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在上一回“充电桩行业分析与投资策略”中提到选中万马股份的原因是其拥有上游电缆
进一步万马股份主营业务如下图分为3块:
线缆新智造、高分子新材料、充电桩。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形成一个以高压化电缆为主轴的业务链。
市场总会惯性地判断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传统行业。当房地产为主线的时候,线缆行业处于低端竞争的状态,但是当能源革新,线缆行业整体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低端产会逐步退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作为专缆、特缆方面,万马已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此外,还有一点,2020 公司原控股股东智能科技集团、原实际控制人张德生及其一致行动人陆珍玉将其持有的公司 258,975,823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5.01%)转让给海控集团,转让完成后,海控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原实际控制人张德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公司 11.53%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在工业线材领域,国有体制做为采购的主体。我认为国有控股的公司,并掌握一定专利技术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订单。
万马股份的研发效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从其发明专利,无形资产,研发人员人数还有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比例都可看出其长期稳定的研发风格。相比青岛的特种线缆公司海缆股份还是也向下扩张业务的通达股份。万马的优势十分明显。因为怕麻烦,就不将数据一一对比了。
研发有优势,剩下就是是产能的布局了。
万马股份2015年募投年产 56,000 吨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于2018年投产。截至21年底高分子总产能已达到50.22 万吨。
此外万马股份于 2022 年 5 月 底发布《关于与万华化学共同投资万马万华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的公告》,拟与万华化学共同投资建设“万马万华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建设环保线缆高分子材料总产能 60 万吨/年。此项目可以理解为万华出地出上游原材料,在生产工艺上实现无缝衔接。通过管道将万华化学生产的基础原料输送至合资公司生产线,从而节约成本。实施后增加万马权益产能36万吨。
I-ChargeNet 智能充电网络建设项目进展存在优化的结果,其20-21年仅项目进展6%的完成度,但是收入有28%的增速.22年半年报中,项目完成率已完成93.07%
对产能大致有了了解我们可以加下来分析万马的产销情况。
我们看到电力产品随着去库存再增加库存的周期里,产品的单价仍保持了上涨。通讯产品则是库存增加的同时单价出现下滑。高分子产品库存处于低位同时单价出现上涨。根据产销情况,我们得到未来两年以下假设的产销参数:
电力产品销售量与单价:8.5%,5.4%
通讯产品销售量与单价:10.1%,-10.9%
高分子材料销售量与单价:17.9%,17.8%
充电桩运营我们假设电费单价不变,23年年底I-ChargeNet 完全投入使用。
通过假设得到未来两年的销售收入预测:
通过行业数据我们得到未来两年的目标价,17.81与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