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档周期
1至 5 浪的涨幅
上证,
325.89 - 2245.44
1994.7.29 - 2001.6.14
涨幅:589%
深综指,
94.78 - 665.57
1994.7.29 - 2001.6.14
涨幅:602%
沪深涨幅都差不多,相对平衡的上涨阶段。
但看似相对稳定的走势,却给我留下一个巨大的疑问,至今(2022年底)还未解开。
所以要慢慢分析,仔细分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1、2浪,
上证是这样的:图,

325.89 - 1052.94
1994.7.29 - 1994.9.13
涨幅:223%
1052.94 - 512.83
1994. 9.13 - 1996.1.19
跌幅:51.3%
还记得“沪深股市相互制衡又各自发展的历程(八)”说到,上证从1994年头使劲地整,整到7月底,最后把管理层也整出来了…….
就是这一段“神”操作,积累了时间值(t),从而支持从 325.89点起步,支持见 985点,实际见1052.94点;
与时间值(t)支持的值有偏离,市场随即也作出反应,但都是正常的反应,可接受的,这是相对于 6124.04点那种来说的。
几经波折,低点不断出现524.43点(1995.2.7),之后的一年,高见 926.41点(1995.5.22),低见512.83点(1996.1.19),但始终是时间值(t)支持的 985点合理的调整位置。
深综指是这样的,图:

94.78 - 234.96
1994.7.29 - 1994.9.13
涨幅:148%,上证是223,差距有点大
234.96 - 104.90
1994.9.13 - 1996.1.23
跌幅:55.4%,上证是 51.3%,略比上证多
总的来说,深综指比上证涨少跌多。
深综指被上证拉着“陪涨”,自身的时间值(t)有限。
深综指的时间值(t)支持的位置在 122点,实见 234.96点(1994.9.13),偏离很大了。
冲破 122点,也就是从合理区间进入不合理区间了,“无形的手”一定会把价格拉回合理区间,回归正轨的。
所以,接下来的沪深 2 浪,压力多来源于深综指向合理区间的回归。
9.13的高位,沪深都有偏差,主力当然是深综指了,那么股指的大幅回调,就顺理成章,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10.7,上证低见 546.79点,并且当天巨幅反弹,高见 759.80点,涨幅接近39%;深综指也从 140.25点向 188点挺进,涨幅也超过 30%,这都是正常的值,也就是合理的反抽。
对照一下 “沪深股市相互制衡有各自发展的历程(三)” 628点的那种反抽,有什么不同。
之后,上证虽然走出一个更高的点位 794.85点,“猴性”使然而已,本性难移啊!
而上证虽然“陪跌”,但是表现依然很有个性。
95年头见 524.43点之后,就不陪深综指“玩”了,开始翘头了,
之后被深综指的“拖累”,不得不跌,却没在 4.27创新低,而深综指是走出新低点:112.64点。
5.18井喷,国债期货被强行停止,股市停止“失血”,股指大幅飙升,短短几天,升幅巨大。
上证,926.41点相对547.21点,涨幅69.3%,926.41点相对524.43点,涨幅76.7%;
深综指,高175.71点,低112.64点,涨幅56%。
但是,这种“外力”造成的偏离,很快就被“无形的手”拉回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归正轨了。
之后,深综指慢慢磨底,上证也“陪着”。
直至1996年头,深综指见 104.90点,上证见 512.83点,收摊。
为什么深综指的偏离这么大,不像6124.04点那样狂砸呢?
只能说真的不能再低了,再低就会出事的,只能这样理解了。
虽然深综指没回到起点,但是深圳市场很多股票是回到起点的,而沪市相对好多了,可以从接近前期的低点比例来观察,
深综指的 104.90点(1996.1.23),离前期的 94.78点(1994.7.29)差 10%左右,而深成指在同一天创下比 1994年还低的点位:924.33点
上证 1996.1.19的512.83点离 19947.29年的低点 325.89点还有一大截,这归功于沪市这波上来是有时间值(t)支持的,也就是说时间值(t)掌控着市场的发展。
沪深两市相互制衡又各自发展的特点,大家体会加深了没?
陪涨和陪跌。
沪深两市,一个合理的带着一个不合理的,
涨的时候,结束指标是看合理到位了没;
回调的时候,结束指标是看不合理的回到合理区间了没。
是不是这样?
总的来说,深综指是从合理区间进入不合理区间,最终又回到合理区间的运行过程,总算没留下什么尾巴问题。
上证这一时段较为合理,细微的偏离立马被“无形的手”纠正,恢复正轨了。
这期间,给大家留下较深印象不仅有 1994年7月30日的 7.30救市政策,还有对期货业造成深远影响的1995年2月23日的“327合约”事件…….
回忆一下时间记录下的股市:
1994年,
7月 30日,政府出台三大救市政策:暂停新股的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资A股市场。
8月 1日跳空高开,股指急速飙升 33.2%(当时是没有涨跌限制的),短短 33个交易日,沪指从最低的 325.89点上涨至9月13日最高 1052.94点,涨幅为 223.10%,完成A股史上短时间内最大幅度的上涨。
8月3日,上证指数飙升20.89%;
8月5日,暴涨21.37%;
8月10日,涨幅19.01%,成交量放大到100亿上方,和七月的四五亿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10月5日,国务院证券委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取消“T+0”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当天上证指数跌10.71%
1995年,
1月 23日,深交所采用成份股指数。1994年7月20日是基准日,基准日指数为1000点。
2月 23日,发生国债期货327事件。以万国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在国债期货市场对赌存款贴补率;万国证券赌输违规砸盘。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因此坐牢。
3月31日,周道炯接任刘鸿儒成为第二证监会主席。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强制协议平仓,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从此拉开整顿期货业的序幕,期货业界称1995年为整顿元年。
五月初,郑州绿豆期货市场已经出现强制平仓的事情。
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
沪市A股跳空130点,以741.81点开盘,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全日涨幅达30.99%,A股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创T+1以来的最高记录。
深市成份股指跳空190.7点以1233.4点高开,涨幅高达23.46%,深市成交量急剧放大至37亿元。
5月22日 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7月11日 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8月 21日,长虹转配股悄然上市,上交所受到谴责。
11月7日,证监会对“长虹事件”做出处理决定:对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对中经开和上财证券给予经济处罚,责成长虹公司整顿内部证券事务,并确定长虹股票在处理决定公布三天后复牌。
1996年,
1月19日,上证探底 512.83点;
1月23日,深综指探底 104.90点。
几经折腾的 2浪,沪深都有一定的时间值(t)的积累,但是不足以达到实际高度,这又是什么外力引起的呢?
仅供娱乐!
全部讨论
一心逍遥05-02 14:13这期间,给大家留下较深印象不仅有 1994年7月30日的 7.30救市政策,还有对期货业造成深远影响的1995年2月23日的“327合约”事件…….
回忆一下时间记录下的股市:
1994年,
7月 30日,政府出台三大救市政策:暂停新股的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资A股市场。
8月 1日跳空高开,股指急速飙升 33.2%(当时是没有涨跌限制的),短短 33个交易日,沪指从最低的 325.89点上涨至9月13日最高 1052.94点,涨幅为 223.10%,完成A股史上短时间内最大幅度的上涨。
8月3日,上证指数飙升20.89%;
8月5日,暴涨21.37%;
8月10日,涨幅19.01%,成交量放大到100亿上方,和七月的四五亿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10月5日,国务院证券委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取消“T+0”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当天上证指数跌10.71%
1995年,
1月 23日,深交所采用成份股指数。1994年7月20日是基准日,基准日指数为1000点。
2月 23日,发生国债期货327事件。以万国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在国债期货市场对赌存款贴补率;万国证券赌输违规砸盘。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因此坐牢。
3月31日,周道炯接任刘鸿儒成为第二证监会主席。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强制协议平仓,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从此拉开整顿期货业的序幕,期货业界称1995年为整顿元年。
五月初,郑州绿豆期货市场已经出现强制平仓的事情。
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
沪市A股跳空130点,以741.81点开盘,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全日涨幅达30.99%,A股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创T+1以来的最高记录。
深市成份股指跳空190.7点以1233.4点高开,涨幅高达23.46%,深市成交量急剧放大至37亿元。
5月22日 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