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指标PPI加速下滑,意味着什么?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重磅经济数据发布, CPI+0.2%,PPI-4.6%,它对经济和投资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先做个区分,CPI是生活中蔬菜、瓜果、猪肉等消费品的价格,反应民生。而PPI呢,它是生产者出厂价格,简单来说,区别就在于:你就看它是不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PPI反应制造业的产品价格。

PPI确实是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它不能简单当成经济的晴雨表来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年5月份,当时PPI是多少呢?是同比+6.4%,是本轮最高,要知道去年5月是经济受影响最大的月份,所以PPI当时创新高,显然不能证明当时经济火红。

那为什么PPI当时非常高呢?

因为去年全球供应链产能不足,买什么缺什么,东西不够,所以产品涨价厉害。经销商们本来就没货,一看到涨价了,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囤货的现象,进一步造成了制造业供不应求,产品涨价。

而今年全球供应链全面恢复,产能突然像泄洪一样恢复,新产能多了好多,同时还叠加去年仓库里囤的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所以今年供给的量=新产能+老库存,供给的量远比去年大的多;而需求呢,目前是缓慢复苏,再强大的需求,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消化天量新供给+巨大老库存,所以它自然造成了暂时的供过于求,于是体现为制造业产成品价格下滑,本质上,它还在消化各个行业的存货。预计今年下半年,PPI会慢慢收敛,甚至出拐点。

02

比较有意思的是数据公布之后周五的市场表现。PPI同比-4.6%,PPI创新低了,但是指数没有创新低,而且所有指数在PPI数据公布后,几乎是单边回升的。沪深300涨了0.4%,中证全指涨了0.6%,而中证1000几乎涨了1%。

难道市场不担心PPI下滑吗?为何它反而还回升了呢?

一方面是,市场共识可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PPI下滑是去库存必须经历的过程,它就是需要一些耐心,下半年大概率能完成,所以市场并不太担忧。

而另一方面,投资中最重要的是看预期和边际变化,这就要说到第二层思维。

第一层思维可能会觉得,数据低于预期,复苏乏力。而第二层思维会看到,因为低于预期,所以一些可打可不打的牌,可能就会拿出来。

你看CPI现在非常稳定,海外是高通胀,要考虑加息的问题。高利率已经导致了海外经济严重衰退,我们现在CPI只有0.2%,相比海外,我们手里的牌一大把,绝对是有宽松的空间的。

上个礼拜,大家都在谈六大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其实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03

还有几个更具体的事实和依据,你去看Shibor利率,这是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利率,从3月底开始,Shibor利率一路下降,1月期的利率降幅达到了40个BP,而且这种下降,不是一两个品种,是1月、3月、6月包括1年期,几乎全线的利率下降,这已经不是信号了,而是事实层面看得到的。

现在大家是在等麻辣粉(MLF)或者LPR出来喊一嗓子,在等这个信号利率的发令枪一响,就等于通知所有人,我们降息了。但其实这个通知不论早来还是晚来,市场的利率已经在下降了。

正是基于这些事实,市场共识认为我们有宽松空间,有很多牌可以打,所以市场其实并不担心。再举个例子,还是这些经济数据,大类指数虽然动静不大,但是中证地产指数已经上升超过7%了,这说明什么?

地产是对利率极度敏感的行业,它灵敏的嗅觉,可能是市场共识对观点最有力的表达了。

简单小结一下。经济和市场,也和人体一样,它不大可能身体刚刚痊愈,就蒙眼狂奔,这不现实,也不利于长期价值。企业家和投资者,稍微多一点点耐心,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