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告诉那种东西永不饱和
公司的产品结构方面,2021年四季度公司仍然实现了58.16亿的净利润,明显好于华星光电的情况,因为IT面板降价并没有电视面板那么疯狂。京东方IT面板产线最典型的就是重庆的8.5代线,2021年的净利润真的是太过惊艳。净利润近105亿,要知道这条产线当初投资预算为328亿,这种净利润水平能保持,三年多一点就收回投资成本了。之前还以为京东方的8.5代线转IT产品转得差不多了,但数据似乎并不能证明这个观点。IT面板占主流的重庆京东方光电2021年下半年净利润明显高于上半年,这符合IT面板的价格走势。而福州和北京的8.5代线下半年的净利润只有上半年的一半,这和合肥10.5代线的盈利走势相当,说明这两条线仍然有不少的TV面板产能。未来随着大视大屏化的发展,TV面板进一步向10.5代线聚集,京东方非TV面板产能或将进一步增加。重庆8.5代线赚钱能力如此强悍,难怪隔壁李冬瓜坐不住了,2021年又增加两条产线。京东方的8.5代线要转IT面板就没有VA面板产线那么麻烦的。另外随着京东方显示品牌的发布,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也会逐渐释放一些产线的盈利能力。(这个过程有待观察)
所以从现金流的角度看,即便是面板价格持续维持在低谷,凭借其强大的现金流,京东方完成可预见的最后一条产线的建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同时随着其货币资金的充裕,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股东利润的提升也是可以期待的。当前2000亿不么的市值,四年左右的现金流就能够覆盖的市值,我还没有发现有几家比这还便宜了。$$TCL科技(SZ000100)$ $维信诺(SZ002387)$
其实这就是重资产制造业的通病,尤其是那种“有一些科技含量但又不是真正核心高科技”的,还要不断研发,持续上新的生产线,新工艺。结果就是公司可能越做越大,但始终不能真正创造价值。
包括大多数汽车股,也有这毛病。
京东方未来的问题是要找到面板的新出路。面板为什么掉价?因为已经饱和了。电视、手机、笔记本,基本都饱和了,未来的市场不是增长而是更换。那么电视、手机、笔电饱和的情况下,为什么芯片却仍然供不应求?因为芯片并没有被饱和的产品捆绑,有太多的使用场景了。所以京东方也是一样,一定要想明白一点:人类不是不需要面板了,而是不再需要电视了。视觉是人类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如果京东方把自己的命运和电视、手机、笔电等少数几种产品捆在一起,迟早饱和见顶。如果京东方自己的命运和人类视觉信息获取绑在一起,则有无尽的生命力。京东方一定要跳出自己目前的位置,去看到更多可能的应用,自己牵头创造超级物种,才有无穷无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