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在量子领域的教科研情况简单现状

高校在量子领域的教科研情况简单现状: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量子信息感知与获取、量子时频与时频传递、冷原子物理及其技术、强场零场磁共振技术、光纤激光技术及应用以及空间光通信技术。

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导论以及力学,以及面向硕士的量子光学、量子频标物理以及原子结构与光谱。招生仅招收硕士和博士。

师资方面,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有陈景标教授、郭宏教授等等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以凝聚态物理和量子材料科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中心根据研究方法分为低温及量子输运实验、谱学及高分辨探测实验、自旋及低维磁性实验、AMO实验及精密测量、凝聚态物理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五个研究部分。

目前中心共建有17个独立实验室、1个综合物性测量公共实验室及1个纳米微加工公共实验平台。此外,依托中心还建有北京大学崔琦实验室和全校综合性氦气液化回收车间(北京大学液氦中心)。

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量子网络、量子计算、量子仿真、量子算法、量子通讯复杂性理论、量子运筹学等。

目前已搭建其中包括离子量子计算、金刚石色心量子计算、超导量子计算、光量子网络、原子量子中继等多个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平台及微纳加工超净间。

师资团队方面,教授有姚期智教授、段路明教授、龙桂鲁教授、金奇奂教授、马雄峰教授、孙麓岩教授等等。

培养人才方面,既有本科生课程也有研究生、博士培养方案。本科生课程主要是应用数学、基础物理、计算机相关课程以及量子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

三,南方科技大学

深圳量子科学与信息工程研究院,探索量子信息领域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服务于深圳市在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技术及精密测量、量子材料等领域在技术与产业化等方面的重大需求。

深圳量子研究院院长是俞大鹏院士,俞大鹏院士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的制备与关键材料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创新研究院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为潘建伟院士。

量子创新研究院的战略任务是通过对本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在量子通信方面,构建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体系;在量子计算方面,为最终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突破与一系列量子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并完成一批重要量子精密测量设备的研制。

师资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有潘建伟团队、郭光灿团队以及杜江峰团队。

五,其它,

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下属科研机构的量子光科学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隶属于理学院物理学科的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团队。

浙江大学微纳加工中心、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量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

国防科技大学的量子信息学科交叉中心。

山西大学量子光学实验室。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