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迷雾》附录八:伯克希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6回复:66喜欢:640

未来50年的伯克希尔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前方的道路。不要忘记,如果我在50年前曾经预测过未来会发生什么,那么其中定有不少的判断会远远偏离目标。在提出这点告诫之后,下面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今天我的家人问我伯克希尔的未来会怎么走时,我会说些什么。

——首先以及绝对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富有耐心的伯克希尔股东而言,我相信他们在未来遭受永久性资本损失的机率,是单一公司投资中机率最低的。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每股内在价值一定会逐步增加。

然而,这个让人欢快的预言却尾随着一个重要的警告:如果投资者对伯克希尔股票的买入价位异乎寻常的高——比如像以前偶尔会出现的那样:两倍于公司的账面价值——那么它可能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让投资者实现盈利。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过高,那么一项稳健的投资就有可能转化为一次鲁莽的投机。即使你购买的是伯克希尔股票,也同样如此。

然而,投资者如果能在稍高于公司愿意进行股票回购的价位上买进,那么他将有望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产生投资收益。伯克希尔的董事们仅仅会在他们相信公司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公司内在价值时,才会批准实施股票回购行动。

对于那些打算在买入后的1-2年内就将股票出售的投资者,不论他们的买入价格是多少,我都不能提供任何的收益保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于你投资成果的影响,将远大于公司内在价值变更给你带来的影响。就像格雷厄姆几十年前说过的:“短期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长期看,市场则是一台称重器。”不时地,投资者的投票决定——无论是业余投资者还是职业投资者——近似于源自一种精神不正常的状态。

因为我知道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人对市场的短期波动做出准确预测,因此我建议:除非你打算持有伯克希尔至少5年以上,否则就别买入它的股票。那些谋求快速赚钱的人,应当到别处去看一看。

另一个告诫:不要用借来的钱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自1965年以来,曾经有过3次,我们的股价从最高点下跌了50%左右。有朝一日,类似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没有人知道这个日子会何时到来。伯克希尔几乎确定地可以成为投资者一个满意的持有标的,但它同样会成为那些喜欢使用债务杠杆的投机者的一个灾难性选择。

——我相信,能导致伯克希尔遭遇财务问题的事件,其发生的机率基本为零。我们构筑的防洪堤坝永远可以阻挡千年一遇的灾害;事实上,如果它真的发生了,我们会把救生衣卖给那些准备不足的人。在2008至2009年的大崩溃中,伯克希尔作为“第一回应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经过了此次灾难后,伯克希尔的财务实力和盈利潜力比以前又提高了不止一倍。你们的公司是美国公司中的“直布罗陀”(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通要地——译注),并且将会继续如此。

保持财务实力的长久不衰,要求一家公司在所有情况下均能保有以下3个优势:1、有一个体型庞大且极为可靠的利润来源;2、有大量的流动资产;3、短期内没有巨额的现金需求。对最后一条的忽略,常常导致公司遭遇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常见的事实是,那些正在大把赚钱的公司CEO们,会认为他们将足以应对任何到期的债务,不管债务的规模有多大。到了2008至2009年,不少经理人终于领教了这种思维模式有多么的危险。

我们是如何让自己能始终保有这3个优势的呢?首先,我们的利润流十分庞大,而且它们来自于一个多元化的生意组合。如今我们的股东不仅在其拥有的诸多生意上保有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我们在未来还会收购更多类似的生意。多元化的利润构成,保证了伯克希尔持续的盈利能力;即便发生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保险大灾难,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其次,我们始终会持有充足的现金。在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中,现金,作为一项没有收益的资产,由于会对企业的资本回报产生拖累,经常被当作理应最小化的东西。然而现金对于企业而言,就像氧气对于人一样的重要:当它存在时,你从来不会去注意它;当它不在时,却是你心里唯一想要的东西。

美国公司在2008年提供了相关的案例研究。在那一年的9月份,许多已兴旺了很多年的的公司,突然开始怀疑他们的支票是否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被银行拒付。就在一夜之间,飘荡在公司财务上空的氧气就这样毫无预先征兆地消失了。

而在伯克希尔,我们的“呼吸”照常进行。事实上,在9月末到10月初的3个星期内,我们向美国的公司提供了共计156亿美元的新资金。

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靠的是我们手中始终都保有最少200亿美元——数目常远多于此——的现金等价物。我们这里指的是美国国债,而不是那些声称能够为你提供流动性,但当你真的需要它们的时候却又无从到手的替代物。当债务到期时,只有现金才是法定的支付工具。今后出门时,千万别忘了带着它们。

最后——这也是我们想说的第三点,我们从不参与运营或投资那些会突然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这意味着我们从不会让伯克希尔签署那些需要提供大额抵押物的短期债务合约或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约。

几年前,我们也参与了一些衍生品合约,因为我们相信合约已被严重地错误定价,而且它们只需要少量的抵押物。这些交易已被证明可以获利丰厚。然而最近,新订立的衍生品合约需要完全的抵押物,这终结了我们对于衍生品的兴趣——不论它们具有何种的盈利潜力。过去几年来,除了少数几个合约是出于我们公共事业运营的需要外,我们再没有签署这一类的合约。

此外,我们也不会签署那些授权客户可以抽离现金的保险合约。一些人寿保险单由于带有一些可以允许客户赎回的特质,当市场出现极度恐慌并导致保险资金大量“出逃”时,公司就会很容易受到冲击。然而这一类的合同,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财险领域里。如果我们的保单数量因此而缩减,那么我们的浮存金规模也必然会随之下滑——但下滑的速度不会很明显。

导致我们保守的原因——在某些人看来这也许是较为极端的——在于尽管我们完全可以预知人们有时候会出现恐慌情绪,但却无法预知这种恐慌情绪会何时出现。虽然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一直平安无事,但明天总是不确定的(在1941年的12月6日,或者2001年9月10日,我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安)。如果你不能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你就应该假设明天会发生任何事情并为此做好准备。

一个已年满64岁并打算在65岁退休的公司CEO,当他去评估一项在给定年份里仅有很小发生概率的风险时,可能会有着他自己的盘算。也许,他的这种计算在99%的时间里都是“正确”的。然而那样的计算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我们永远不会用你们托付给我们的资金去玩财务上的俄罗斯轮盘赌——即便在一只可以装上100发子弹的弹夹里只放了一颗子弹。在我们看来,当你参与一场有风险的游戏时,如果失去的是你的生命“所需”,而追求的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贪欲”,那是十分疯狂的。

——尽管我们较为保守,但我相信伯克希尔的每股盈利能力在每一年里都会得到增强。这样说,并非是指我们的经营利润每年都会增长,实际情况甚至还远非如此。美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总会有潮起潮落——虽然潮起的时间更多——那么当它表现得较为虚弱时,我们的盈利也一定会随之减少。不过从总体趋势上看,我们的盈利将一定会持续增长,我们也会继续进行一些有利于提升股东价值的兼并收购,我们还将籍此尝试着不断进入一些可以被我们所了解的新的产业领域。基于此,我相信伯克希尔每年都会增加它潜在的盈利能力。

某些年,我们可能会利润丰厚;某些年,我们的业绩也许就乏善可陈。市场、竞争和机遇,决定着机会何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尽管如此,伯克希尔将一以贯之地持续保持前行,而给予我们动力的源泉就是我们旗下的这些优秀企业以及未来我们收购的那些出色生意。除此之外,在大多数的年份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将为我们的前行提供强劲的推力。上帝保佑,我们赖以生长的土地是在美国。

——坏消息是,伯克希尔的长期收益——指增速而不是指美元数额——不仅不会再现快速的增长,甚至连接近过去50年的平均增速恐怕也难以达到。我们的规模已变得过于庞大。尽管如此,我想伯克希尔的业绩将会继续超越美国公司的平均表现,只是我们的优势——如果有的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巨大。

最终——可能从现在算起的10到20年时间内——伯克希尔的盈利和资本规模将到达一个水平,它使得管理人员已不能对旗下公司的收益继续进行明智地再投资。到那时候,我们的董事们需要对如何才能最好的分配这些过量盈余做出决定:是利润分红?还是股票回购?抑或兼而有之?如果当时伯克希尔的股票正在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出售,实施大量的股票回购就将是最好的选择。你们可以放心的是,公司的董事们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没有公司会比伯克希尔更加重视股东价值。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每年都会重申我们的《股东手册》(参见本书附录——译注),它总是以此段话为开头:“虽然我们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公司,但我们的工作模式就像是一家合伙企业。”我们的这项承诺,会像碑文一样牢不可破。

我们有一个很博学且能以生意为导向的董事会,他们将坚守合伙企业的工作模式。他们中没有人是为了金钱而工作:基于一项在其他地方不可能见到的安排,我们的董事们仅仅领取象征性的董事酬金。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通过拥有伯克希尔的股权来取得他们的工作回报,并且从当好一个重要企业的管家中,获得满足感。

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所拥有的公司股份——其市值通常都非常大——都是从二级市场购买的(并非通过期权和赠予的形式)。另外,与几乎所有大型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我们不提供任何的董事和职员责任险。在伯克希尔,董事们与公司股东同乘一条船。

为了进一步确保企业文化的延续性,我已提议让我的儿子霍华德接替我担任公司的非执行主席。我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如果哪天公司聘任了一个错误的CEO,而解聘他又需要董事长的坚定支持时,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不过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个问题出现在伯克希尔的概率很低——就像在任何上市公司出现的概率一样那么低(巴菲特的比喻是带有调侃性的——译注)。然而,在我所服务过的19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我曾经目睹了替换一个平庸的CEO是多么的困难——特别是当这个人同时又是公司董事长的话(解聘行动通常会得以实施,但几乎总是会拖到很晚的时候)。

如果当选,霍华德将不会收取任何形式的酬金,也不会在此项工作上花费什么时间——除非全体董事要求他这样做。他的工作仅仅是当作一个安全阀,当某个董事开始担忧CEO是否胜任,同时又想知道其他董事是否也有同样的担忧时,可以很容易地求助于他。如果有多个董事同时表现出了担忧,霍华德的主席地位将有助于事情得到快速和妥善地处理。

——选择正确的CEO,是公司董事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伯克希尔,它占据了我们董事会议的很多时间。管理伯克希尔的首要工作是资本配置,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挑选和保持一个可以出色管理各子公司的经理人团队。显然,上述工作也包含了对子公司CEO的选聘——如果需要的话。这些工作职责需要伯克希尔的CEO是个理性、沉稳和有着果断决策能力的人,并且对公司的生意运行和人类行为有着深入的了解(就像IBM的Tom Watson所说:“我不是天才,但我在某些领域比较聪明,我只要呆在那里就行了”)。

品行是至关重要的:伯克希尔的CEO必须能为公司“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为了他自己(我使用一个男性代词是为了措辞上的通顺,但性别不能决定谁成为CEO)。他的收入必须远大于他的生活所需。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可因为自私和贪婪去索取额外的报酬,以赶上那些总能获取大量薪酬的同辈——即便他的成就远超过他们。一个CEO的行为对经理人团队有着巨大影响:如果经理人团队认为在CEO那里股东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也将——很少有例外——同样抱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继任者还需要具备一个特殊的优点:知晓并有能力摆脱那些能导致企业走向衰退的因素,即傲慢,官僚和自满。当这些癌细胞开始在公司内部转移时,即便是最强壮的公司也会变得虚弱不堪。有很多实例可以证明我的这个观点,但为了保持友谊,我下面列举的几个案例全部源自遥远的过去。

在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通用汽车、IBM,、Sears Roebuck和美国钢铁均高居产业的榜首位置。它们的优势看上去也牢不可破。但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那几项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最终导致他们先后都陷入了其CEO和公司董事们在不久前都还认为不可能的经营困境。曾辉煌一时的财务优势以及他们在历史上所表现出的盈利能力,被证明毫无保护作用。

当伯克希尔变得更加庞大时,只有时刻处于警觉状态并具备决断力的CEO,才能够避开上述那些可以削弱公司优势的因素。他必须始终牢记查理的祷告:“告诉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儿。”如果我们丢失掉了公司内部的那些重要的经营价值观,那么大部分的经济价值就会随之崩塌。“高层基调”将是伯克希尔特殊企业文化能否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

幸运的是,使得我们未来的CEO可以走向成功所需要的组织架构,已被牢固地建立了起来。伯克希尔特有的权力配置体系已形成抵抗官僚主义的理想药方。从运营层面上看,伯克希尔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公司,而是一群大公司的集合。在公司总部,我们没有委员会,也从未要求子公司提交财务预算(尽管有不少的子公司将它们视为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我们没有法律部门,也不拥有那些在其他公司那里认为理所应当的部门:人力资源、公共关系、投资者关系、战略规划、并购……凡此种种。

当然,我们设置了有效的审计流程,没道理让自己像个十足的傻瓜。然而,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一种非比寻常的程度,相信我们的旗下经理能以高昂的热情履行他们的管家职责。毕竟,他们所做的工作,正是在我们收购前就已经在做的工作。此外,除了一些偶尔的例外,我们的这种信任,相对于频繁的指令、没完没了的检查以及臃肿的官僚体系,更能取得出色的成果。查理和我会尝试着这样去考虑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和经理人的位置对调,我们自己又希望怎样去做呢?

——我们的董事相信,公司未来的CEO将来自于董事会对其已有深入了解的内部候选人。我们的董事也同样相信,未来CEO的年龄应当较为年轻,这样他或她才能在岗位上工作很长的时间。如果公司CEO的在职时间远超过10年,伯克希尔将因此而受惠(很难教会一只新狗玩旧的把戏)。除此之外,他们都不可能在65岁的年龄上退休(你们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吗?)

在伯克希尔的企业收购和大型的,为伯克希尔量身定制的投资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生意伙伴不仅应当很了解伯克希尔的CEO,而且也会很喜欢他们。形成这种的良好的信任感和在两者之间建立起紧密关系需要时间。然而,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它带来的回报将是巨大的。

董事会和我本人现在都相信,当我一旦去世或者退位以后,公司已选定了合适的接替人选。在一些特定的领域里,这个人将会做得比我更加出色。

——投资对伯克希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将由多位专业人士负责打理并需要向CEO报告,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在许多方面需要和伯克希尔的运营及收购计划相协调。然而总的来说,我们的投资经理会有很大的自主权。在这项工作上,我们未来几十年的成果也十分值得期待。Todd Combs和 Ted Weschler已经在伯克希尔的投资团队工作了很多年,在各个方面他们都是一流的。当公司准备一项收购计划并需要旗下经理人给予可行性评估时,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提供特别的帮助。

综上所述,即使哪一天查理和我不在了,伯克希尔也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影响。我们已在各个岗位上配置了适合的人选——我们有好的董事,好的经理人和可被期待的继任者。另外,我们的文化会深深根植于他们之中。我们的系统同样具有自我再造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好和坏的文化都会自我选择它们的栖身之地以让自己永存。那些和我们价值观相同的企业所有者和公司经理人,将会继续被伯克希尔所吸引并把这里当作他们唯一的和永久的家。

——如果我没有向另一群关键的支持者表示致敬,那我就是不可原谅的,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伯克希尔有了今天这样的独特地位——他们就是公司的股东群体。伯克希尔的确具有一个不同于任何其他巨型企业的股东基础。这个事实在去年的股东年会上再一次得到证实,在那次会议上,股东收到了一份代理人提案:

提案:考虑到公司持有的现金已多于它所需要的,同时也考虑到公司绝大多数的股东并非是巴菲特那样级别的亿万富翁,董事会应当考虑进行适当的年度分红。

提出此项提案的的股东一直没有在会议上出现,所以他的提案没有被正式提交。尽管如此,代理投票的结果还是被清点了一下并富有启发性。

不出意外地,A股——由少数股东持有,他们每一个人都持有公司很大一块权益——支持和反对提案的比例为89比1.

引人注目的投票来自于B股股东。他们的数量成千上万——其总数甚至可能有100万之多——其投票支持和反对此项提案的人数比例为47比1,即660,759,855票反对,13,927,026票赞同。

公司董事们的建议是反对此项提案,但我们不想因此而影响股东们的投票。尽管如此,98%股份的持有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给我们股息,而是把它们全部用于利润再投资。”拥有这样一群高度认同我们管理哲学的股东群体——不管大或小——是极其不寻常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有你们做伙伴,我真是一个幸运的家伙。

——沃伦 巴菲特2014年

全部讨论

2022-04-18 19:55

感谢楼主的分享!

2018-11-13 11:14

《穿过迷雾》附录八:伯克希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下)

2018-10-09 21:52

9

2018-08-29 18:16

附录8.下

2018-07-04 23:46

附录八下

2017-09-28 09:26

道指100年内从22340到1百万的年复利3.8%!考虑这个速度是慢慢降下来的,也就是说前50年4-5%,后50年2-3%。根据interest rate gap猜测riskfree rate 应该也从平均1-2%见到0-1%。参考日本  CAGR of the Nikkei 225 total return during the 35.5 years since December 28 1979 is (29462/6569)^(1/35.5) - 1 = 4.32%. Inflation over that period was a mere 40%, which gives us a real CAGR of 3.33%.

2017-09-26 20:32

谢谢。

2017-05-14 16:39

学习

2016-11-17 00:40

提案:考虑到公司持有的现金已多于它所需要的,同时也考虑到公司绝大多数的股东并非是巴菲特那样级别的亿万富翁,董事会应当考虑进行适当的年度分红。
提出此项提案的的股东一直没有在会议上出现,所以他的提案没有被正式提交。尽管如此,代理投票的结果还是被清点了一下并富有启发性。
不出意外地,A股——由少数股东持有,他们每一个人都持有公司很大一块权益——支持和反对提案的比例为89比1.
引人注目的投票来自于B股股东。他们的数量成千上万——其总数甚至可能有100万之多——其投票支持和反对此项提案的人数比例为47比1,即660,759,855票反对,13,927,026票赞同。
公司董事们的建议是反对此项提案,但我们不想因此而影响股东们的投票。尽管如此,98%股份的持有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给我们股息,而是把它们全部用于利润再投资。”拥有这样一群高度认同我们管理哲学的股东群体——不管大或小——是极其不寻常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任老师,才仔细看此文,此文最后几段是不是说反了?
提案是要求分红,支持提案即同意分红,不支持则是不同意分红而用于再投资。
上文中说A股支持和反对提案的比例是89比1,B股支持和反对提案的比例是47比1,所以正常推论是绝大多数支持提案,反对分红。但最后又说98%股份的持有者不同意分红。好像有点矛盾。

是我看错了吗?@renju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