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科曙光的液冷服务器

1、目前主要订单情况?

目前主要在做重庆先进计算中心,项目是曙光的,规模20亿,其中液冷1.8亿

2、今年液冷订单情况?

会爆发增长,如果进展顺利供货量会增加至少1倍。今年最大的超算中心有重庆和深圳项目,其中深圳项目规划超过100亿,10%是液冷,这两个项目的液冷需求就超过10亿了。

内蒙四个超算平台,目前正在规划规模,河北也在规划,不过不如重庆和深圳,其他的就比较小了。曙光目前要的是液冷集装箱。

3、深圳项目的结算节奏?

这个是国家项目,19年规划完成,国家也拨款了,但由于场地和疫情耽误了,今年不能再拖了。

项目全是曙光的,结算的节奏不好讲,因为项目2019年就开始了,到现在有没有部分结算很难说。

4、其他大项目?

$张江高科(SH600895)$ 的是500T的,但目前会不会开始动工很难讲,因为原本规划是1000T,但科技部经费下不来,一路降到500T.

内蒙目前在规划建多少,因为是东数西算的节点,投资会很大。江南所、国防科大、曙光、华为、浪潮都会参与,但具体的释放节奏很难预测。

5、曙光的产品优势?

曙光优势很突出,CPU和DCU是国产自主的,CPU是海光2号,DPU是海光的深算1号,架构是X86。而且现在行业项目主导是曙光的董事长李国杰。

另外两家江南所和国防科大是别的架构,虽然技术很好,之前在军方和科研有用,但是生态很差,往外推广很难。

华为的技术不行,同样的架构算力差很多,但优势是CPU的自主性很强,国家也会支持,所以也会拿到一定订单。鲲鹏芯片的指标和海光差不多,部分指标甚至更好。

6、市场规模?

东数西算超算市场规模领导口径是到2025年500-800亿,曙光至少能占60-70%,如果军方不介入占比能更高。

现在超算项目曙光的占比50%以上。以前主要是江南所和国防科大,但这两家生态太差了,软件和硬件都自己开发,虽然产品技术比曙光强很多,但是不兼容外部软件,企业端没办法落地。他们的需求主体是军方需求,军方做测试需要超算模拟。如果军方需要曙光竞争不过这两家。

7、液冷的使用情况?

曙光的液冷是曙光数创做,但曙光数创基本不做外边的生意。相变液冷技术难度很高,只有曙光在做,曙光的项目一定会用相变液冷。

超算不一定要用相变液冷。华为做不了相变液冷,会通过降功率,用其他散热方法来做。

8、阿里的单相浸没液冷技术如何?

阿里的技术不行,基本谁都能复制。

曙光的相变液冷技术很成熟,其他家没办法复制。

9、相变液冷的门槛?

目前就曙光能做,最近微软也做出来了,但微软研发这个也有5-6年了。

10、散热市场占比?

液冷市场里冷板占比60%,液冷占比40%。

整个市场的话风冷占比80%,液冷占比20%,主要是数据中心80-90%都是风冷。

后续趋势是冷板代替风冷,单看超算基本都是浸没液冷。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7

全部评论

老农民4504-21 09:21

和张江高科的关系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