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老师,您真的是用心经营,真诚分享!一打开雪球,就要进来看您的文章和观点。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前面也写过不少定投的方法,只是没有统一整理,今天就“如何定投”这个问题本身,直接用图示的方式进行讲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
针对新人的基础文三篇:
1、基本优劣>>指数基金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挑选方法>>慧眼识珠!浅析挑选指数基金的三大原则;
3、今天介绍第三篇:如何定投,让自己的收益更高?
===================
方法一、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定投
基于估值的定投,首要是判断目标指数的估值状态,一般可以采用“历史百分位”的方式进行判断,我们一般采用低于“历史百分位30%”则判定为低估,当然也可以采用20%作为低估阈值。
历史百分位:是指在历史上低于这个值的时间比;比如历史百分位30%,是指在历史上有30%的交易日低于当前的估值,有70%的时间估值高于当前。
然后在定投的进程中,日常关注指数估值状态,每到定投日,查阅一下指数估值状态,如低估,则根据低估的不同程度,进行不定量的定投。
(图1:61定投演示图1)
1、按期查看目标指数的估值状态,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2、如果目标指数低估:
1)如果处于普通低估状态(20%-30%百分位)则每期定投1份份额;
2)如果处于(10%-20%百分位),每期可以定投1-2份份额(可自行设定);
3)如果处于极度低估区域(0-10%百分位),则可以加大定投(2-N份);
以上区间、份额仅作参考,可自行设定。
3、需要安排好资金规划,存量资金可以等量分成30份、50份、100份等,然后定期根据估值不定额定投。定投不要担心没机会,就怕急忙打完子弹,继续下跌时望洋兴叹。
4、增量资金可以有序定投,确实没有可定投的标的时,资金都可以转投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
5、缺点及应对:1)该方式需要严格的估值判定,是为指数基金量身定做的,主动基金是不适合使用的。2)当基本面或某行业出现巨大变化时,百分位估值体系就会出现“估值不准、中枢下滑”的问题,对付这个的办法就是采用:以宽基为主、多指数基金配合、分散风险的方式。当然,绝大部分“巨大变化”,只是一时波动,静待价值回归即可。
PS:关于估值的判断:
1、使用61介绍的不同工具查询:>>指数基金估值工具推荐一览表
2、如果不会看估值,可以直接查看“61指数基金估值表”:>>“61”指数基金估值表(0004期) (后续每周更新,前往>>六亿居士的雪球专栏 查阅即可)
(图2:61指数基金估值参考表)
方法二、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定投
以中概互联为例:计划低估时,每周定投一次,计划每周增加“市值”1000元。
模拟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价格1.8元时开始定投:
(图3:61定投演示图2)
从表格可以看出:
1、进入低估后,每周计划增加“持仓市值”1000元,但是股价在下跌,因此后续轮次会买更多一点,从而会买入更多,实现持仓市值稳步增加,该方式自动会平衡购入资金,越跌越买。
2、当估值进入最低时期,我们买入的资金也是最大的;
3、当股价回升,整体市值快速回升,这时候不仅不买入,还会卖出;
从而实现“越跌越买”,“越涨越卖”的操作,当然如果结合估值表,进行综合判断,效果更佳;实际上到16周,经过一轮波动,持仓成本很低:¥1.56,有足够的安全垫。
4、缺点及应对:如果一直连续增量定投,到持仓份额量巨大时,突然大幅度暴跌,会出现单次补仓总金额巨大的问题。可以设定单次补仓最大上限,以上图为例,可以设定单次定投3000元作为极限值,这样一来,压力就小多啦。
方法三、基于极限值的不定期不定额投资
一般来说,笔者建议新手们,采用第一种的“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当然,也有一种思路可以分享给大家,这个方法适合“存量资金”,属于“憋住不动”,“机会来临时突突突”!需要极强的估值判断能力和耐心。
(图3:极限值下的定投方式)
如图所示,相信通过上述两个介绍,大伙能明白这个图的意思:
1、适合存量资金;
2、基于估值极限判断,需要极佳的耐心;
3、当机会来临时,可以使用大额定投的方式,诸如30万人民币分30份,每到目标值,定投5份或10份,投完卧倒,坐等“高估”出现;
4、方法一、方法三可以混合使用;
5、问题及应对:1)这个是定投经验丰富、对特定指数了解深刻的老手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因为会经常出现,“地板底下还有地下室”的情况。2)该类操作一般出现在黑天鹅时期,诸如2020.3月的疫情,导致全球股市暴跌,此时可以使用这个方式。
四、结语
定投并不是收益率最大化的方法,却是控制自我“贪婪”和“恐惧”的良方。如果你羡慕别人的30%+的复合年化,定投真不合适,我们不能只见贼吃肉,无视贼挨打。如果你预期的目标是年化10%-15%,那么指数基金定投是的首选!
希望通过图表,能更直观的介绍给大家。方法并非完美无缺,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完善。笔者笔力有限,难免错漏,还请多多留言斧正。
======正文结束======
点击查看更多 >> 六亿居士的专栏,查看关于“指数基金配仓”、“指数基金选择”、“定投技巧”、“估值判断”、“止盈技巧”等内容。
PS:烦请“点赞、留言、关注”
$沪深300ETF(SH510300)$ $红利ETF(SH510880)$
正常,这也是为何我们用PS市销率估值,而不是市盈率PE估值的原因。中概互联网的成分股除了已经正常实现营收的腾讯、阿里等巨头外,还有不少正在快速成长中、还没实现盈利的公司。这类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估值判断模式,更多的是“营收成长”、“营收规模’、”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DAU、MAU”、“付费深度ARPU"等互联网常用指标,跟传统以利润为第一导向的企业有一定区别。
这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强者恒强,需要先积累一定规模的用户之后,然后再用不同的点实现商业化,这个用户、规模、营收量级的积累的过程,是企业良性成长的过程,是建立企业护城河的过程。
因此,对于中概互联的判断,主看营收,而PS就是市值/营收,PS越低,则投资价值越大。当然,我们也需要看PE,PE主要看已经实现稳定利润的公司,腾讯和阿里的PE趋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概股的便宜与否。目前腾讯和阿里的PE均处于历史低点。
$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
你好,这个其实很难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人的具体状态不同。
常态来说,我们可以根据目标指数的历史低估周期来定,比方沪深300节奏可以快一点,红利ETF节奏就慢一点。
1、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目前61估值表内采用20%以内定投,以上持有不动,80%或到个人目标浮盈止盈。如果大于20%或者小于80%,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不同指数的波动性,来制定不同的定投或止盈策略。
比方沪深300,有些朋友就会在30%以内定投,有些则50%以内无脑定投。而有些行业指数,为了提升安全边际,部分朋友可能只在10%以内百分位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