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互联网50指数二次上市明细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50指数前20大权重股(占比96.18%),已经有13个成份股实现港股上市或二次上市(占比88.23%),其中主要还剩拼多多、BOSS直聘、贝壳等企业,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公司也将寻求港股“备份”。
几个重点:
1、对于个股:
建议暂时避免买入仅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尤其是中小型、未盈利、市梦率型企业;如果愿意冒点风险,也建议买入相应港股企业,最起码也是港股二次备份“已经赚钱”的“大”企业(腾讯、阿里等);
2、对于指数:
上图已经显示了二次备份的情况,无论是中国互联网系列指数、恒生互联网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其实大部分核心成份股都类似。至于选择中概互联、恒生互联还是恒生科技,61认为见仁见智。
中国互联网50:优势在于其龙头集中,在风雨飘摇之际,龙头的现金储备、行业地位、品牌认知均是后续应对危机的绝对优势。
中国互联网30:优势在于集中投资一、二线企业,降低单龙头可能的黑天鹅,不过腾讯、阿里比重仍然不算低,在“中国互联网50”场外限购、场内溢价明显的时候,算是替代方案。
中国互联网:该指数之前并无太大特色,但月底开始的“港股优先策略”,会使得该指数第一个实现“恒指化”的中概互联指数。
恒生互联网:成份股更契合“互联网”特色,作为中概互联港股的替代方案,这个指数没有“ADR转港股”的需求,成份股都是港股。从退市角度,这个目前最省心。
恒生科技:成份股结合科技、互联网等,相对分散一些,相比恒生互联网,契合度略低。
3、对基金的影响
1)中概恒指化
“但是作为QDII基金,中概互联本身就可以买港股资产,美股退市,基金公司就会切换到港股市场买入资产。当然,一个个企业不断美股退市,会不断影响市场情绪,港股价格也一定会有剧烈波动。
当然,“不得已”的退缩策略,会致使中概互联网“全球化”指数,暂时变成“恒生化”指数。虽然港股整体的流动性较差,不优秀的企业会遭受暴击,但优秀企业其实在哪都一样。”
这段是去年写的文字,目前中证指数官方的做法也类似,让中国互联网指数“恒指化”,实际操作上,基金持有者无需做什么,基金公司会根据编制规则,做出相应调仓。
2)二次上市化
可预计的未来,不断会出现美股上市中概股,二次上市港交所。港交所也会根据实际需求,逐步的调整二次上市的规范和要求,从而应对目前存在的风险。
3)ADR转港股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会加大ADR转港股的行动,基金持有者无需烦心,基金公司需要时会处理好。
4)波动继续
即便最终不退市,在没有缓和的结果出来之前,中概股仍将持续波动。当然,如果提前有解决方式,那便是“大奇迹日”。
4、对基民的影响
1)该不该介入?
如果没有任何中概股投资经验,或者说没有高波动行业指数投资经验的,61一直建议看看就好。实在手痒,5%的仓位作为观察即可。
如果是经历熊牛转换、塑化剂事件、版号事件等等,具备充分经验的老手,61也建议控制在20%仓位以内,贪婪和恐惧是一体的。
如果没经验,就别参与哈。
2)如何选择?
中国互联网系列指数、恒生互联网指数均可。不少人会说恒生互联网能避免退市风险,这话从逻辑上没错,但从现实看,个人ADR转港股并不难,机构处理更快。ADR转港股所产生的波动,无论是中概互联还是恒生互联,其实都会波及。
但都不会归零。
3)如何调整心态?
闲钱投资、拒绝杠杆、严控仓位、留足现金,该吃吃该喝喝!
4)港股流动性
假设都退到港股后,流动性确实是大伙最担心的一个问题。不过港交所既然能增加印花税,我想他们也能减印花税。当然港股的流动确实不能跟A股和美股来比,只是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怕没人要。
五、未来一段时间,会怎么收尾?
大家看到这里,也基本看出来两个现实:
1、美国典型的“极限谈判法”,开出了一个针对性极强、我们难以接受的条件;
2、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正面上“积极沟通、友好协商”,实际在执行过程中也已经充分考虑了潜在风险。对于明显超出底线的条件,我们不可能退让。
可以预见,在2024年3月份之前的这段窗口期,双方仍将继续艰难谈判,中概股仍将大幅波动。剩余还没二次上市的企业也将加快步伐,积极寻求港股的二次上市。
有人会问:如果我们不接受,是不是无解了?
这便是极限谈判法的优势,开出的条件成为了“心理锚点”,但实际上美国并非不能让步,我们也不可能落入圈套。
最终是各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秉持条件,各行其道?61不敢妄议,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政策风险、VIE结构风险、退市风险、港股流动性担忧、业绩下滑风险,便是目前中概互联头顶的五座大山。我们不能无视这些风险,要有长期波动的心理准备。但是也别太纠结这些困难,做好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看淡一些。有时候反转就是一张纸的事情。
底子在,61相信,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仍然是光明的!
扩展阅读:“61”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系列文章(新手必看)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中概互联ETF(SZ159605)$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星计划# #雪球ETF星推官# #聊聊中概互联ETF的“抄”能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机器猫18402022-03-11 18:05多少人觉得互联网是“虚拟经济”,那么请你睁开眼看看:
1、看看满大街的外卖小哥;
2、看看满马路的滴滴师傅;
3、看看满店铺的二维码支付;
4、看看路上人手一个的手机;
5、你试试没有健康码,能不能好好过日子;
......这还虚?
中概的问题只有一个:缺一张纸。对外来说,我们需要一纸协议;对内来说,企业需要一个边界。搞清楚这些外部因素,企业才安心能埋头实干,走出国门。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F164906)$ $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联接人民币A(F006327)$
六亿居士2022-03-11 15:48我以为又过不了审了,谢谢编辑大大不杀之恩。
开始转运啦2022-03-11 20:55这篇写的太好了。
之前对中概互联其实根本没有研究,纯粹是抄作业,以及看着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名字闭眼投。
你的文章挨个列明了成分股的目前港股上市情况,原来已经有88%的权重已经在港股上市了啊!
那为什么这么怕美股退市?退呗!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1. 香港证券市场不给力。 2. 目前互联网的大环境和大政策不明朗
如果这2点得到扭转,美国退市根本不是问题
六亿居士2022-03-11 22:11哆啦A梦说的好!虚拟经济也好,实体经济也罢,普通老百姓看的是,有没有切实的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野蛮生长的另一层面,反而是规则不清。以游戏版号为例,61其实更期望严格实施早已成熟的“分级制度”。让研发企业自审自查,发行平台复审,渠道、行业协会监督,谁犯规谁出局。
能大幅减少审核工作,也避免外行审核内行的问题。
$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腾讯控股(00700)$ $网易(NTES)$
小尘a2022-03-11 16:14就怕华尔街吃完便宜的筹码后,说优秀的企业可以留下。。。。。我们抄底的才惨
全部评论
马里乌波尔2022-08-27 11:51美国又跪了
曹曹3182022-08-27 11:46全网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
曹曹3182022-08-27 11:38看到曙光
OuttaTime2022-08-27 08:08盘前盘后冰火两重天
树比草高2022-08-27 04:02评论已被 六亿居士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