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再批复的4.025%年金,不识风险,不懂年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4

2019年年初,有某公司的年金险,以预定利率4.025%申报,但被银保监会拒绝,此后,国内再也没有预定4.025%的产品上市。

为什么不再批复?

因为利率风险太高了。要保护保险公司稳健一些。

有人说,不对啊,某公司年金险是下半年开始销售的啊!!

我就劝您好好看看产品说明书,并做做产品现金价值 增长测算。因为,您被忽悠的可能性很大。

小知识:怎么大概计算预定利率?

以互信一生年金险为例,此产品按4.025%预定利率报备,如要期交5年,到交完年度后过一段年限后,比如用第12年的现金价值,除上第11年的现金价值,差不多刚好等于4.02%。

说明这个产品,每年复利增长4.02%。

其它产品原理相同,不如自己计算一下吧~~

01年金4.025%复利,风险高?

1. 保监会为什么不再审批4.025%

真的吗?

真的......

为什么不再批复?

因为利率风险太高。

有人说才4.025%的预定利率为什么风险还高呢?

银行代理的理财,随便都有4%~5%的产品~

因为银行给的是一时的、最多5年,且不再刚兑,连招商银行都可以违约

保险公司给的是一世的~~

银行给的是单利~~P2P也是单利~~

保险公司给的是复利~~

同样都是金融机构,银监会保监会都合并了。

为什么有的资产放银行,有的资产却要放保险公司呢?

因为有的钱近期用,有的钱远期用~~

比如大学教育金和养老金,都是未来必须要用的钱~

当然也有像像刚工作的童鞋,必要进行这种强制储蓄、锁定长期利率,不然也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类型~~

要知道几年前支付宝利率还有7%多,现在呢,只有2%多~~

香港的存款利率是0.2%,台湾是0.9%,日本,美国呢?负利率!!!!

什么意思呢?

放银行的钱不仅没利息,还得给管理费~~

欧美日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而国内随着GDP增速的进一步放缓,利率水平长久来看必然也是下降趋势。

瞅瞅我们国家的一年期利率趋势吧~~

1996年一年期利率是10.98%,

1997年是8.64%

1998年是7.92%

1999年是5.65%

……

今天是1.5%

96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0.98%!而那时候保险公司出的是8.8%预定利率的产品~

而20年后的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1.75%~~而保险公司卖出去的是终身的8.8%~~

于是利损差产生~

其中仅仅平安一家的利差损就高达800亿,这个数字不是我说的,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自己说的。可想而知,这几家老牌大公司合计起来的包袱得有多重。看看平安大佬马明哲怎么吐苦水的~

这几百亿的利差损如何弥补,由谁来买单,平安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之前我做生意亏了,我还要继续经营,在利差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把现在的产品价格卖高一点,以弥补之前的损失。换句人话,就是说,我们大公司补窟窿都来不及,没有闲情逸致去开发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只能高价卖产品给新的投保人,由他们来补上旧窟窿就好了~

因此,平安现在是用高利润产品,比如高价的平安福,去补贴历史保单~

那么现在保监会为什么不批复这些真正的预定利率4.025%的新产品了?

很简单:

担心历史重演!风险不可控~

因此,不批复的原因写着:有较大利率风险~

于是,去年2018年,审批过的4.025%的年金险,就成了市场中的稀缺产品了。

2.早就没有8.8%了,有4.025%的,要不要?

时光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预定利率8.8%的终身的储蓄产品了~

真正的4.025%的产品也越来越少了~~

历史总是这样,年代的更新中,不断相似的重演着。父母们在不知情中错过了90年代末8%预定利率,神一般的产品。二十年后的今天,4.025%就是你的后悔药。如果这时候不吃,那二十年后,再次重复这样的后悔……

另外,保险是复利,复利4%,相当于年单利9%甚至10%以上的理财收益~

单利10%,不是吹牛吧??

真是10%,不过是有条件的~

需要延迟满足~

只要存够20年,年单利确定的是5.5%~~

存够30年,年单利确定的是7%~~

存够40年,年单利确定的是9%~~

存够50年,年单利确定的是11%~~

存够60年,年单利确定的是15%~~

4%复利20年≈6%单利20年

4%复利40年≈9.6%单利40年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们只看眼前,还是考虑一下下20年后、30年后的养老问题?

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银行利率如何,这个4.025%的预定利率是终身稳定的,未来一辈子都有的年复利,活多久复利多久,一直有效。

02年金4.025%的产品,且购且珍惜

1. 稳定性

有人会说年金险收益不如炒股、房产和P2P收益高,我之前也这么认为的。直到一个“懂理财”的朋友,去年在P2P里一夜被卷走了200多万。便利君突然明白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除了努力挣钱,还要守住财富,不盲目冒着高风险去追求高额收益。

年金险作为保险的大品类之一,年金险“保”的功能来自保本,是一种非常稳健的理财产品。年金利益白纸黑字写进合同的,保险公司必须刚性兑付给客户。不管经济发生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收益都没有一丝打折。


2. 安全性

招商银行是不是金字招牌?但招商银行代理的理财,一样不保证刚性兑付。风险自担。

为什么要靠命?还不是没有基础的金融风险知识导致的。

看似P2P,五年期的单利,可以到6%的年化收益率,但到期后,是不是仍要找新的标的?而且谁来保证刚性兑付?

未来利率可一直是下行通道啊。

很多朋友会关心: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呢?别怕,会有三大机构兜底:1、接手的保险公司;2、再保险公司;3、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公司有十大保障机制,所以不需要担心保单未来是否能兑付的问题,因为通通刚性兑付。投资中动不动就遇到暴雷的信托、P2P、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才能意识到资金的安全性和确定收益性是多么的重要

3. 要有长远眼光

很多人想,如果20年前多买一点高预定利率的年金险就好了。如果当年买了10%的年金,现在就可以躺着享受每年10%的收益,要知道股神巴菲特近5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也才9%而已,轻轻松松超过股神。

有些人看不上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其实当年也有很多人看不上预定利率超过8%的产品。事实证明,他们错过了薅走保险公司几百亿利差损羊毛的机会。

市场的货币利率总是不停变化的,但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大概率会处于低位。市场很多声音认为,目前中国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上限4.025%已经处于高位,很多保险公司的投资未必有把握一定能覆盖这个成本。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4.025%的预定利率上限,在未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可能再次被突破了。因此,从预定利率的角度来看,现在买的年金,一定不会比未来几年的差。

03年金4.025%的产品,这些产品值得购买

1. 横向产品对比

我们计算了7款预定利率是4.025%真养老金:

信美互信一生、天安传家福尊享、君康颐养金生、信泰如意享、复星福寿齐添、人保惠民福寿(前段时间停售了~~转瞬即逝,机会~~)、华夏红福上福、复星星享福

以30岁男性,一次性缴存保费100万,以60岁起领取养老金为例:


(如果看不清对比图,可以加文末助理微信索取)

2. 对比结论:

第一类,前期高现价

高现价的养老年金是我推荐的一种年金产品,这类型的产品最核心的特点就是现金价值高,即回本快,现价增长快。

进可攻、退可守,由于高现金价值的存在,无论是留着拿养老金,还是提前退保或者部分退保,收益率都是非常可观,灵活程度很高。

重点推荐四款产品的区别做解读:

(1)互信一生如果趸交,在第二年现价就达到100万,回本速度极快,无论是后悔了,家庭急用钱、或保单需要贷款时,都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但便利君再强调一下,流动性不是养老金强调的第一属性,不要本末倒置。另外,互信一生这种现价优势只体现在趸交上,期交优势也有,但没有趸交那样超级强。(见上图,5年交,5年底就也回本了)

(2)天安传家福尊享自带投保人意外身故/全残豁免保费(仅限65岁前),缴费期越长越有利;

(3)君康颐养金生和信泰如意享是市场上极少数能加保(仅限缴费期内)的产品,在预定利率4.025%年金必然会消失的情况下,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加保的意义毋庸置疑。(这个等于给你未来期权行权的权力啊~~~)

尤其是君康颐养金生是写进了合同中的,非常放心。

可以加保5次,每次20%保额,最多100%保额,产品很优势的地方,在于前期可以少投入,比如计划10万,前期可以交5万,以锁定未来预期利率,当社会利率下行时,果断加保。

信泰如意享在现金价值和养老金上都比君康颐养金生高一点点,但是唯一的缺点在于加减保规则是不写入合同的,仅在投保规则里提到,也就是说有改变的可能;而君康是写入合同的,是确确定定的权利。

总结一下,购买产品还是看需求的:

如果要快速回本,且在84岁时退保,则选择互信一生。如果”利已主义“,追求纯粹的养老金领取,则互信一生。

如果不准备加保,则天安的自带豁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想加保,则君康颐养金生和信泰如意享二选一即可。

第二类,纯粹养老型

前期低现价产品,都是纯养老型产品,因为不给流动性变现的机会啊,~~,当然互信一生是一个奇葩,既有流动性,又纯粹养老。

纯粹养老怎么定义?就是指有一些产品80多岁后(或刚开始领取不久),现金价值会迅速下降到0.也叫”利已主义“,就是不给子女留啥退保金。

互信一生和星福享、华夏红福上福、惠民福寿(停销售),这几款都是“利已主义”,适合于:

根本不考虑现价流动性(现在花不着)

又不考虑给子女留(独身主义或不考虑身故金)

又特别长寿的客户(长寿家族史)

如果一直活下去,就一直领下去。

如意享、颐养金生、传家福尊享三款,属于进退自如型,比如如意享:

80岁时,已领263万养老金,仍有250万现价;

90岁时,已领389万养老金,仍有210万现价;

105岁身故了,已领578万,居然还能身故赔付111万给子女。

算下来,当时100万的本金,到最后获得689万的利益。

而且这些,都是写在合同里的收益,没有分红,不用假设。便利君介绍年金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利益多不多,列表比一比。不服来辩,市场中有许多假年金,本来不是以4.025%的利率报备的,但包装出来全部依靠万能账户的假设。

快来翻翻你购买错的年金吧~~

如果希望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交费金额,做对比测算,可以找文末助理索取利益演示表。

3. 案例对比:

我们这次以40岁女性,每年投入20万,5年交,总保费100万,希望60岁领取来计算两款产品同时PK的利益。

可以看出,各交20万,5年交,共各交100万成本。

60岁开始领取年金,分别领87200元和82600元。君康颐养金生领取的多,但现价上升没有信泰如意享的高。

到70岁时总利益(按已领取年金+现价),此时君康颐养金生253万,信泰272万。

到80岁时总利益(按已领取年金+现价),此时君康颐养金生315.7万,信泰349.8万。

到90岁如果身故(按已领取年金+身故赔付金),此时君康颐养金生374万,信泰如意享412万。

说明,所有的产品,都没有附加万能账户,如果大家要PK万能账户,那就都附加吧。然后比投资,其实就是PK白纸黑字写的保底利率吧。

有人说,业务员给我演示的结算利率高的很啊。我劝您还是要看一下”保底利率“。看演示的干啥?

虽然大家各公司现在投资水平都不错,但未来社会整体投资水平下降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也会下降的。

比起承诺,我更相信万能账户的“保底利率”写在合同里。

如果对年金还有不懂,或想更进一步了解如意享,欢迎后台留言。

————————————————————

$中国平安(SH601318)$$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太保(SH601601)$

@今日话题 @雪球保险

给您推荐性价比最高的保险产品,为您节省30%-40%的保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便利保,有任何疑惑在线解答。

全部讨论

since20062019-08-24 07:03

关于复利单利的描述是傻吗?一年一年存的人,利息就不能用?

贫民窟的大富翁2019-08-23 21:30

这个预定利率是不包括附加保费部分的吧,实际收益率是多少?能给到4%,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