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过没有资格评论😂
无论是股票、还是现金甚至土地,都是“资产”的不同类型,但他们收益率不一、流动性不一、风险不一。我们的投资行为是在各种条件、需求、偏好的约束下,在不同资产类型之间的切换和配置的过程。
理解了这个角度,当你认为“风险收益比降低,需要把股权资产切换成货币基金”,也就顺其自然、实事求是的一个基础操作了。这不违反“终身持有”的伟大愿景,毕竟性价比提升、安全边际提升时,我们完全可以再介入。
刚起步投资时,我们总觉得现金是结果,“股票”是过程。理解了一些道理之后,总觉得“终身持有”才是价值投资的一切。再进一步,又会掉人“一直切换”的操作陷进。
等这一步过去,能对各类资产一视同仁,能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能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开始搭建契合自己的各类资产配比,然后在“认怂”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大周期资产类型的切换,我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就算“高中毕业了”。//@巴菲特忠粉:回复@六亿居士:六一老师的评论太多啦,不知道我这条评论能不能有幸被看到。因为我是一名护士投资能力也很有限,2020年开始学习了近10本投资书籍,也是从2020开始进入ETF,大多买宽指比如纳指100标普500沪深300以及唯一的行业指数300医药,自从投资ETF以来一直有个疑问,以我的能力我是合适终身持有还是落袋为安呢?我至今没有摸索出合适自己的投资策略,望能有高人指点一二。
各位早:
昨日,降印花税、支持融资、限制大股东减持、阶段收紧IPO等重磅文件四连发,超出市场预期。朋友们有期待、有兴奋、有忐忑、或许还有一丝怀疑。
无论哪种情绪,请记下这两年来的心理变化,仔细体会情绪变化,找出自己人性的弱点,然后通过后续更完善的计划,避免它、修正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