分钟,远少于上述国家。

主要优势三:独特灵活的商业模式

为了吸引投资,化工园区提供各类灵活的商业模式供投资者选择。投资者可向业主购买或租赁场所,按自身需求设立生产厂;另一种商业模式则是场所运营商与投资者共同出资,投资者定制或委托场所运营商经营新厂。此外,还有一种商业模式允许投资者提供供应商名单,以竞标方式为场所运营商提供服务。

3.2.2、国内园区:发展速度快,规模化规范化仍需加强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重点化工园区及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共计601家。其中国家级(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化工园区有61家,而省级化工园区数量最多达315家,最后地市级化工园区有225家。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江浙一带的化工园区占据了主要部分,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以7家和5家化工园区位列中国化工园区前30强的第一和第二,山东、广东和河北位列其后。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大型化工园区,逐渐显露出成本优势。

我国化工园区发展速度快,总体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大部分化工园区体量较小,分布散落。在上海、大亚湾、宁波、南京四大园区相继达到千亿级别的产值后,齐鲁、东营等园区也纷纷进入千亿产值的大关,如今共有大约十家化工园区产值达到千亿以上。此外,我国500亿以上的大型园区达42家,100-500亿的中型园区已有155家。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化工园区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质量并不高。100亿产值以下化工园区有近400家,占我国化工园区总数的近66%,表现出我国化工园区目前小而散的特点,大部分化工园区体量较小,分布散落,规模效应不明显。但随着江苏响水“3·21”爆炸事件的发酵,会进一步促进化工园区的整合,淘汰一些规模过小的化工园区,而使得大型规范园区中的企业获益。

大型园区相对于小园区,具有高利润率的优势。2017年前10和前30的中国化工园区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4万亿元和2.36万亿元,占总数的8.29%和17.10%。而两者的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化工整体的14.70%和24.00%,由此可见,大型园区相对于小园区,具有高利润率的优势。随着小型化工厂受环保政策限制等因素逐渐被淘汰,大型园区的不断发展,将会更加显露一体化的优势。

3.3、巴斯夫VS万华:园区化、一体化带来成本优势及效率提升

3.3.1、巴斯夫:一体化带来成本优势,生产装置数字化提升效率

巴斯夫成立于1865年,是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总部位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巴斯夫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产品,涵盖化学品、塑料、特性产品、作物保护产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一体化基地是公司的优势所在,生产装置与技术平台智能互联,从而能够高效地使用资源和发挥专长。路德维希港化工园区有着独特的生产和能源系统内联环境,部分原材料和中间体用于生产8000多种产品,总量超过800万吨。各类生产装置以2000km管道和200km以上的铁路相连,园区也拥有极好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条件。

自2019年1月1日起,巴斯夫集团分设六大业务领域,下辖12个业务分部。巴斯夫六大业务领域为:化学品(石油化学品、中间体)、材料(特性材料、单体)、工业解决方案(分散体与颜料、特性化学品)、表面处理技术(催化剂、涂料)、营养与护理(护理化学品、营养与健康)、农业解决方案。

一体化带来成本及技术优势

一体化理念诞生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并在不断完优化推广到其他基地。一体化包含四个方面:生产、技术、市场和数字。一体化体系创造了从基础化学品到涂料和作物保护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效价值链。此外,一个生产装置的副产品可被另一个生产装置用作原料。在这个系统中,化学工艺能够以更低的能耗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保护资源。以这样的方式节约原料和能源,降低排放和物流成本,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这些解决方案使巴斯夫得以在世界各地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帮助客户更加成功。

一体化体系将继续为巴斯夫的成功发挥核心作用,价值链只有在一体化体系里才能真正高效地运作。一体化体系中由于生产高度集中,巴斯夫每年可节省超过10亿欧元的成本。与此同时,公司还能因一体化生产而避免可能导致的大量排放。巴斯夫将通过建设和发展一体化体系,实现高度集中化生产,运营更少但更高效的基地,继续成为行业领导者。

巴斯夫目前已有六个一体化基地:两个在欧洲(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两个在北美(美国德克萨斯自由港、美国路易斯安那盖斯马),两个在亚洲(中国南京、马来西亚关丹)。巴斯夫在中国南京的一体化基地建于2000年,与中国石化合资经营(50:50)。其在马来西亚关丹的一体化基地则建于1997年,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合资经营(60:40)。

生产装置数字化提高效率

卓越运营一直是巴斯夫的主要优势之一即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生产以按具体要求和时间交付产品。为此巴斯夫要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巴斯夫将用以提高卓越运营的专项预算增加到每年4亿欧元,这远高于近年来的平均水平。

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中:巴斯夫的目标是到2022年在全球超过350座生产装置实现数字化。数字化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不同的工艺或投资组合来减少成本。巴斯夫将通过数字化为客户创造额外价值,发展业务并提高效率。数字化还将增强研发部门的创造力,尤其当超级计算机Quriosity被赋予更多的运算任务后,数字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巴斯夫将在数字化的进程中提升速度、深化影响、扩大范围,从而领先于化工行业的同行。

3.3.2、万华八角园区一体化优势:自产氯碱、循环用水、自供电力及蒸汽

正如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倚借其上游石化装置,生产基础化学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万华同样依靠石化项目从上游开始开拓,在原材料端进行控制,把产业链进一步做长。

万华自产氯碱,降低原料成本。氯碱是生产MDI/TDI的重要原料,上海巴斯夫、科思创和亨斯曼的氯碱是由园区内的氯碱化工提供,万华则为八角园区氯碱装置自产。按照氯碱化工2017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对标计算万华,单在烧碱这一块万华将比其他企业节省5.69亿的原料成本。

万华中水回用及循环水回用大幅降低企业用水成本。万华八角园区中水回用达到1242万吨,循环水回用达到442万吨,按照3.9元/吨水价计算,万华中水回用和循环水回用每年节约6568万元左右。

万华自备电厂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万华拥有一座自备电厂东海电厂以及一座热电站,自备电厂和热电站基本可以满足用电需求。根据公司公告,按2017年电力采购单价0.53元/度计算,对比2017年上海110KV工业电价,万华2017年聚氨酯和石化两个业务节约成本5.47亿元。

万华热电站热电联供大幅降低企业使用蒸汽成本。万华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供,为整个园区提供蒸汽和辅助电源。上海巴斯夫、科思创和亨斯曼的蒸汽由化工园区提供,按照江山股份2017年报披露的蒸汽业务财务数据对标计算,万华2017年自产蒸汽节约成本3.31亿。

推荐标的:略

……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报告来源:财通证券;分析师:虞小波、张兴宇)

全部讨论

多学习多收获2019-09-05 19:24

留档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