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只科技板块指数基金,选这只比较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17喜欢:104

今年真是科技指数基金大爆发,相关指数基金密集发行了十几个,一开始的中证科技龙头指数,已经很不错了,填补了科技板块指数的空白。没想到后来又推出了中证科技100、中证科技50策略、中证研发创新100、中证新兴科技100策略。那么到底哪个最好的呢?今天就来帮大家筛选一下。

一、筛选前提

其实没有“科技行业”这种分类,以前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指数是中证计算机或者中证电子,今年在科创板的带动下,科技板块的才渐渐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经常被提起。

但是科技行业范围特别广,差异也很大,一般情况,我们会把研发投入高的行业称为科技板块。比如互联网(云计算)、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电子(消费电子、VR\AR)、信息技术(物联网)、半导体、通信(5G、TMT)、生物医药

科技股的共同特点,是高成长、高波动、高研发投入、高估值、进化快、淘汰快、炒作蹭热度的多、优秀现金流的少


为了选出好股票、好公司、好基金,我们对科技基金的筛选也应该有一些前提:

①公司的稳定性比成长性重要,体现在研发转换成果好、现金流好。


②指数的抗跌比能涨更重要,体现在公司有竞争优势、护城河,指数波动性低。


③指数的估值不能太高,回报更好,PE更低、ROE更高。


④细分行业适度分散,降低单一细分行业的风险。


⑤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体现在公司研发投入高,研发占营业收入比重高,管理层注重研发而不是蹭热点。 接下来我们按照这个5个前提,根据指数编制规则来筛选。


二、根据指数编制规则筛选

科技板块指数的编制规则都非常复杂,其中都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研发强度,研发是科技企业的生命线,研发强度算是科技板块独有的筛选因子了。


注:部分编制规则有省略,如果不想看编制规则可以直接看我的点评部分。

1、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931159)

(1)选出信息技术、通信、航空航天与国防、电气设备、机械制造、医药卫生、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以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的股票;(范围太广,部分行业科技含量不是很高)

(2)对通过流动性筛选的科技空间股票进行研发强度筛选,剔除过去两年平均研发总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小于5%的股票,将剩余股票作为待选样本;(研发支出要求太低)

(3)对待选样本根据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营业收入(TTM)、毛利率(TTM)三个指标的综合排名在各细分行业内选股,将入选股票按照总市值降序排列,选取市值最高的100只作为最终的指数样本股。(筛选指标简单,要求行业均衡)

点评:创新100的编制规则较简单,选股思路中庸,尽量降低主观因素,只去掉差的,不挑选好的,以市值论英雄。

这种选股策略在成熟市场是比较有效的,比如在美股,很多smart beta都跑输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可是在A股,短期内,由于科技板块鱼龙混杂,定价不准确,可能会纳入一些不好的公司。

综上,创新100可以理解为科技板块的宽基指数,非smart beta指数,10年后或许我会买它,但是现在不行,现在得找一些能通过编制规则挑选出好公司的指数。


2、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

(1)选取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并同时符合如下两条标准的公司:

(a)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内,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不低于10%。

(b)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满足:

(i)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公司,比例不低于5%。

(ii)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公司,比例不低于4%。

(iii)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公司,比例不低于3%。

(2)计算其风险指标,剔除其中触发高风险预警的公司:

(3)对样本空间内的剩余股票,分别计算如下因子:

基本面质量因子=(ROE+应计利润)/2

激励机制因子=(股权激励+高管薪酬)/2

科技创新因子=(研发支出+人均研发费用+2×研发人员数+2×研发支出占比)/6

最后计算综合因子=0.2×基本面质量+0.2×激励机制+0.6×科技创新,并选取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前50只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


点评:编制规则非常的复杂、主观且创新。我简化一下:

第一步,在科技行业中选择真正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的公司

第二步,剔除有质押、商誉、现金流、低ROE风险的公司。

第三步,挑选ROE高、股权激励好、研发投入大的50个公司,按市值加权。

不过我认为该指数给研发投入指标的评分权重太大了,达到了60%,给基本面的评分才20%。不够平衡。科技股研发投入大不代表公司一定会发展好,一旦研发失败,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综上,科技50策略指数有创新,但也不够符合我们设定的大前提。


3、中证科技龙头指数(931087)

(1)挑选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科技等科技领域的股票;

(2)对待选样本中的股票进行稳定性筛选:

i. 剔除最新市盈率小于0,或处于待选样本中最高的前10%区间的股票;

ii.剔除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负的股票;

在上述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考虑部分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周期的特殊性,对于营业收入(TTM)处于细分行业内前10%的股票,全部纳入备选空间;

(3)对通过稳定性筛选进入备选空间的股票的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与营业收入(TTM)两个指标分别排名,将两项排名的算数平均作为综合排名,在细分行业内根据综合排名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共同构成100只股票,并满足各细分行业内入选数目的比例与备选池中各行业股票数目比例相同

(4)对入选的100只(实际可能超过100)股票按照最近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增速与净利润增速排名的算数平均排名与最近年报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排名的算数平均作为综合排名。在细分行业内根据综合排名选取排名靠前、市值最高的50只股票作为最终的指数样本股。并满足各细分行业内入选数目的比例与备选池中各行业股票数目比例相同。


点评:只选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科技这四个行业。行业结构相对简单,医药占比21%。

先用营业收入和市值筛选,选出的基本上都是大公司,再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研发支出这两个指标筛选出50只股票入选。指数的编制规则和创新100有点像,比那个略复杂了一点,增加了成长性和研发的要求,但实际上还是以市值和营业收入论英雄


4、中证科技100指数(931187)

(1)选取化学制品、航空航天与国防、电气设备、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汽车、医疗器械、医疗保健技术、生物科技、化学药、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半导体、电信运营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以及通信设备等行业股票作为科技主题空间;(选股范围较广)

(2)计算其基本面综合得分,其中各个股票的综合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以过去2年TTM数据计算以下四个财务基本面指标:

a)营业收入:公司过去2年营业收入的均值;

b)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公司过去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均值;

c)净资产:公司在定期调整时最新财报净资产;

d)毛利:公司过去2年毛利的均值;

第二步,计算每只股票单个财务基本面指标占该只股票所属中证二级行业剩余股票该指标总和的百分比,并将所得4个指标的百分比简单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单只股票的基本面综合得分;

(3)根据中证二级行业分类,行业内剔除基本面综合得分最低40%的股票;

(4)计算每只股票的研发强度、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因子指标并升序排列获取百分比排名,然后按照给定的权重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获取最终的因子得分;具体的因子指标计算公式及其对应的权重如下所示:

a)研发强度(40%):指标1=过去两年研发支出均值/PB(40%);指标2=过去两年研发支出均值/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60%);

b)盈利能力(30%):指标1=(过去两年营业收入-过去两年营业支出)/过去两年营业收入(1/3);指标2=过去一年扣非净利润/最新财报净资产(1/3);指标3=过去两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过去两年营业收入(1/3);

c)成长能力(30%):指标1=过去四个财务季度营业收入滚动增速(50%);指标2=过去四个财务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滚动增速(50%)。

(5)选取得分最高的100只股票作为指数成份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点评:编制规则可以说是非常复杂了,我简化一下:

首先,把有点科技含量的行业全纳选股池了;

其次,按照锐联公司的基本面策略筛选一遍,分行业剔除后40%。

最后,再筛选出研发投入高、现金流好、ROE高、成长性好的100只股票入选。


基本面策略大家应该知道吧?是锐联公司发明的一个长期、广泛有效的策略。代表性的有基本面50,跑赢了其他宽基指数。


综上,科技100算是科技板块的smart beta指数。采用了基本面+成长+质量+研发强度的策略。确保了能选出成长和稳定的好公司。行业也比较均衡。


5、中证新兴科技 100 策略指数(931165)

(1)挑选信息技术、电信行业、航空航天与国防、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行业的股票。

(2)针对待选样本,对盈利能力和效率提升指标由高到低排序进行标准化打分,对估值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进行标准化打分,再以三类指标的简单算术平均值作为综合得分进行标准化打分;


(3)选取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100只股票作为指数的样本股。


点评:用盈利能力、估值水平和效率提升能力打分选出100个股票,是5个科技指数中唯一一个考虑到了估值的指数。也算是smart beta科技指数,采用了质量+价值+成长+研发强度。编制规则比科技100略简单一点,不过也是不错的。不足之处也是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三、历史回测

2015年以前,A股倾向炒作小盘,2016年之后在外资的流入背景下,A股的生态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历史回测不能看的太远,只能从2016年开始对比才有参考价值。

上图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是中证科技100,其次是中证新兴科技100策略、科技龙头、科技50策略和创新100。这个走势排名也基本上对应了我们上面的筛选次序。

事实上从2014.6以来,收益率最好的也是中证科技100和新兴科技100,而且波动率也是较低的。


四、结论及风险提醒

我认为科技板块目前最好的指数是中证科技100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是华泰柏瑞中证科技100ETF(515580)。新兴科技100也不错。


科技板块指数基金如下图,其中细分板块投资难度更大,适合对科技板块有更深理解的投资者,普通散户投资者还是买科技板块的“宽基指数”更好。

长期看来,我国的科技行业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科技板块整体估值较高,注意波动风险。

结语后续我会推出两个大众版的基金组合,适合大家跟投和一键抄作业,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lcnylc)

成文日期:2019.11.21

$科技ETF(SH515000)$ $华宝科技ETF联接A(F007873)$ $中证科技(SH515580)$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蛋卷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 @5GETF @无声

▼关联阅读▼

泼一泼冷水,谈谈科技和5G板块的投资风险

别找了,科技板块基金介绍,最全的文章就是这篇了

今年我是如何投资(ji)科技板块的

十八铜人决战科技主题基金之巅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