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再度遭遇了内外部风险因素的冲击:1)国内地产信用风险显著拖累市场风险偏好;2)7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回落;3)汇率贬值压力,叠加地缘政治扰动,导致外资大幅流出。
站在当前时点,指数经历一段修复之后再度来到低位。在一个市场本身风险偏好较低的阶段,情绪的波动远大于实质的变化。建议坚定信心,理性面对市场的波动:
1、首先,对于国内地产信用风险,一方面其并非初次暴露,而更多是尾部风险的释放。另一方面,近期政策端的呵护也有望逐步落地。7月24日高层会议首提“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8月1日央行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8月3日央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支持“第二支箭”扩容,8月11日证监会召集部分房企和金融机构举行线上会议。后续,政策呵护有望逐步落地。
2、其次,尽管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但3季度经济仍有环比改善的可能性。7月社融超预期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实体需求仍偏弱,另一方面也与6、7月信贷投放节奏的波动有关。而当前来看,制造业PMI已连续2个月边际好转,7月PPI也全线回升、核心CPI回暖指向本轮价格或已见底。后续随着各项托底措施陆续出炉,3季度经济仍有望环比改善。
3、对于外资,近期流出以海外对冲基金为代表的交易性资金为主,属于短线资金的获利了结,不必过于忧虑其持续流出压力。8月7日至11日,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256亿元,其中交易盘流出超176亿元。此前我们就明确指出交易盘“报复性”回流后,后续其流入节奏或逐渐趋缓,对应外资波动加剧。而往后看,随着汇率压力、地缘政治等风险因素逐渐钝化,叠加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后稳增长政策预期提升,本轮外资的流出或正逐渐接近尾声。
因此,尽管近期市场由于内外部风险因素的冲击再度遭遇了调整,在情绪波动主导的多空博弈下,低位更应当坚定信心。与此同时,政策宽松有望逐步落地,建议保持耐心,等待政策驱动下的风险偏好抬升窗口。
后续沿着两条思路配置:1)以中长期的确定性应对短期的不确定,持续关注关注低波红利资产;2)高质量发展下,仍是结构性行情特征,聚焦景气优势的方向,重点关注科技成长及专精特新赛道。
目前整体看,市场已经逐渐接近底部区间,无论是大盘宽基还是小盘成长宽基,投资性价比均已经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位置,建议持续分批建仓。
风险溢价指标(沪深300)
#上证综指创7个月来新低# $上证指数(SH000001)$ $300ETF基金(SH510330)$ $中证1000ETF(SZ15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