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美国核心CPI为4.1,预测4.1
2022年,美联储加息七次,分别是:
3月17日,加息25基点;
5月5日,加息50基点;
6月16日,加息75基点;
7月28日,加息75基点;
9月22日,加息75基点;
11月3日,加息75个基点;
12月15日,加息50个基点;
共加息42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4.25-4.50%。
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采取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提振经济,而不是传统的生产贸易经济。
那么股票市场买卖双方的平衡很容易被这种货币政策打破平衡,“严重”地倾向买方,这就是大家看到量化宽松后美国股市的十多年“牛市”,“野蛮 3 浪”。
股市的涨幅达到一定高度,“风险”也累积到高度。
也就是多次提到的“偏离程度”,看看多年之后在什么位置,才能体会偏离有大。
也就是出现1664点后,才能体会到6124点的“高(偏离值)”。
要多少年呢?至少十年吧,6124到1664也用了一年,美股这种周期,十年是起步价。
看上图,后冷战周期,1、2浪的累加时间都超过17年(1991.12.26-2009.3.6)
3浪接近13年,所以十年起步的浪, 4 浪。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这个口号不是空穴来风的。
随着全球量化宽松的发展,资本市场的“火热”,对其他产业一定是有影响的,“荷兰病”。
资本论描述的事情:财富的两极化已经发生了,会有什么后果,西方国家最清楚。
国富论与资本论争斗看来又要开始了。
为了消除两极化现象,收紧货币政策和增加就业是很有效的。
美国也正是这样做,2022年美联储的七次加息,已经表明了对资本市场的决心。
从2018年美中贸易摩擦开始,就开始鼓励美国制造,不是美国资本在国外生产,而是回到美国本土去制造。
发展到2022年,不单是美资,连台积电这种有战略意义的生产,都要美国本土化,那么随着更多的美国资本回流,就业随之增加,这是政府希望的。
张忠谋先生最近的英语采访,想表达什么?
但是,美国制造一定不会一帆风顺的,曲折是少不了的。
同理,加息过程也是曲折的,加加降降,但加总大于降。
看看历美国发生过的加息周期
2022年的加息总量,425个基点,对照表里的数据,感觉到什么?
量化宽松,松到你放松警惕;
联储加息,加到你怀疑人生!
—————————————————————————————————
2023年至今(8月)
美联储已经加了四次息,分别是:
2023年02月;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至4.5%至4.75%;
2023年03月;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至4.5%至4.75%;
2023年05月;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至5.0%至5.25%;
2023年07月;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至5.25%至5.5%。
2023年还剩9月21日、11月2日、12月14日,这三个加息窗口。
美国核心通胀率的图表:
2023年8月的数据是4.7,上个月是4.8。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到2025年,美国核心通胀率将达到2%。
为了这个目标(2%的核心通胀率),市场担心美联储会采取“过激”行为,也就是短暂刺激利率(想象不到的加息),有什么后果,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又怎么发展呢?
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