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沃森生物的看法,尽可能客观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5回复:68喜欢:90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创业板上市,2021年2月公司申请港交所上市。

上市后公司致力于成为综合性的生物制药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切入血制品、疫苗流通、药品流通以及单抗领域,打造“疫苗、血液制品、单抗”生物制药产业的战略布局。而在2016年公司战略调整,逐步退出血制品和医药流通领域,又重新聚集到传统的疫苗业务。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

最大股东:云南省投集团持股4.97%

二股东:刘俊辉持股4.89%

李云春:董事长,1962年生,预防医学学士学位。直接持股4826万,占比3.14%。

黄镇:副董事长,1963年生,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属于沃森的核心人物。直接持股1119万。从事病毒和细菌性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近四十年,领导和主持完成了9项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并获得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黄镇先生曾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麻疹组组长、新产品开发研究室组长。




业务

主要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西林瓶型和预灌封型)、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西林瓶型和预灌封型)、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共7个产品(9个品规)。

Hib疫苗和AC结合疫苗上市时间分别是2007和2009年,由于上市时间较早,过了放量期,基本趋于稳定。

ACYW135疫苗和AC多糖疫苗都是2012年上市,放量增速放缓。

23价和百白破疫苗2017年上市,处于快速放量期。

13价2020年初上市,根据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收入16亿,而整个公司2019年的销售收入只有11亿,相当于再造1.5个沃森。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2020年批签255.84万支,市场占比22.95%。该品种的市场规模大概稳定在1100万支上下的概率较大,且四联苗和五联苗对该产品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总体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加剧。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020年批签1578.12万支(720万支销往埃及),销售价格据查证约为3.55元/支,年产值约5600万。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020年批签272.96万支,市场占比24.48%。智飞生物从2019年的75.48万支骤然提高到2020年的606.24万支(单价约146元),智飞在2020年半年报中披露,其预充装ACYW135多糖疫苗已中标22个省级单位;可见智飞预填充剂型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对沃森生物及其他厂商的该品种西林瓶产品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沃森生物该品种目前没有预填充剂型,未来增长难度较大。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2020年批签1213.12万支,销售价格据查证为3.55元/支,年产值约4300万,且受到四联、五联疫苗的挤压,其批签发有略微下降的趋势。

目前13价和23价肺炎疫苗是公司重磅产品,下面介绍下肺炎疫苗现状。

肺炎的主要诱因包括肺炎支/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SP)是肺炎的主要诱因之一,新生儿与老年人负担较重,且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大量合并感染。沃森的重磅产品是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和13价肺炎球菌联合疫苗(PCV13)。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以诱导特异性抗体反应,但由于多糖是非T细胞抗原、免疫原性有限,而多糖与载体蛋白的共价结合可诱导T细胞免疫,同时特异性T细胞促进B 细胞反应。因此PCV(肺炎球菌联合疫苗)相比于PPSV(肺炎球菌多糖疫苗),T细胞与GC诱导(即记忆诱导)可诱导更高、更持久的抗体水平。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是个大品种,但在国内普及率并不高,肺炎对儿童和老人的威胁最大,对于我国庞大的老年人群,目前23价的接种率还是微不足道。现在国内成都所、沃森、康泰和智飞(代理)有23价疫苗,科兴生物刚获批。后续还有兰州所、智飞自研等三期临床中。

目前,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实施为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疫苗的福利民生工程,估计后续会有更多的地区采取这种方式。

沃森23价肺炎疫苗2018-2020年批签量分别是161.55万、357.84万和574.52万,2018年销售收入3.16亿,2019年5.21亿,2020年具体的数据尚不明确。

预计未来两三年,公司的23价疫苗年销售收入大约八九亿。出口部分预测难度较大。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产品已经实现出口,目前还在不断扩大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范围。

我们更看重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这款疫苗是全球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重磅疫苗品种,辉瑞公司2018年该产品全球销售额58.02亿美元。全球市场亦需求巨大,供应存在较大缺口,WHO(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疫苗列为紧急优先使用的疫苗品种。

辉瑞的13价疫苗在国内上市后,批签发量迅速上升,但是仍旧不能弥补国内巨大的供需缺口。沃森生物率先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获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许可的企业,打破了欧美公司对婴幼儿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近20年的垄断局面。2020年4月开始销售,当年收入16亿。康泰生物的13价即将上市,后面还有兰州所、康希诺、成都安特金等临床中。

2020年国内13价肺炎疫苗批签量1089万剂,其中沃森446.61万,辉瑞642.35万。沃森的西林瓶中标价为556元/瓶,预灌封中标价为598元/剂,16亿的收入,推算还有160万剂没有确认收入。2021年1月份批签77万。

仅仅考虑国内,大概2021年做到30亿的销售收入规模。考虑到未来竞争对手,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销售差不多维持在这个水平,甚至还可能会略有下降。至于海外出口这块,我不好预测。公司曾披露:13价肺炎结合疫苗海外注册和出口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与相关国家政府机构开展工作对接。

世界卫生组织曾与沃森生物就13价肺炎球菌疫苗供应做过沟通,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方面在全球尚有1.8亿支/年的供应缺口,不过沃森生物还会继续扩大沃安欣产能,将优先保障国内供应。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的13价在2024年峰值销售达到48亿。)




研发

公司公告的在研产品: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疫苗(2价HPV)、新冠mRNA疫苗

2价HPV于预计2021年下半年上市,2022年形成销售收入。

九价HPV疫苗目前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暂时不用考虑。

目前国内国产的二价供应相对充足,四价和九价供不应求。二价的有万泰和GSK,万泰:价格329元,2020年5月开始销售,当年批签量245.6万。

参考万泰的价格329元,保守假定沃森2022年销售120万支,2023年150万支,那么对应的收入是4.95亿和6.6亿。(有券商推算沃森2价HPV销售峰值能达到24亿)

公司的HPV疫苗获得过盖茨基金会的支持,未来是要向联合国资助的多个低收入国家低价供应充足的HPV疫苗,供应时间至少为60个月。虽然利润会有所降低,但量比较大。稳定和可观的数量也有望使得海外销售值得期待,同时由于不用推广销售因此盈利能力也值得期待。

硬件方面:2019年,在已有疫苗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推进在玉溪产业化基地实施的HPV疫苗产业化项目、疫苗国际制剂中心建设项目。公司HPV疫苗产业化项目按WHO预认证标准和其他通行的国际标准设计建设,目前,产业化生产车间已建成,为公司HPV疫苗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公司未来最大的变量是新冠疫苗

沃森在新冠疫苗方面布局三条技术路线:mRNA、黑猩猩腺病毒载体、重组蛋白。上海泽润的酵母表达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开发新冠病毒疫苗,对重组蛋白路线暂不报希望。

mRNA处于临床二期,黑猩猩腺病毒载体还处于临床前阶段。总体而言,虽然沃森布局三条技术路线,但进度还是比较落后(国内对比:技术路线不一样,简单暴力对比不合适,但呈现的结果是这样的)。

mRNA新冠疫苗(ARcoVax)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由沃森生物负责该疫苗的产业化建设落地。

2020年12月11日,艾博生物创始人兼CEO英博在透露:沃森生物与艾博生物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ARCov)一期临床研究的部分数据已经拿到。ARCov疫苗可以在2-8度的环境下保存超过5个月,对运输和储藏的温度要求远远低于Moderna的mRNA1273以及BioNTech、辉瑞的BNT162b2。(mRNA1273疫苗可在-20度的环境中保存6个月,在2-8度下保存7天。而BNT162b2疫苗对温度要求更高,需要在-70度中才可以保存6个月,在2-8中只能保存24小时,在室温下两小时内就可能会失效。)

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云南省玉溪市疫苗产业园,该mRNA新冠疫苗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2.8亿元人民币,一期产能为每年1.2亿剂。


 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由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周东明教授(实力很强)团队合作研发的新冠腺病毒疫苗。该新冠疫苗基地落户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园,总用地面积6.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预计年生产疫苗达2亿剂/年。

 

至于新冠疫苗未来收入预测,难度很大,还是简单毛估算下吧,假定两块疫苗年供应量是2亿,单价按照目前市场比较低的60元计算,就是120亿。




财务

看上表中的财务指标,七上八下的,巨大的波动,玩的就是心跳,如果长期持有沃森,估计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的。归属利润,尤其是扣非净利润不忍直视,主要是几笔大额收购和业绩对赌造成的,不论怎样,结果摆在面前,公司交出的答卷不及格。

2015年以前收入稳步上升,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影响,收入大幅下滑,到2019年才恢复。

2014年以来,受到研发投入、快速的并购扩张以及山东疫苗事件和河北大安赔付事件的影响,2014-2017年公司出现了较大的亏损,2016年开始公司逐步剥离血制品、流通、单抗等业务,重新聚焦疫苗这个核心业务,2018年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是转让嘉和生物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及主业稳健增长所致,扣非后净利润为1.21亿元。

公司业绩预告:


 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外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成功上市销售,新增销售收入约16亿元;原有疫苗产品销量、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加;

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20年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2.5亿元。

嘉和生物:第三大股东沃森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沃嘉控制嘉和生物14.34%的股份。

未来收入预测

考虑到13价肺炎疫苗2021年开始放量,预计未来几年该疫苗年收入维持在30-35亿。

2价HPV疫苗2022年正式销售,保守按照每年5亿收入计算。

不考虑产品海外出口和新冠疫苗因素,预计2021-2023年的销售收入50亿/年。




负面信息(资本市场上争论比较多的观点)

▼公司缺少实际控制人,股权分散,市值管理缺失。

▼管理层给投资人的感觉是“不靠谱”,历史上多次并购、转让等来回折腾,造成利润大起大落。上市后并购切入血制品、疫苗流通、药品流通以及单抗领域,打造“疫苗、血液制品、单抗”生物制药产业的战略布局。而在2016年公司战略调整,又逐步退出血制品和医药流通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转让润泽股权事件,暂时搁置。相信公司的管理层应该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

▼对于董事长李云春,大家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一直减持股票,有人认为其为了保沃森不退市,出售自己的股权买下暴雷的子公司,还卖股给员工股权激励留人才。

李云春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减持,网上有很多相关文章,有兴趣的应该系统性的梳理下历史,全方位的来看公司管理层,应该会有定论,我不做评价。

▼研发临床推进能力薄弱。新冠疫苗推进速度不尽人意,HPV疫苗推进慢于竞争对手。




总结

管理层不给力,收购-卖出-再收购-再卖出,来回折腾,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造成公司利润连续多年亏损。(只说呈现的结果)

由于存在一些“黑”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并且这次出售股权被广大股东阻止,管理层的名誉受损严重。

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是国内速度最快的,2020年已经贡献16亿收入,2021年估计会翻倍。

2价HPV疫苗已经接到现场检查的通知,今年上市,年底或明年开始贡献收入。

比较看好公司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产品已在15个国家销售,正在25个国家进行认证。23价肺炎已出口,并且不断扩大出口国家和地区范围,13价在做出口准备工作。

产品布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研发推进速度偏慢。mRNA新冠进程不理想。HPV疫苗推进慢于竞争对手。

公司在申请香港上市,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

公司的研发核心人物是黄镇,如果黄镇离开,公司未来的产品大打折扣(当然几率很低,因为联想到高新2019年核心人物离开的风波)。

第一次整理沃森资料,对公司研究不深,欢迎指正。

微信公众号:米斯特阳

写过的疫苗相关文章:《疫苗龙头:智飞生物,业绩继续爆发

 $沃森生物(SZ300142)$   $康泰生物(SZ300601)$   $智飞生物(SZ300122)$   #疫苗股集体暴跌#   #疫苗#  

精彩讨论

细水润物2021-02-23 22:39

凡事说管理层不靠谱的基本全部是人云亦云,不值一看。

爱冒险的鱼2021-02-23 20:55

沃森很典型的理工系管理层,我喜欢

南山村村长2021-02-23 21:28

如果李云春不靠谱,黄镇这种人才怎么会跟着他20年?

红牛咖啡2021-02-23 20:58

沃森生物的收购行为不能说失败,至少嘉和以及润泽都非常成功,最有眼光的风投都未必看这么准,两家公司升值数十亿了

阿尔法_a2021-02-23 20:28

怎么说呢。五年内看市值超越智飞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