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毛利率比肩茅台的业务一年利润20亿,突然消失了!原因在这里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9

1. 引言

三安光电最赚钱的业务,不看年报估计没几个人会相信,居然是卖材料、废料!

不仅毛利率最高达98%,2011-2017年,这块的利润占扣非利润的约30%,2018占比飙升到50%。

更夸张的是:2019年扣非利润才6.9亿,材料与废料销售毛利润14.4亿;2020年扣非利润2.9亿,材料与废料销售毛利润21.16亿元!

以至于媒体惊呼,三安光电最赚钱的业务竟然是卖废料!上交所为此还专门下发问询函,要求三安光电予以说明。

不过,这个最赚钱的业务,到了2021年,突然从毛利率90%以上,变成了1.88%,2022年2.66%,2023年6.92%。要知道,2023年三安光电材料、废料销售收入高达36.83亿,如果有仍有90%的毛利率,就是30多亿元的利润!

初看到2021年报数据时,确实挺奇怪,三安光电到底在干什么?网上搜了个遍,除了某球上有投资者提出过这个疑问(没人答复),没找到任何答案或讨论。

直到参考2022年报新增的一个栏目,大致猜出了原因;等公布2023年报,彻底印证了该猜想。

2. 三安光电的前世今生

三安光电母公司全称是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4日,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由林秀成、林志强父子共同持股。

当时有一家上市公司,湖北天颐科技,因为连续三年经营亏损,于2007年被终止上市,并进行破产重整。三安集团通过司法竞拍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将三安集团的资产注入天颐科技,也就当时的S*ST天颐。

2008年6月25日,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也于2008年7月14日变更为ST三安,代码仍为600703。

由于注入了优质资产,2008年公司利润为正,不再符合ST的标准。从2009年1月23日起,股票名称变更为三安光电,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三安光电成立至今,虽然LED行业经历了三轮大的周期,产品不断带更新换代,公司主营业务led一直没有变化,并逐步成长为led上游芯片的全球龙头,只不过最近几年涉足了射频和碳化硅等更多领域,占比依旧较小。

从这一点来看,林氏父子确实是把精力放在公司经营上,有能力、有魄力。

3. 利润率最高的业务,堪比茅台

LED行业分上中下游,上游芯片是利润最高、弹性最大的一块儿。按说三光电的主要利润应该来自于卖芯片,然而当我们看2020年之前的年报,利润率最高的业务板块是卖材料、废料,并且占扣非利润的比例逐年升高。

来看自上市以来的数据:

2008年,营收2.13亿,营业利润0.62亿,归属于上市股东利润0.52亿,归属上市股东扣非利润0.48亿,,其中材料销售收入0.059亿,利润率97.7%

2009年,营收4.7亿,营业利润2.04亿,归属于上市股东利润1.8亿,归属上市股东扣非利润1.25亿,其中材料销售收入0.11亿,利润率86.43%

2010年,营业收入8.63亿,营业利润5.45亿,归属上市股东利润4.19亿,归属上市股东扣非利润2.39亿,其中材料销售收入0.46亿,利润率96.29%

2011年,营收17.5亿,营业利润5.22亿,归属上市公司利润9.36亿,归属上市股东扣非利润亿4.62,其中材料销售收入1.19亿,利润率97.95%

注:本年度有大量非经常性损益;材料收入首次过亿。

2012年,营业收入33.63亿,利润8.10亿,扣非利润5.49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2.36亿,利润率99.62%

注:从本年度起,年报不再罗列营业利润、归属上市公司利润,这里的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利润,下同。

主营业务中把材料销售变更为材料、废料销售。

2013年,营业收入37.3亿,利润10.4亿,扣非利润7.6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3亿,利润率88.16%

2014年,营业收入45.8亿,利润14.6亿,扣非利润11.2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2.98亿,利润率97.13%

2015年,营业收入48.6亿,利润16.9亿,扣非利润14.2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3.35亿,利润率95.8%

2016年,营业收入62.7亿,利润21.7亿,扣非利润17.4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5.93亿,利润率89.19%

2017年,营业收入83.9亿,利润31.6亿,扣非利润26.5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9.95亿,利润率75.53%

2018年,营业收入83.6亿,利润28.3亿,扣非利润22.5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14.2亿,利润率81.68%

2019年,营业收入74.6亿,利润12.98亿,扣非利润6.9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16.16亿,利润率89.86%

2020年,营业收入84.5亿,利润10.2亿,扣非利润2.9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23.1亿,利润率92.11%

从2021年,材料、废料利润率发了大变化

2021年,营业收入125.7亿,利润13.1亿,扣非利润5.2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26.4亿,利润率1.88%

2022年,营业收入132.2亿,利润6.85亿,扣非利润-3.1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32.16亿,利润率2.66%

2023年,营业收入140.5亿,利润3.67亿,扣非利润-10.88亿,其中材料、废料销售收入36.83亿,利润率6.92%

4. 高毛利率消失

三条线索相互印证,揭示了原因:

2021年报,材料、废料销售收入额依旧大幅增加,只是毛利率突然降到1.88%,翻遍整个年报,并未作出明确说明。

问题出在哪里?作为上市公司,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利润藏起来,通过更多信息,一定能找到原因。

线索1

先看2019年5月28日的一份公告(见下图)。

在这份公告的第13条中,三安光电回复了上交所关于“材料、废料销售毛利率奇高的问题”。

三安光电称:

贵金属包括黄金、铂及其他贵金属材料,其中黄金和铂占贵金属总采购量超过90%......目前行业工艺技术是通过蒸镀、溅镀等方式将贵金属覆盖到整个外延片的方式实现对电极表面的覆盖(电极面积通常仅占整个外延面积的2%-8%),因此除覆盖到外延片电极部分的贵金属外,其余覆盖的贵金属大都作为废料回收

由于电极制造工艺过程对杂质含量控制要求比较高,电极制作所需贵金属材料一般要求纯度在99.999%以上......公司从产线上回收的贵金属废料与无法再重新用于芯片电极制作,需专业机构回收处理。回收过程中仅需要少量的成本,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与主营业务有密切的相关性和必要性。

公司贵金属废料实现销售时,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直接确认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对生产芯片过程中所耗用的贵金属,与芯片生产直接相关,其相关耗费计入芯片的生产成本。 对回收的贵金属废料,因其回收时点上的价值无法准确的计量,无法通过暂估价值确认存货,因此贵金属废料销售没有对应的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上述公告内容,废料成本仅考虑从生产线回收产生的费用,当初采购它们的费用已经计入芯片生产过程,而回收成本很低,自然造成毛利率奇高。

为什么到了2021年,材料和废料销售的毛利率突然变成了1.88%呢?

线索2

还是看本年度的年报,提到了会计政策的变更。

线索3

从2022年起,年报在主要会计数据表中增加了一个栏目: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并列举了2020-2022年数据。对于这三年材料、废料销售收入,和扣除金额基本一致,比如2020年扣除约25亿,当年材料与废料收入23.1亿元;2021年扣除29亿,当年材料与废料收入26.4亿元;2022年扣除34亿,当年材料与废料收入32.16亿。

通过上述三条线索,可以确定:

三安光电在编制年报时,对于贵金属,2021年起,改变了会计准则,把原材计入芯片制造成本的部分,算做销售废料的成本,对总利润没有影响。

全部讨论

05-07 15:47

三安光电这么一搞是好是坏,看不懂

你才明白呀,不过你不是专门研究三安的,能看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05-07 15:25

我没看明白的是这部分的利润还是突然就没了啊,

有道理噢,不过这玩意说明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