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严重同意,巴菲特除了遵循低PE买入高roe股票之外。多数投资均在15PE以下,护城河好的或不太重视的投资偶尔会放宽到20PE。
需要注意的是,当ROE在10%~50%区间时,市赚率才会有效。当ROE虚高失真时,市赚率则需要借助ROA才能进行估值。以苹果为例,2008年至今,最保守的经营策略也是2012年的轻微负债,至于当年的ROE则刚好是ROA的1.5倍。如此一来,借鉴苹果公司就会出现了一个衍生市赚率,其公式为:衍生市赚率=PE/1.5ROA。
2020年,巴菲特在40PE减仓了苹果,那是因为1.54PR的衍生市赚率已经明显高估了。2022年,巴菲特又在20PE回补了苹果,那是因为衍生市赚率已经跌到不到“半价”了。
时间推进到2024年,巴菲特开始大幅减持苹果。考虑到苹果股价已经在35PE附近横盘许久,所以减持价格大概也是35PE,至于2024年财报的ROA则为26.13%。衍生市赚率=PE/1.5ROA=35/(1.5*26.13)=0.89PR。
这个时候,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2020年的减持价高达1.54PR,2024年的减持价却只有0.89PR,为啥?
因为在低利率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会上移至1.1~1.4PR(DCF测算可得)。2020年巴菲特在1.54PR减持苹果时,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利率接近为零。芒格当时表示:利率这么低,我宁愿持有(略微高估)的股票!
反观高利率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则会下移至0.7~0.9PR(DCF测算可得)。虽然目前的美元已经降息,但却仍然处于多年高位。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曾在股东信里分析过两个案例,合理估值均为0.8PR左右,也刚好符合当时的高利率环境。
另外要说的是,定量分析只是卖出的原因之一,还需配合定性分析。进入到2024年之后,苹果造车退出、AI落后、竞争对手崛起,股价却不跌反涨,这或许也是巴菲特将其大幅减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观国内股市当中,考虑到负债“分红+回购”的案例很少很少,所以ROE虚高失真的现象并不普遍。读者经常提问的重庆啤酒,算是一个典型案例。
前期底部,重庆啤酒50.85元,当时三季报还未发,TTM市盈率为17.92,TTM ROA为22.21%,衍生市赚率=PE/1.5ROA=17.92/(1.5*22.21)=0.54PR。
本周收盘,重庆啤酒65.25元,目前三季报已发,TTM市盈率为23.84,TTM ROA为22.26%,衍生市赚率=PE/1.5ROA=23.84/(1.5*22.26)=0.71PR。
最后要说的是,我个人认为,啤酒的护城河略逊于白酒,所以前期底部的重庆啤酒,我只买了一点观察仓,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验证衍生市赚率是否可行。此外,衍生市赚率属于经验公式,目前还算有效,但没准哪一天就会失效。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陆冲河
刚才球友提醒了,如果货币降息,市场上交易的国债价格就会上涨。如果货币升息,市场上交易的国债价格就会下降。股票也是如此,货币降息,股票的合理估值就会提升。货币升息,股票的合理价格就会下降。
网上有现成的DCF计算器,百度一下找一个出来。把利率当作折现率,输入到折现率的输入位置。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估值结果。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曾在股东信里分析过两个案例,合理估值均为0.8PR左右,也刚好符合当时的高利率环境。——巴菲特关于折现率的描述,经常会有矛盾的说法。有时候说需要固定,有时候又说不需要,表达得十分模糊。——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低利率环境,股票估值会提高。高利率环境,股票估值会降低,巴芒二人都明确提到过。
丁总,你好。能分享一下怎么查看ROA的步骤吗?谢谢
网页链接为了拉票,继续发一个市赚率实战系列文章,纯纯干货,不掺水。********** 正文分割线 **********为了学习巴菲特,我发明了一个叫作“市赚率”的估值参数。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考虑到ROE是个百分数,所以市赚率的真实公式其实是:PR=PE/ROE/100。当市赚率等于1PR为合理估值,大于1PR和小于1PR则为高估和低估。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1988年的市赚率估值为0.474PR,1989年的市赚率估值为0.326PR。两年平均下来,刚好就是0.4PR。非常巧合的是,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巴菲特的口头禅,所以市赚率很可能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密。巴菲特4折5折6折买股,我也照猫画虎4折5折6折买股。
需要注意的是,当ROE在10%~50%区间时,市赚率才会有效。当ROE虚高失真时,市赚率则需要借助ROA才能进行估值。以苹果为例,2008年至今,最保守的经营策略也是2012年的轻微负债,至于当年的ROE则刚好是ROA的1.5倍。如此一来,借鉴苹果公司就会出现了一个衍生市赚率,其公式为:衍生市赚率=PE/1.5ROA。
2020年,巴菲特在40PE减仓了苹果,那是因为1.54PR的衍生市赚率已经明显高估了。2022年,巴菲特又在20PE回补了苹果,那是因为衍生市赚率已经跌到不到“半价”了。
时间推进到2024年,巴菲特开始大幅减持苹果。考虑到苹果股价已经在35PE附近横盘许久,所以减持价格大概也是35PE,至于2024年财报的ROA则为26.13%。衍生市赚率=PE/1.5ROA=35/(1.5*26.13)=0.89PR。
这个时候,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2020年的减持价高达1.54PR,2024年的减持价却只有0.89PR,为啥?
因为在低利率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会上移至1.1~1.4PR(DCF测算可得)。2020年巴菲特在1.54PR减持苹果时,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利率接近为零。芒格当时表示:利率这么低,我宁愿持有(略微高估)的股票!
反观高利率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则会下移至0.7~0.9PR(DCF测算可得)。虽然目前的美元已经降息,但却仍然处于多年高位。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曾在股东信里分析过两个案例,合理估值均为0.8PR左右,也刚好符合当时的高利率环境。
另外要说的是,定量分析只是卖出的原因之一,还需配合定性分析。进入到2024年之后,苹果造车退出、AI落后、竞争对手崛起,股价却不跌反涨,这或许也是巴菲特将其大幅减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观国内股市当中,考虑到负债“分红+回购”的案例很少很少,所以ROE虚高失真的现象并不普遍。读者经常提问的重庆啤酒,算是一个典型案例。
前期底部,重庆啤酒50.85元,当时三季报还未发,TTM市盈率为17.92,TTM ROA为22.21%,衍生市赚率=PE/1.5ROA=17.92/(1.5*22.21)=0.54PR。
本周收盘,重庆啤酒65.25元,目前三季报已发,TTM市盈率为23.84,TTM ROA为22.26%,衍生市赚率=PE/1.5ROA=23.84/(1.5*22.26)=0.71PR。
最后要说的是,我个人认为,啤酒的护城河略逊于白酒,所以前期底部的重庆啤酒,我只买了一点观察仓,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验证衍生市赚率是否可行。此外,衍生市赚率属于经验公式,目前还算有效,但没准哪一天就会失效。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陆冲河
$苹果(AAPL)$ $重庆啤酒(SH600132)$
丁总,您好,请问您能否用您的市赚率分析一下$山西汾酒(SH600809)$ ,现在山西汾酒净资产收益率非常。
ROE所有的股票统一设定为ROA的1.5倍 不科学
啥时出书
感觉丁总的PR指标感觉和PEG类似,表示的是当前收益估值情况和未来增长情况,请问这个有啥区别么?小白请教
当ROE虚高失真时,市赚率则需要借助ROA才能进行估值。以苹果为例,2008年至今,最保守的经营策略也是2012年的轻微负债,至于当年的ROE则刚好是ROA的1.5倍。如此一来,借鉴苹果公司就会出现了一个衍生市赚率,其公式为:衍生市赚率=PE/1.5ROA。
牵强附会没有任何意义
已投票,请老师继续跟踪重庆啤酒,看看衍生市赚率的有效性。(呵呵,我持有重庆啤酒,一点私心)
杭叉集团也挺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