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2023年年报简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22喜欢:66

2023 年,长江电力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完成发电量2762.63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0.15 亿千瓦时,增长5.34%;实现利润总额324.13 亿元,同比增加26.47 亿元,增长8.8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2.39 亿元,同比增加35.13 亿元,增长14.81%;每股收益1.1132 元,同比增加0.1435元,增长14.81%。

一、2023年年报简析

1. 来水偏枯,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长江电力2023年看上去利润增速还不错。实际上,公司2023年1月完成对乌东德、白鹤滩两座水电站的收购,2023年为两座电站首次并表。虽然上面的增速是调增后的增速,但乌东德水电站所有12台机组已于2021年6月16日全面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所有16台机组于2022年12月20日才全面投产发电,2022年白鹤滩尚未全部投产,2022年的业绩基准本来就低。

如果不算白鹤滩,其余5座电站2023年发电量其实是同比下降1.47%。本来2022年就来水偏少、发电量低,不想2023年更低。

2023年来水怎么样呢?长江上游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1029.0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5.46%;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3428.46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0.71%。而三峡2003~2021年十多年的平均入库流量是3744亿立方米。

看下图,2022、2023年来水确实都很差,远比不上2020和2021年。好在目前来看,2024年来水有所改善,连续两年枯水后,2024年有望回归正常。

不过,微光其实倒是不太关心具体某一年的来水多少,只有多年的平均来水能维持基本稳定就行。今年收成少一点,明年多一点,只要地没盐碱化,又有什么要紧呢?反倒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投资机会。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业绩下,长电的股价依然很稳健。

公司对2024年的预期是:「2024 年,在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不低于1300 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来水总量不低于4900 亿立方米,且年内来水分布有利于发电的情况下,公司六座梯级电站力争实现年发电量3074亿千瓦时。」

如果再翻回去看公司2022年年报,当时对2023年的预期是:「2023年,在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不低于1,360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来水总量不低于5,000亿立方米,且年内来水分布有利于发电的情况下,公司年度发电计划为3,064亿千瓦时。」

可见公司对来水的预期也是靠蒙,我们就更不用操心去预计了,实际情况只有天知道。

好消息是,对比两年的业绩预期,在所需来水降低的情况下,预期发电量还有所提升,表明公司根据2023年的实际发电情况,通过六库联调对发电量更有把握了。当然写的这个来水量条件其实不太合理,比如三峡来水4900亿立方米的条件,远高于近十多年平均值3744亿立方米。管理层给业绩预期留的退路也太宽了,只要发电量不及预期都可以归为来水不足。

近几年来,公司的主要发电量数据如下。参考历年的平均发电时长,微光对长电正常来水年份的发电量预期是3000~3300亿千瓦时,比2023年高10%~20%左右。

2. 分红比率73.66%,当前股息率约3.3%

公司本年度每10股派息8.2元,分红总额200.64亿,占归母净利润272.39亿的73.66%,高于公司承诺最低70%,但低于去年分红比例94.29%。

2022年分红率高,是由于涉及乌白收购,公司对过渡期的利润进行了全部分红。且分红只给老股东和定增对象分,不给原云川公司的大股东分,避免牵扯不清。

2023年负债率增加后还债支出增加,分红比例回至最低承诺的正常水平,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相比当前股价,光看股息率没有什么吸引力。

3. 水库调度取得突破,六库联调效果显著

公司对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调控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全年实现零弃水损失电量,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再创历史新高。三峡水库汛前消落目标水位首次提高至150 米,梯级电站全年节水增发电量121.3 亿千瓦时。乌东德水库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975 米,梯级水库首次实现按期蓄满

每年汛期之前,三峡水库需逐渐将水位从175米逐渐消退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三峡汛前消落水位150米,还是首次。这与六库联调起作用有关,当然也与2023年来水较少,能确保汛期防洪安全有关。根据三峡水库历史统计数据平均值,汛期(6月10号~9月10号)库水位抬高1米,三峡电站增发电量5亿千瓦时左右

水库特征水位示意图如下(数据以三峡为例):

三峡、溪洛渡水库特征水位如下:

长江电力沿途六座梯级水库,六库总调节库容为370亿立方米。但三峡水库的调节库容(又称兴利库容)是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至枯期消落水位155米算的,只算了165亿立方米;如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高度同死水位),之间的防洪库容是221.5亿立方米。六库死水位以上的实际正常蓄水库容,是426亿立方米。

水电站的发电功率,与水流量、水头、水轮机及发电机效率有关。水轮机效率约为0.89~0.93,发电机的效率为0.95~0.97,可以算出:100米高的水头,大约4.2立方米水可发一度电。三峡的平均发电耗水率大约就是4.2立方米每度。乌东德、白鹤滩的水头更高,发电耗水率更低。

于是,根据蓄水量,可以大致估算出蓄能量。由于六库联调,假设不考虑弃水,理论上乌东德水库的每一滴水,可以依次进过六座电站发六次点,其他水库往下依此类推。六座水库的蓄能量大致估算结果如下。

2023年10月18日,长江电力发布公告:公司所属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库预计 10 月 20 日完成 2023 年度蓄水任务,总可用水量(指水库死水位之上的水量)达 410 亿立方米,蓄能 338 亿千瓦时。经测算,梯级水库可用水量同比增加超 160 亿立方米,蓄能增加超 90 亿千瓦时。

4. 收购乌白后,负债率、利息费用、折旧增加

2023年1月收购乌白后,公司总资产增加至5719亿。其中负债3596亿,资产负债率约63%;有息负债3169亿,有息负债率55%。

利息费用127亿,平均利率大约为4%。在当前利率下行趋势下,未来有望通过债务置换降低财务费用。

折旧方面,由2022年的112亿,增加至2023年的193亿。当期折旧约占固定资产原值的3.16%,约占固定资产现值的4.33%。折旧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为58%。这193亿的折旧,当期实际现金支出很少,可以用来投资或还债。

需要注意的是,折旧虽然没有现金支出,但确是实实在在的成本。不能只是因为已经提前付过钱,就认为变成免费了。只不过由于水电的实际使用年限远大于折旧年限,可以给折旧打个折扣。

比如三峡大坝、向家坝大坝和溪洛渡大坝的折旧年限均为45年,葛洲坝大坝为50年。根据大坝设计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出具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大坝使用年限分析报告》,通过正常的管理维修与定期检查,大坝可满足设计基准期100年。大坝折旧年限远低于实际使用年限,折旧虽是成本,但折旧过多有隐藏利润,微光认为大致可以按打五折考虑。

5.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上升,上网电价增加

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提升,占上网电量比例由2022年的7.6%增加至2023年的37.8%。主要与乌、白送电区域主要为两广、江浙地区,市场化电量占比较高有关。2022年按六库数据,市场化电量占比也有33.9%。

同时,上网电价也有所提升。

含税上网电价,由2022年的0.26972元/千瓦时,增加至2023年的0.28128元/千瓦时,增幅4.29%。

不含税营收电价,由2022年的0.23602元/千瓦时,增加至2023年的0.25109元/千瓦时增幅6.38%

平均增值税率,由2022年的14.28%降低至2023年的12%。

6. 葛洲坝增容47.5万千瓦,但未计入装机容量

公司2022年和2023年年报公布的装机容量,都是7169.5万千瓦。

实际上,2021年10月起,公司开始将葛洲坝电站19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的机组改造成15万千瓦的机组,改造完成后总容量由273.5万千瓦增加至321万千瓦。

2022年年报显示:葛洲坝19台12.5万千瓦机组改造增容胜利收官。

2023年年报显示:历经十余年努力,公司圆满完成葛洲坝电站全部机组增容改造任务。

不知是什么原因,葛洲坝增容的47.5万千瓦装机容量,并未体现在公司的总装机容量中。如果加上,国内总装机容量应该是7217万千瓦

不过容量较小,计不计入影响都不大,不用管他。

7. 新增投资额及投资收益与2022年相当

投资方面,2023年新增对外投资33亿,与2022年的35亿相当,远低于2019~2021年的130~350亿规模。

2023年投资类资产合计782亿,绝大部分为长期股权投资,以主业电力产业链为主。投资收益47.5亿,与2022年相当。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4.7%,比例不小。

未来水电装机容量没什么增长空间了,水电本身的业绩提升主要靠折旧较少、市场化电量可能的电价提升、现有装机容量的改造升级实现,增长不会太大。投资是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引擎。

2024年公司计划投资313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6亿,股权投资67亿。重点聚焦流域联合调度、“水风光储”、大水电产业链等。其他电力的业务模式比不上水电,但也没办法。“水风光储”一体化,能降低风光电力的不稳定性,不知未来政策方面是否能对综合上网电价有倾斜,待观察。

其中已开始投资的甘肃张掖、重庆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每个项目均预算八九十亿,目前工程进度都在5%以内。微光之前在《抽水蓄能是不是门亏本生意?》中分析过,抽水蓄能虽然赶不上水电,但从目前政策看,至少应该不会亏本。

8. 其他收益有所增长

除主营业务境内水电以外,其他行业营收88亿,同比增长21%,占营收比例11%。虽然毛利率只有33%,远低于境内水电的61%,但增长总是好事。

其他业务中,长电国际业务贡献净利润14.5亿,比去年8.27亿有大幅增加,秘鲁公司2023年收购了两个公司,使得业绩增加。

9. 财务简表

其他相关数据,财务简表如下,就不一一分析了。

二、未来预期与估值

1. 业绩预估

当前长电25.48元/股的股价,6235亿市值,相比272.39亿的归母净利润,市盈率将近23倍。对一个低增长的共用事业来说,看上去似乎太高了。

但如果不受来水偏枯影响,实际上没有那么贵。

微光对正常来水年份的业绩预期,还是维持跟原来差不多,根据最新年报对相关数据适当微调一下:

国内7169.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按历史平均发电时长数据,正常来水年份发电量估计在3000~3300亿千瓦时左右,如果保守一点取3000亿千瓦时,确定性比较高。

含税上网电价按0.28元/千瓦时,增值税率12%,不含税上网电价0.25元/千瓦时,境内水电收入750亿。其他行业营收按90亿,合计营收840亿。

营业成本参考2023及2024Q1取325亿(其中折旧约190亿),税金及附加17亿,销售、管理、研发费用25亿,财务费用按2024Q1的4倍为114亿,投资收益取40亿,税前利润399亿。未来折旧和财务费用,其实还有逐渐下行趋势,当安全边际。

固定资产4400亿,按4.3%的折旧比例,每年折旧190亿,这部分成本现金流支出很小。114亿的财务费用,相比3100亿有息负债,平均年利率3.68%。

按平均所得税率14%,所得税费用56亿,净利润343亿,按2.6%的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归母净利润334亿

当前6235亿的市值,对应PE为约19倍。

如果把折旧190亿打个五折,则自由现金流为334+95=429亿,当前6235亿的市值,对应PE约15倍。

2. 估值

长电的主要特点是稳健,比较适合当现金储罐,在有一定收益的同时也可等待更好的机会,微光认为胜过沪深300。其实如果降低预期收益,长期来看也还不错,稳稳的幸福挺好。

长电的主要的缺点,是在正常来水年份基准下,未来增长的空间不大了。

当然,也有一些看点,比如:(1)债务置换降低财务费用;(2)投资收益的增长;(3)市场化电量的增加和电量的增长,电价上浮1分钱,营收增长4%;(4)折旧到期成本降低,水轮机、发电机的折旧年限均为18年,三峡水电站2003年起陆续投产发电,2021年起陆续有折旧到期;(5)现有电站的升级扩容;(6)水风光储一体化;(7)国际业务的增长;等等。可以带来缓慢的业绩增速。

(1)3~5年视角

3~5年来看,按《不同利润增速下买入市盈率与预期收益率关系表》中的估值方法,429亿的自由现金流,3%左右较低的年化业绩增速,在10%的预期收益率下,微光给估值市盈率约9.7倍,买入股价17元/股。

考虑到长电至少有稳定3%~4%的股息率,等效于预期收益率可降至6.5%(《分红算不算利润增长之外的额外收益呢?》),估值市盈率取10.7倍,买入股价18.7元/股。

(2)长期视角

在《一文搞懂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中,微光分析过投资者长期投资时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长期来看,从投资者视角,投资收益率为:

完全不分红的公司,投资收益率将趋于利润增长率,也趋于净资产收益率ROE。100%分红的公司,投资收益率将趋于市盈率PE的倒数,也趋于平均股息率,当市净率PB等于1时还趋于净资产收益率。分红占一定比例的公司,介于二者之间,具体见上面的公式。以上的前提条件是:ROE稳定、盈利能力稳定。

长电的ROE,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平均约15%左右。逢电站收购,由于增加了负债率和财务杠杆,ROE会提升一个台阶,比如2016年收购溪、向后ROE增加至18.9%,随后逐渐回落至2021年的14.9%,2022年降至11.6%。

2023年收购乌、白后,净资产收益率增加至14%,看上去比以前低不少。其中与2022、2023年两年业绩都受来水影响也有一定关系。2023年末净资产2123亿,如果按正常年份归母净利润334亿,则净资产收益率为15.7%。当然比不上2016年,因为装机容量的增长没有2016年接近翻倍那么显著。

公司利润和折旧现金流的分配,一是分红,二是还债,三是投资。实际上,在利率不高的情况下,还债对投资者来说是最差的选择(详见《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研究(中)》);投资则取决于投资回报率。

正常来水条件下预估归母净利润334亿,假设分红比例为70%,折旧打个五折,自由现金流比利润增加95/334=28%,实际分红相对自由现金流比例为70%/128%=55%。分红剩下的钱,用来投资和还债,但其ROE比公司常规水电可能要低一些,假设为10%。

那么,可得当PE为10倍时,预期投资收益率约为10%:(1-55%)×10%+55%/10=10%。

429亿自由现金流,10倍PE对应市值4290亿,买入股价4290/244.68=17.5元/股。与3~5年视角的估值相差不大。

至于10%的收益能否满足大家的要求,要看每个人的机会成本和收益预期。

股息率高的公司很多,比长电高的也不少,但比长电看得远的不多。不出意外的话,可以预期 10年、20年、50年后长电大概率还在,并且业绩会持续向好。50年后,长电的固定资产基本都折旧完了,资产负债表上将主要变为投资资产,但目前水电产生的现金流、利润都还在,主业不需要什么表内资产就可产生大量利润,外加大量的投资收益。

由于长电的确定性高、自由现金流稳定、生意模式好,股价大幅回落的机会一般也不多。微光愿意再给些溢价,将买入价格适当上浮,大约取20元/股,但要看市场先生给不给机会。如果在现在业绩较差时都没机会,等后续业绩回归正常,可能就更难了。

附录

▍附A:相关单位转换

最后,由于电力行业的数据值都比较大,单位也非常多,看的时候容易被绕晕,附上常用单位及其转换关系作为参考。

功率:

1万千瓦=10MW=10^4kW=10^7W

1百万千瓦=10亿瓦=100万千瓦=1GW=1000MW=10^6kW=10^9W

1亿千瓦=1万万千瓦=10000万千瓦=100GW=10^5MW=10^8kW=10^11W

1万亿千瓦=10^4亿千瓦=10^12千瓦 =1000TW=10^6GW=10^9MW=10^12kW=10^15W

电量:

1千瓦时=1度电=1kWh =1000Wh

1万千瓦时=10MWh=10^4kWh=10^7Wh

1亿千瓦时=1万万千瓦时=10^4万千瓦时=10^8千瓦时=0.1TWh=100GWh =10^5MWh=10^8kWh =10^11Wh

1万亿千瓦时=10000亿千瓦时=10^12千瓦时=1000TWh=10^6GWh=10^9MWh=10^12kWh =10^15Wh

中国人习惯用万(10k,4)、亿(100M=0.1G,8)、万亿(1T,12),是逢4位进;外国人用k(千,3)、M(兆,6)、G(吉,9)、T(太,12),是逢3位进。

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如果全年8760小时满发,对应0.876亿千瓦时。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数量级,是数十亿千瓦,火电是十亿千瓦级,水电、风电、光伏是数亿千瓦,核电是数千万千瓦。

我国的发电量的数量级,是数万亿千瓦时,火电、水电是数万亿千瓦时,风电、核电是数千亿千瓦时至万亿千瓦时。

▍附B:延伸阅读

《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研究(上)》

《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研究(中)》

《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研究(下)》

长江电力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简析》

《抽水蓄能是不是门亏本生意?》

《补充:抽水蓄能是不是门亏本生意?》

─── ★ ───

声明:本人所发文章均仅用于记录个人学习思考,不用于任何投资建议。

$长江电力(SH600900)$

精彩讨论

微光探索05-16 08:55

谢谢Nelson

全部讨论

05-15 12:40

如此预期,很难如愿成为股东,除非遇到股灾

非常好的文章,理,据,逻辑,思路都值得学习。

05-15 15:38

好文!但是估值给太低了。24以下很难买到

微光出品,必是精品

讨论已被 微光探索 删除

我前段时间24.5加的仓已经觉得烧高香了,你这

05-16 10:05

秒杀券商研报,强

05-16 09:59

05-16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