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现牛股,能拿住牛股,单凭这两点巍仔就做到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地步。相信自己的判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作者写的非常好
两倍、十倍、数十倍……一双善于发现牛股的眼睛,是多么的难得。而他的选择,大多经过自己周密的计算,这也体现在他的持有时长上。对于自己选定的股票,他可以“长情相守”9年之久。
自李巍任职至今,“广发制造业精选”已披露了39个季度的季报,有多只个股在多期均被重仓持有,共有3只个股重仓持有季度数量达到了12期及以上(3年以上),其中有2只股票被持有了20期(5年)以上,被重仓时间最长的股票为欣旺达,重仓持有期数达26期。
二、坚定持有,波澜不惊
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时,老师就对我们说,学习要坐的住、钻的进。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李巍除了拥有一双发现牛股的眼睛,更有长期坚持的耐心与毅力。而那些被他坚定选择了的股票,在经历时间的洗礼后,也给予了他最好的回馈。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拿的住的是祖师爷。强大的逻辑支撑背后,是一颗大心脏。巴菲特与比亚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2008年,巴菲特在8港元附近买了比亚迪,比亚迪一口气涨到80元,人们说:巴菲特不愧是股神,2012年,比亚迪跌到了9港元,人们说:巴菲特“廉颇老矣”,但巴菲特继续持仓不动。
2017年,比亚迪再度涨回80元,但菲特依旧持仓不动。2020年3月,比亚迪股价腰斩跌到33港元,人们说:巴菲特脑子坏点了,要是自己翻十倍早就跑了,巴菲特继续不动。
2021年1月,比亚迪的股价一口气涨到237港元,人们说:巴菲特真的是股神。而现在,比亚迪的股价已经是360多港元。
李巍与兴旺达之间的故事与前者是何其相似,他坚定持有了兴旺达7年,并在2018年其持续下跌时,依然相信自己的选择。他就像大空头里的男主,是带有“没有感情的交易机器”属性的基金经理,坚信自己的逻辑与眼光。
三、及时调整,勇攀高峰
2015年下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行情泡沫破裂,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步入漫长的估值消化过程中,而2018年的系统性调整,更是给成长股造成戴维斯双杀,重仓制造业的李巍也经历了投资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绩带来的压力和煎熬,让李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方法。而他的选择是,及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
他提到,“宏观经济、行业以及公司都有自身的发展周期,评估企业价值的维度要更加多元。除了看未来几年的利润增长,也要评估产业变化趋势、行业周期、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增长的稳定性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价值。”沿着这个方向,李巍对自己的投资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迭代。“
比如,在个股的甄选上,他选择从长期空间、商业模式和管理层入手,把握公司的长期价值。而他之后的业绩,真正实现了触底反弹,证明了这一调整的有效性。
四、自信源于专业
而不论是独到的眼光,还是坚定持有的自信,都源于他的专业。众所周知,高端制造业在专精特新背景、疫情后行情复苏、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增长较为稳定。但这一直是一个门槛较高的行业,“非职业选手”很难面面俱到地分析行业。外行人看得到这一行业的向好,内行人却能找到真正能带来财富的密码。
像这样门槛高、需要深耕的行业,老平选择把钱交到懂行的人手里。
谈及未来的产业变化,李巍表示其关注光伏、风电、核电、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体系、储能、芯片设计、被动元器件、面板以及机械领域的优秀公司。此外,他也提到,军工产业的投资逻辑出现变化,行业处于景气度上行阶段,板块中的龙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十年来,“中国制造”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力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从“人口红利”的路口出发,正在走向“工程师红利”的新出口;工业发展的路径也由重工业、来料加工、OEM、ODM逐步升级到“中国智造”。
新的蓝海将孕育出更多的机会,也将培育出更多伟大的公司,如何把握住时代的机会?专注制造业投资十年的李巍,对下一个十年充满期待。
数据来源:wind。
部分素材引自:①《广发基金李巍:与中国制造一同成长,十年炼成“专精特新”投手》网页链接
是不是营销文同学们自己判断,老平不是基金公司的员工,只是一个有着十多年投资经验的互联网打工人。另外老平借个地方多说一句,非常欢迎各位畅所欲言,交流逻辑与思考,来到雪球开号就是为了与聪明的投资者碰撞出新的灵感。
很多牛股就是长时间横盘然后短期爆发的,比如比亚迪,你同学你觉得巴菲特和李录也是靠运气么?李巍让老平佩服的地方有二,第一,能在起涨前挖掘到牛股,第二,能拿得住。如果同学你把这定义为运气,那老平我没啥说的啦。
很明显是一篇营销文,趁着基金经理最近2年大涨了就赶紧来捞钱。公募基金作为盈利性组织,要么投研,要么营销来拉管理规模来收管理费。况且最近2年都涨了6倍了,才来加入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