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体说的没啥问题。只是前提我们有所不同:任何策略,都必须考虑投资人本身的能力范围,作为普通投资人,尤其是新手投资人。在没有学会屠龙技之前,心态里确实要放弃“择时”的主动愿景,不是择时不好,时臣妾做不到。
我的很多关注者,刚刚开始定投,盲目的推崇择时,胡乱的跟随消息,最终的结果就是“买了基金晚上睡不着”,得不偿失。
=======正文=======
一、61定投的基本价值观
何谓“定投”?定投就是你坚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股权资产将是最优质的核心资产。因此,我们愿意以“定投”的方式“存钱”入股市,定投投入的这个资金,除了跑赢通胀之外,还将是退休之后的补充养老金。
定投的本质就是一种不择最优股、不择最佳时的“理财”方法,定投是“中庸”之术。
清楚目的,我们自然更能明白,“定投”更多的是一种强迫自身、反人性的理财规则。这个规则毫无情绪可言,为了拥有更多的股权资产,我们需要孜孜不倦的坚持定投到底。
我们更要明白,定投本身就具备“不择时”的态度,市场上有太多“聪明人”,定投是解决人性“贪婪”和“恐惧”的良方,也是“月光族”的良药。
指数基金投资者的一般都是股市新手,或者是个股折戟,希望平稳获得收益的朋友。这从侧面要求我们要认清现实:股市是熔炉,我们是菜鸟。
我们必须清醒认知:我们无法长期战胜市场,我们无法预判市场走势。为了减少主观判断,减少错误,降低损失,我们选择定投指数基金这个“双被动策略”,去反自己的人性。
我们必须具备“不择时”的基础心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避免去预判市场。我们为了强迫自己理财,拥有更多优秀的股权资产,为避免自己或聪明、或贪婪、或恐惧的心态,而选择“定投”这个投资技巧。
二、“模糊的正确”的威力
有了这个基础心态,我们才能谈优化。
1、左侧交易“镰刀”
在没有认清定投的基本价值观之前,微笑曲线更像是一把镰刀。因为当你开始定投,标的极有可能继续下跌。我们是“左侧交易者”,也就是在微笑曲线的左侧顶点开始定投,然后估值一路下滑,股价一路下探,我们一路定投,甚至越跌越买,份额还会逐渐加大,这是反人性的操作。
(图1:微笑曲线其实并不友好)
这么一看,是不是很可怕?这开始的顶点要是在山顶,不得站几年岗啊?
别怕,“不择时”不是要我们完全不动脑筋,随着定投工具不断丰富,投资数据不断积累,我们已经逐渐摸索出一种“模糊的正确”的定投方式:基于历史数据的低估定期不定额定投。
2、“低估定期不定额”定投
先看图:
(图2:61定投方法1演示图)
此图是我之前分享定投方法时的一个演示图,是基于“历史百分位”的定投技巧。我们选择在标的指数进入“历史百分位30%”以下时,开始进行定投。
何谓:模糊的正确?
历史百分位30%,就是一种向市场认怂、给自己空间的傻办法,如果是精确制导,我们完全可以在历史百分位0%-10%时再开始行动。但是61不建议这样处理,考虑到猜底有更低的市场常态,我们选择止步于“模糊的正确”。
历史百分位30%,说句大白话:就是开始定投后,还会出现“20-30%”左右的下跌,甚至更高。但我们更明白,这时候的“胜率”已经很高,不要想着能买在最低点。
定投是一个把日常积累的资金投入股市,强制理财的过程。尤其是年轻人,初期并无太多资金,而定投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果挖空心思的等待“最低点”,非但不能积累更多优质股权,反而患得患失,导致追涨杀跌。
我们更多的是追求“更高的收益总额”,而非一定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假设你万幸,通过“择时”买在了最低点:
1、某天梭哈10000元买在最低点7块;
2、坚持低估定投1年,100000元平均成本10块;
你选哪个?
我知道你会选择100000元买在7元。
但是,别侥幸,“月光族”、“我再等等”、“还能更低”、“那个更便宜”等魔鬼会让你届时没有机会,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贪婪和恐惧。A股“7亏2平1胜”可不是瞎说的。
坚持低估定期不定额定投,是操作性极强的策略,现金流不充分、花钱又大手大脚的年轻人更适合选择,理财要乘早啊。
三、我就想择时!快告诉我办法!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图3:61定投方法演示图2)
忠告:
1、增量资金,别用这方法:增量资金更多的是积累股份,股份数量对标“绝对收益总额”,而“极限建仓”对标“收益率”,对于定投,收益总额才是追求的目的。
2、月光族,别用这方法:更要坚持定投,良好的理财习惯能改变你的人生,如强制理财一般的“定投”能让你减少无谓支出,积累人生果实。
3、投资新人,别用这方法:还不能较好的判断估值高低时,别想着买到最低点,即便某一次你买到了,也不要沾沾自喜,那只不过是运气。
如果你是用存量资金、心态又很平、判断也准确、即使判断错误还能笑眯眯的把资金买理财,绝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好汉,可以尝试第二种!其实很多投资大佬就是用这个办法,61自问还需要修炼。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极限建仓,一般人我不推荐。股海无边,低估定投是岸!
=================
定投的ZZ正确的前提是:恰当的收益预期;
那么择时的ZZ正确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没有精确择时的能力,主观心态具备“不择时”的原始基础,才是我们低估区域能坚持到底的原始依据。否则,我们同样会陷入“贪婪”与“恐惧”的魔窟。
其实“主动择时”这个毛病,我在第一轮定投时也犯过,即便已经建立了“低估定投”的完善框架,碰到市场大跌时,反而不能坚定的去“多倍定投”,究其本质,还是太主观,觉得等等或许会更好。
我们总会在最后“理所当然”的指出,“我就说嘛,应该在那个时候重仓”、“你看我抄到最低点了”。讲这些的人,反而是心有戚戚焉的。
放过自己,模糊的正确足矣。
点击查看>>“指数基金定投技巧专栏”
$红利ETF(SH510880)$ $沪深300ETF(SH510300)$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你整体说的没啥问题。只是前提我们有所不同:任何策略,都必须考虑投资人本身的能力范围,作为普通投资人,尤其是新手投资人。在没有学会屠龙技之前,心态里确实要放弃“择时”的主动愿景,不是择时不好,时臣妾做不到。
我的很多关注者,刚刚开始定投,盲目的推崇择时,胡乱的跟随消息,最终的结果就是“买了基金晚上睡不着”,得不偿失。
这个命题作文反方很难写,“择时”已经成为ZZ正确,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心底里必须明白:对于风云诡异的市场而言,我们片面的信息、匮乏的知识、波动的情绪都使得我们很难准确的“择时”。基于低估定投在一定程度上是择时没错,但不能强调择时的重要性,更应该强调我们的“弱小与无知”,只有敬畏市场,才能赢得人生。
$上证50ETF(SH510050)$ $阿里巴巴(BABA)$ $中证500ETF(SH510500)$
哈哈,你说的对。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所以,我常建议要建立自己的定投规则,基于合理的估值判断,做好恰当的资金安排,配置稳健的持仓配比,一步步,坚定且自信的定投到底。
这个命题,一开始写时,我觉得没啥必要,但随着文章进一步的深入。我发现,作为普及者,强调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意识的普及。
即便是低估定投这个相对安全有效的策略,也需要再一次的强调:低估之后又更低,需要防范风险。
今天又学习了一课:
61老师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如果你是用存量资金、心态又很平、判断也准确、即使判断错误还能笑眯眯的把资金买理财,绝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好汉,可以尝试第二种!其实很多投资大佬就是用这个办法,61自问还需要修炼
61老师对月光族的殷切期望:现金流不充分、花钱又大手大脚的年轻人更适合选择,理财要乘早啊
反复提及对风险的敬畏,像给自己拍了几下。
不过我可能还是会试着择时,但是会把资金控制在总投资资金的5%。估计只有自己啪啪打脸,才能学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