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而言:61追求的是本手,不敢想妙手,避免俗手。
上图为红利类指数近3年表现一览表,从表中可见,除了深红利其余红利指数均大幅跑赢核心宽基指数。其中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国企红利表现优异,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次之。
红利低波的表现最好,核心受其编制规则影响:红利支付率适中、每股股息正增长以及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红利低波前十大权重股中,传媒类个股占4个,合计权重逾13%,今年涨幅很高。
国企红利之前在“央国企指数大起底”一文中有介绍,指数表现确实很好。但只有西部利得发行跟踪增强基金,但今年跑的结果蛮一般。
今年,上证红利指数(000015)要好于中证红利指数(000922),是因为中特估大部分都是大盘价值,而上证红利受板块限制,反而更聚集于大盘价值。当然从中长期看,中证红利收益率还是高于上红,属于红利类基准指数。
深证红利其实不算纯粹的红利类指数,61把其称为“深证基本面40指数红利加强版”,其编制规则核心是基本面+红利,红利只是加强因子,其成份股主要集中于深证大盘白马股。近年,大白马表现羸弱,耐心等待后续反转吧。
二、各红利指数最新估值
整体而言,大部分红利类指数仍处于“正常、正常偏低、低估接近正常”的阶段,估值并不算高。不少朋友询问价格新高,为何估值似乎不高?这跟指数成份股稳定的经营、良好的增长有关。
当然,红利类估值始终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受其加权方式影响,61主要使用中证指数官网的静态股息率加权数据,其他平台数据为辅。
2022年报更新后,最核心的两个指数变化如下:
上证红利:PE从7.15上升至7.8,股息率从6.34%降至6.13%;
中证红利:PE从7.2快速升至8.23,股息率从5.97%降至5.84%。
百分位大约升至18%左右,逐渐接近正常估值边界线,建议暂停定投。
三、各红利指数行业分布
红利类指数被大家最诟病的便是其“富含强周期行业”,比如:银行、地产、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等,61在图中有特别标注几个周期行业。但中特估往往也都聚集此类行业,因此最近反而表现亮眼。
由上图可见,深红利特立独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合计占48%+,显然更偏成长性,只是目前风向不在于此。
对比其他指数,红利低波的传媒行业占比较高,受传媒类一路走高影响,红利低波整体表现好于其他指数。受传媒大幅上涨影响,各指数传媒的权重也在变高,未来或受此影响。
四、各跟踪基金实际表现
上图为各红利类指数跟踪的常见基金,除了深红利差强人意外,其余基金均获得良好收益。我们可以根据管理托管费率、基金规模、增强效率、历史年化去选择优质的产品。
今年表现最好的是红利低波ETF,累计涨幅20.23%。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A,终于起了一点增强效果,对比往年,今年表现不错。但同样是增强指数,西部利得国企红利增强A,在今年表现较差,跑输指数-8.11%,当然该基金前些年跑的很好。
除了深红利ETF,近三年红利ETF表现相对最弱,但也实现了年化12.31%的效果。更不用说一直提及的招商中证红利ETF,近三年实现了20.40%的年化效果,确实优秀。
不过随着规模增大,招商中证红利和易方达中证红利的超额在逐步下降,后续可继续观察,看看博时中证红利能否接过这个班。
另外,大伙也都很关注各红利基金的分红情况,下周将分享此内容。
五、结语
整体看,这三年相对低调的红利类指数,获得了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2021年春季后,大部分指数一路下跌,收益惨淡,对比来看红利因子的防守价值可见一斑。
61写文因红利估值而起,对红利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时常在重要问题、重要节点上写文分享红利相关数据和信息,关注的朋友中也有很多优秀的红利党。
目前,红利受中特估影响一路上涨,估值也逐渐接近正常估值。从红利往年的波动来看,如果是谨慎投资者,目前建议暂停定投。
对于是否止盈或波段,建议根据自身经验和计划初定时的止盈目标来处理,红利类指数61是长持策略,一般波动不折腾。如果定下策略后,就不要被后续的波动影响心境,赚计划内的钱就是胜利。
=======================
扩展阅读:“61”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系列文章(2023版)(新手必看)
$红利ETF(SH510880)$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F10003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那会成长强势,市场风格变化再正常不过,价值、成长往往轮动,大中小盘也是如此。所以才要做指数基金组合,才要仓位分配。
收益数据的回溯是基于全历史,而不是某一段周期。这也说明,在定投指数基金时,要做好3-5年甚至更长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