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产业债那老哥每期都是复制粘贴
二、小作文型
把季报写成论文,至少四千字起,为景顺长城基金的某个基金经理带出来的风气,现在已经有向全行业蔓延的趋势了,听说杨锐文又写了六七千字,我已经没眼看了,这里贴下李晓星的小作文:
一页居然贴不下,就离谱。
这类基金经理里面还涌现出很多哲学家、诗人等,反正季报就是表演的舞台,只要合规老师说没问题,那就尽情发挥。
三、随手糊弄型
一般也多见于老将,或者身兼管理职位的基金经理,由于产品管理已经比较熟练了,调仓也不多,就没啥可写的,就把行情随便贴一下,做个业绩归因:
这个还是打码,不然容易得罪人。
一般大佬才能这么写,普通基金经理不太敢这么玩。
四、疯魔哲学型
如果只看这一份季报,你会觉得这厮不是比上面的糊弄型还糊弄?
上季度是这样的:
如果你多看几份徐彦的报告,你会发现他的画风是这样的:
你学废了吗?
最后说几句,在这个行业内卷时代,季报越来越是基金经理展示自己个性的一个窗口,写得多已经不是新闻了,写得少才算是新闻。希望大家是真情实感想跟持有人沟通,写得再接地气一点,长短真的无所谓。也不一定追求金句频出。
如果你写得所谓的致投资者的信或者定期报告,让90%以上的持有人都看不懂,或者根本没人想看,那你写的是个锤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