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股权无限分配5步,股份越分越多,公司才能越做越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公司的股权一共就100%,分完了怎么办?

怎么才做到股权无限分配?股份可以越分越多?

其实《公司法》已经提供方法,只是很多人被江湖大师误导,踩了坑而已。

股权分配可以分五步操作。

第一步,选对合伙人

合伙人需要具备公司需要的能力,但还有另一个问题被许多人所忽略,就是创业风险。

《股权进阶》书里介绍了一个案例,芯片公司CTO是另一家大型芯片公司高管,兼职创业,只愿意给公司提供有息借款,却不愿意用来实缴出资,其实就是不愿意承担创业风险。

借款对公司是债务,不管公司赚不赚钱都需要偿还;而股东用于实缴出资的钱是不可以取回来的,只能在卖股权或公司清算时才能收回。

合伙人一年就闹翻了,之后花三年时间才最终解决CTO的退出问题。

还有另一家公司,想组建100位商业精英的超级联盟,可是召集了60多位老板后公司遭遇困难,老板们纷纷起诉要求创始人还本付息,之后花8年时间打了几十场官司。

这些人都是各家公司的老板也会如此,赚钱就想做股东,亏钱就想要还本付息?人性真的很难经得起金钱的考验。

比如既要理财产品的保本保息,还想要股票的N倍收益,可能吗?

创业有风险,创业成功可能风光无限,但创业失败也可能血本无归,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不适合做合伙人,只适合做员工。

第二步,分钱问题

有句话说:如何分饼,决定饼能做多大。

怎么分股权,影响公司能否做大,比如华为把股权分光,把公司做大。

股权分配最重要的作用是分钱,一定要让投入多的股东获得更多股权,让股东有动力投入更多,公司才能发展壮大,股权才有多价值,而不是盲目套用所谓的最优股权结构。

比如网上流传的首席娱乐官,想将6:4的股权结构调成7:3,合伙人因此闹翻了,公司也黄了。

《股权进阶》书里介绍了另一个法院判决的案例,为了凑成7:3的股权结构,后来股东闹翻了。

而另一家直升机公司采用7:3的股权结构,大股东被踢出局了。

股权结构是死的,而企业是千变万化的。

不能先画出所谓的最优股权结构,再把企业往里套,那样就把企业套死了。

所谓的最优股权结构,就如小朋友画出一条从广州到深圳的路线,理论上走直线最快,但如果沿着小朋友画的路线走可能撞墙或掉进河里,因为从广州到深圳走直线是没有路的。

股权设计也是如此,不是你想要70%就能要的。

有人担心100%股权分完了怎么办?

采用增量分配方法,用注册资本作为股权分配的工具,饼可以一圈圈变大,股权就可以实现无限分配,这些内容在《股权进阶》书里有介绍。

《公司法》默认股权分配是分股数,而不是分股比,整部《公司法》都没有“股权比例”一词。

只是太多人被江湖大师误导,理解有误,导致股东发生矛盾。

特别是现在短视频火了,很多错误的传说在流传,更多人被带进沟里。

第三步,分权问题

很多人说7:3是最优股权结构,是因为他们以为持股67%就有绝对控制权。

可是我在《公司控制权》书里介绍了法院判决的案例,采用7:3股权结构后还是闹到僵局,被法院判决解散公司了。

因为公司章程规定普通事项需要80%票数通过,重大事项需要全体股东同意通过,所以持股99%也没有控制权,更不要说持股67%了。

想掌握公司控制权,公司章程比股权结构更重要,公司章程里加一句话就能让大股东没有控制权。

很多老板被营销高手带偏就踩坑了,《公司控制权》书里介绍了多个老板踩坑的案例,有持股99%的老板没有控制权,也有公司老板持股70%做董事长也斗不赢小股东。

控制公司的人不一定是大股东,比如阿里巴巴上市时,软银+雅虎的持股超过57%,而马云的持股还不到10%,但公司却是由马云控制的。

软银+雅虎作为大股东不控制公司,却从阿里巴巴身上赚取了丰厚的回报。

阿里巴巴的控制权是通过公司章程进行设计的,并不是靠股权结构。

要让能力强+人品好的人控制公司。

能力强,才能带领公司发展壮大。

人品好,才不会坑其他股东。

可以将分钱与分权分开处理,用股权结构分钱,用公司章程分权,做到分股权又不失控制权。

分好钱公司才有可能做大,分好权公司才能大而不倒。

我写的两本股权书,《股权进阶》是讲分钱的问题,《公司控制权》是讲分权的问题。

第四步,股权调整机制

股权分配,不能公司一成立就划定地盘后固定不变,坐等公司自己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不可能的。

比如小朋友在2岁时买了件衣服穿一辈子,长成1.8米的大高个子都不换衣服,这样就会妨碍身体的发育。

股权设计的道理也是如此,公司发展了,早期的股权分配已经不再适应新情况,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调整,股权结构就可能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

需要有股权调整机制,随企业发展和股东投入变化而调整。

用股权设计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不是倒过来用股权结构限制企业的发展。

比如李子柒全网粉丝过亿,超过多家知名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用户体量。

但如此重要的人才,在目标公司却是0持股,怎能留住优秀人才呢?

太多人被江湖大师误导,没能正确股权分配的底层逻辑,导致股东发生矛盾。

第五步,股权架构

股权架构可以有三个功能,隔离风险、增加控制权、节税。

5.1 隔离风险的问题

其实《公司法》已经主动为股东设了风险隔离墙,已经明确规定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市场传说的防火墙公司,教偷鸡摸狗的操作,把《公司法》设的铁墙挖个洞,装上他们卖的烂泥墙,最后可能被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股权进阶》书里介绍了案例,有公司设了防火墙公司,最后大股东被踢出局了,还有股东被穿透两层承担连带责任。

一般公司本身就不专业,没有必要把《公司法》设的墙推倒了换上烂泥墙。

5.2 用股权架构控制公司的问题

用有限合伙企业架构可以增加控制权,但需要注意合伙协议的设计。

有限合伙企业适用《合伙企业法》,第30条规定合伙人一人一票,过半数通过。

第31条规定重大事项全体合伙人同意通过。

有一家公司花几十万请人做股权激励,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后来想增员或减员都操作不了。

因为需要全体合伙人同意,只要有一个员工不同意就无法操作。

5.3 节税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分红可以免税,所以通过公司持股分红可以免税。

但卖股权时,通过公司持股可能需要多交一倍的税。

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股权架构,还需要结合持股目的和企业特点考虑。

江湖大师就如告诉你炒股可以赚10倍,却不告诉你会把本金也亏掉,反正他赚到钱了,哪管你是死是活?

股权问题伴随企业终生,比如申请上市时,财务资料只需要核查三年,但股权需要从公司成立第一天开始核查。

多位创始人闹翻后说,创业要先上股权课。

但踩了坑再后悔已经晚了,比如真功夫、雷士照明、前罗辑思维、西少爷等。

分股权的本质,就是分公司的终身价值。

好的顾问服务收费贵,便宜的又可能付了钱还被带进沟里。

创始人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不容易被营销高手带进沟里。

我花了超过一整年时间写了《股权进阶》这本书,书里有108个真实股权案例,有成功企业的做法,也有几十家公司踩过的坑,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帮助,也为同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