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太美好了!事实呢?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投资框架和逻辑基本是国内机构抱团跟随美国估值体系的节奏,无论是消费医药的“漂亮50”还是后来的新能源,大多都是跟着美股的节奏来的。
我一直说中国牛市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也不同。我们的央企打压到这个估值,绝对不是正常的,而很多硬核高科技公司,市值长期在50亿以下。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应该让这些极低估值恢复到正常估值,起码恢复正常的融资功能。
市盈率当自信
三十岁的A股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学会独立思考。A股市场应该有独立的性格,最好是和国家发展阶段和特征相结合,而不是交易制度上的独特。A股的估值应该自成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比较好的市场。
现在很多人讲A股美股化、港股化,要对标成熟市场,其实是不合理的。A股要有自己的一套估值体系,不用老看它人脸色。
A股市场是我们的企业和管理体系,也是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它就应该具备社会主义特色,这样的定位才是成立的。
刚刚30岁的A股应该是充满朝气,元气满满而活力四射。尽管他还不太成熟,甚至有一些毛病,但这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能套用国外的估值方式去看待A股。正如我们如何看待一个30岁的年轻人和一个100岁的老人一样。
A股的自信在于估值自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股市发展质量和速度却在望老龄化的美股项背,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为了夺回A股的话语权,将金融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中国资本市场成功需要建立自身的估值体系,而不是跟随和沿用美国市场的估值体系,原因是我们的市场空间更广、想象空间更大,发展速度更快。
A股的土壤和结构的有特殊性,其年轻化和散户化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要特征。要充分认识到上亿散户是中国股市最大的宝贵财富,是他们给中国股市提供了天量资金和海量的流动性。
好公司理应给予高估值,高成长性理应给予高估值。要允许市场有泡沫,泡沫是市场的天然组成部分。要允许有投机,投机是市场天然的组成部分。
流动性溢价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构成。散户的投资习惯和思维方式理应得到尊重而不是打压。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与允许散户投资(机)并行不悖,这是市场生态的有机组成。
高估值与高成长性
中国股市行稳致远需要自己的估值体系。市场运行依赖信息就会受制于信息,要建立一个全市场估值比较体系。有估值体系市场运行才有依据,估值体系是市场中枢;市场运行有依据,中枢实才能稳,市场自然有韧性和活力。
对于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要有足够的包容,在估值上应该超越传统估值上限,甚至不设限,让市场自由博弈。股市的作用是发挥其融资功能,给创新型企业更高的估值,让高科技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同时吸收世界的资本。
研究美股、学习美股、借鉴美股,但绝不照搬美股。无需赘言,美国资本市场是好市场的典范,其基础是华尔街是全球金融中心,硅谷是全球的科创中心,两个中心通过资本纽带连通。
美股比较成功,在于给予了科技股比较高的市盈率,大力支持了美国科技公司的弯道超车,真正体现了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富再分配的强大功能。
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发展速度是美国的两倍,理应有更高的估值。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概股大量出走是制度的缺憾,很多的代表新经济企业创造出来的财富都被外国投资者分享,实属无奈。未来我们的估值体系应该包括各种特殊的股权和融资等制度安排。
A股应当有更大的理想,成为全球创新企业的聚集地,成为中国创造的孵化器、助推器,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光大之地。
A股发展成功的社会主义特色应当体现为市盈率自信。市盈率自信则是建立在好机制和好公司的基础上。好机制遴选出好公司,好公司创造高回报并由此建立起良性的资本市场生态。
处于青年时期的A股,高市盈率、高成长才是主旋律。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优势建立自己的估值体系,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也是做大做强的唯一路径。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监管思路的重大变化,这意味着中国股市新时代的开始——它是投资春天到来的信号。
A股最终使命是成为全球最好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人投资与财富增值的场所,成就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头羊。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低估值基金的春天来了?# #中字头股票全线暴动,新的热点已经出现?# #高成长# $中国交建(SH601800)$ $中国联通(SH600050)$ $中国铁建(SH6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