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冒出好多业绩比去年抱团股更好的板块,机构怎么可能不去,谁先去谁就是赢家,去年底布局银行和化工的经理早淡定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了。
截至2点左右,上涨家数3500只左右,下跌的仅500家。但是有没有人发现自己的自选全绿的?
过去一年时间,行情都是围绕着那三四百只股票,基金和大部分散户都将这这几百只股票作为核心自选股,其他大部分股都踢出了自选。
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由于全球疫情和货币宽松,资金都集中炒作疫情相关行业,还有白酒和食品类股票,白酒食品这些行业特点是现金流充沛,比如茅台涨到50倍市盈率,看起来很高,但是它的利润全部是自由现金流,你买了茅台就可以稳定且确定的获得这2%的现金流,所以它就有理由获得这样的估值。
在货币宽松的环境下,利率下行,市场就会认同炒作这些现金流充沛的行业,低利率,炒作现金流稳定的行业,这是其估值提升比较合理的逻辑。
但现在呢,第一全球都在接种疫苗,疫情有很大概率得到全面控制。第二,全球货币宽松造成的经济过热,这个过程就会发生收水,就国内来看,最简单的余额宝利率在这半年里是缓慢上升的,从1.8涨到现在2.4左右。所以消费类估值继续提高的宏观逻辑是不够的,加上那么多基金和散户的炒作,可以说潜在的卖家要远多于潜在的买家。
市场挺奇怪的,就过了一个年,一周时间停市,完全倒过来了。似乎没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年前赛道股、抱团股什么的还吊打95%的股票,结果过年后倒过来了。如果把一周时间拿掉不看,相当于第二天直接反转,挺奇怪的。
A股机构喜欢跟美股,你看美股机构都放弃龙头股,因为已经被市场充分定价了,近期也没啥利益可图,自然去其它版块挖掘价值或者干脆就是炒非龙头了,国内机构看到确实是这样了阿,才开始行动,疫情总会过去,经济复苏货币政策相应会有所收紧,极高估值龙头股再怎么抱也是抱不住的,短期涨幅太大,没有只涨不跌的票,基金报团推得快跌起来更快,到时候一暴跌,这波跟风买基的,大量赎回,不引起踩踏才怪,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