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VS波段操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8喜欢:32
作者:钟兆民(深圳东方港湾(香港)投资公司董事长)

多谢 @爱满西楼1 分享

一、为什么要“坚定的长期投资”?
          与“买进并持有”这样“笨拙”而简单的长期投资方法相比,最诱人和刺激的是“波段操作”。据统计,以1940年到1973年这34年中美国股市为例,以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指数为股价的代表,若每次成功进行波段操作,一共进行交易22次,进出各11次,1000美元投资会增加到85937美元,34年增长85.9倍。若投资组合总是百分之百投资,而且总是投资在表现最好的各类股票中,同样的1000美元投资,买进和卖出各28次,最后会暴增到43.57亿美元,435.7万倍,惊人啊!【如此波段成功,富可以敌国】
        但是理想与现实相距十分遥远,我们至今尚未从历史长河和现实中发现长期靠波段操作持续超越市场平均回报的专业机构。格雷厄姆曾说过——“对待价格波动正确的态度和精神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的试金石”。
        回顾我们十几年的投资历程,实质上是从超级短线操作逐步演化到长线投资的过程,从技术图表分析演化到基本面分析的过程,从“自以为知”到“知道何可何不可”的过程。对投资者而言,明白自己哪些做不到是投资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理论上讲,波段操作是收益最大化的,但从统计学角度看,股价上升一定不会是均匀的,往往是20%或10%的时间里完成80%-90%的升幅。所以投资者若是十分关注市场行情的话,那么他的投资生涯中“痛苦的黑夜将比快乐的白天多许多”。相反,当我们慎重地选择了优秀的企业后,企业的经营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看着企业每天进步,我们会心中踏实平静,才可以“夜夜得以安眠”。别让变化无常的市场行情影响我们的生活吧!更何况世界经济史显示,真正的顶级富人大部分是靠长期耐心持有少数几家杰出的企业的股权而而造就的呢!我曾有幸聆听国际期货大师斯坦利.克罗和“股神”巴菲特的教诲,天才般的人自己都说“我用屁股赚钱比脑袋多”【可以理解为靠运气赚钱多】。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资产,耐力胜过脑力。
        —— 一家不能投资5年,10年的企业,我们10天也别去投!

二、长期投资为何如此难以坚持?

        1. 能长期生存、基业长青的企业为数甚少,发现长青企业同样挑战智慧。
        第一: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5岁。
         百年企业, 铸就辉煌,追求基业长青,几乎成为每个企业的目标。但根据上文数据可以看出真正做到基业长青是企业家最大的挑战。
        第二: 而作为投资者,由于受到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局限,发现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充满挑战。正如查理·芒格所言: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一生中能发现一到两个真正杰出的长存的企业并坚持长期投资,就已经会十分富有。
        第三: 另外在长期投资过程中,企业不断面临新的内部和外部变化。例如:企业内部会出现股东的变化、管理层的更替等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同样日新月异,例如:万科面临宏观地产调控,股价持续下跌,如何处理投资时时面临不确定性。要在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坚定地对一个企业做长期投资,是对人性和智慧的挑战。发现一家杰出长存的企业很难,但像珍藏珠宝一样长期珍藏公司则难上加难!

        2.诱惑长期投资者的美丽女妖塞任(sirens)----波段操作。
         请恕我大胆估计,据我从业十多年的观察,99%以上的投资者很难抗拒“波段操作”。而且这个比例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假如我们将股市比喻成大海,投资者是希望达到彼岸的海员的话, 那么“波段操作”极似希腊神话中的半岛半人的女妖塞任(sirens),常用美妙的歌声引诱航海者。“波段操作”本身并没有错误,而且是使投资者收益最大的理想化方法,像塞任的歌声那样美妙绝伦,问题是在于历史的长河中和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人能持续成功。

        3. 投资者“心理倒错”的心理影响长期投资。
        由于过去在证券公司的工作经历,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投资者,大部分投资者在买了股票以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上,而不是盯住已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层面上,这类似你在打网球时,为了取得好成绩,你总是紧盯住记分牌,而不是注意运动中的网球,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上,极易导致投资者的“心理倒错”。
        例如,某位投资者在研究后确认A公司能长期投资,便在10元/股的价位投资了100万股,当股价上升到13元时,盈利30%,这时候关注股价的投资者十分担心和害怕股价的回落,已有的浮动盈利回吐了,因此急于平仓获利了结,通常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A公司的经营业绩迟早反映在股价上,股价一路上扬,投资者后悔莫及。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本应当对未来充满信心,放手长线投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快乐时,投资者却做了相反的决定。
        反之,当投资者在10元/股投资后,股价反复走低,例如到了8元/股,亏损20%时,在公司经营层面良好时, 由于市场波动造成股价下跌,投资者应该等待或在更低的价格继续追加投资,部分投资者却作出了相反的决定,因为担心亏损进一步加大而急于斩仓。更有甚者,当企业经营恶化后,企业不再有投资价值,股价下跌时,投资者却常常抱住不放。大部分投资者总是在赢利时做短线,在亏损时做长线,那是在用情绪和腺体作决策,而不是用理性和头脑在决策。
        投资者在应该充满信心时却在恐惧,在应当恐惧时,却抱有侥幸和幻想,我们称之为“心理倒错”。山高人为峰,投资者最逾越的障碍是投资者自身,长期投资的真正敌人也是投资者自己。

        4. 企业长存充满变数,资本市场跌宕起伏,而我们的世界也动荡不安。
        让我们看一下我们最近收集的美国资本市场100年图表(图一)。


查看原图
        假如在美国市场投资,在这在100年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在美国国土的珍珠港事件和911恐怖袭击,你实际上面临生死考验,你们要坚持长期投资,信心坚如磐石,何其难得,需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正如911后巴菲特在电视上发表讲话中说“如果你是投资者并且是 9月10日相信美国经济会出现长期增长,那么你在9月12日也应该这么想”。
        中国股市这十几年,又何尝不是沧海桑田呢?参考图二


查看原图
        中国股市经历了邓小平去世,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事件,长期投资者历尽艰难,而不改初衷,需要过人的意志和定力,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砺磨出”!
        知道长期投资是一回事,做到长期投资又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我们的追求!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招商证券王琼的精彩论述∶“长期持股并不是认为市场不会下跌,而是坦然等待美国1987年那样的下跌,如果400年来没有人可以判断这样的下跌,如果彼得.林奇和巴菲特也不能判断,那么说明上帝不准备让你来干这件事,只能满仓来等待这样的下跌,收益会远远大于损失。”

三、为什么要“相对的集中投资”呢?
        十多年来,我们的投资原则实际上也是从复杂演进到简约的。归纳起来三点:
        1.寻找优秀甚至杰出的企业;
        2.寻找合理的价格投资;
        3.跟踪企业并长期持有。
        当我们选择企业的标准越高时,符合我们标准的企业会越少,真正杰出的企业寥若晨星,就像皇冠上的明珠,值得长期珍藏,甚至世代相传。但是我们也清晰地知道:
        1.我们的判断会失误
        2.企业是动态的,今天优秀的企业明天未必优秀。
        所以我们在深入研究之后,采取适度分散原则,每个行业投入资金投入不超过30%,每个公司投入资金不超过20%,市场风险较高时,有10%以上风险准备金。既然能确认3-5家杰出的最有把握的企业,我们为什么要降格求其次,投上10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呢?我们宁可将新资金投到老项目上,而不会轻易将老资金投到新项目上。
        当然,集中的结果会出现波幅较大,但是“我们宁愿要波伏起伏的15%的回报率,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的回报率”。
        —— 不敢100%拥有股权的企业,我们1%股份都不要去买!

四、集中投资为何如此难以坚守?

        1.多维规则:
        先讲一点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感受,这几年随我们公司业务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增聘新的同事,但由于资产管理类公司一般希望员工少而精,要求每个员工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在招聘中消耗许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发现复合型人才。同样大型企业,通常某一方面的专才易找,一位杰出的CEO难觅,正所谓中国谚语:千军易求,一将难得。
        我们可以用统计学中概率论理解以上日常生活中的“多维规则”。假如符合第一维标准的候选对象占比20%,符合第二维标准的候选对象也占20%的话,……,当我们选择的理想对象需同时符合四维标准的话,那么符合标准的对象只有的1.6‰概率(20%×20%×20%×20%=1.6‰)。
         “多维规则”说明,同时符合多维标准的目标的数量是呈几何级数般骤然下降的,而实际工作中,我们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常常是超过四维的,例如:行业前景、商业模式、股东会、董事会治理、企业文化、管理团队、经营历史、竞争壁垒等等。所以真是符合杰出的公司是十分稀少而珍贵的,我们要找的是那些“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宠儿,寻找这些杰出的公司是集中投资的第一层挑战。

         2.贝贝鲁斯效应与前景理论
         国际上一家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20位基金经理,在每年的业绩评估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位基金经理的总体组合的业绩是所有经理中最好的,另一方面,在他管理的股票中,超过市场总体表现的股票又是最少的,但他在最有把握的股票上投入最多的资金,重仓持有。在赌马、赌博及投资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无不强调这一点。巴菲特在“四大天王”: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宝洁(吉列与之合并)、富国银行上的投资很大比例,他说假如他管理资金少点,他愿意把80%的钱投资在5个公司上。大投机家索罗斯同样,重大机会来临时也善于重拳出击。这现象业内称“贝贝鲁斯”效应。
        贝贝鲁斯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棒球之王,也曾无数次因三击不中而出局,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因他击出的本垒打占其全部击球的很大比例。
        “贝贝鲁斯”效应说明集中投资的重要性,但同时带来组合波动幅度加大,即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β值加大。
        查看历史上的价值投资大师,他们都采用集中投资,愿意忍受短期超过市场平均数的波动和震荡,最终获得超额的回报。我们将历史上投资最成功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专业投资经理查理·芒格和红杉基金的比尔·罗安尼的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和投资回报率列表如下1:

表二:波动率与投资收益率对比:

                    时间      波动率 投资回报率 大师波动率 市场平均 大师回报率 市场平均

凯恩斯          1928-1949     29.2%      12.4%      13.2%     -0.5%

芒格             1962-1975        33%       18.5%      24.3%      6.4%

比尔·罗安尼1972-1997       20.6%      16.4%      19.6%    14.5%

 注1:参照《巴菲特的8堂投资课》作者刘建位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认知数学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由三个基本原理构成:
        一、大多数人在面临收获时是风险规避的;
        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三、人们对损失比对收获心理更敏感。
        损失对人心理造成的痛苦程度是等幅收益带来喜悦程度的2.5倍。
        虽然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宁可要波动较大的但确定性高的收益到15%的组合,也不要四平八稳的但最终只有10%的组合,在集中投资过程中巨幅的波动是对集中投资者心理巨大的考验。民间有句谚语:守股比守寡还难;北京万通地产的董事长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这句话用在长期集中投资上最恰当不过了!

        3.时间长、风险大,时间是风险的函数
        巴菲特的老师费雪尔也采用集中投资法,他认为五个股票便足够,平均持仓20年,最长的达53年。美国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美盛(Legg Mason)平均持仓5—7 年,最长的周期达15年。长期的集中投资,通常时间越长,变数越大,所谓“夜长梦多”。所以基于长期的集中投资,时间是第三大挑战。

         4.同行业选择比较困难,跨行选择更难
        假如投资者想知道十年以后,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比较,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洋石油比较,哪家企业更优秀,哪家企业的投资回报更高,我想不是能轻松回答的问题。巴菲特最近都说后悔当初没有买百事可乐,而只是买了可口可乐。可见比较五年、十年后的同行业两家公司是颇具挑战性的。那么跨行业之间比较,例如深万科与招行,两家行业龙头,对谁的投资十年后回报更高,则更是不能轻易回答的问题。但投资经理面临选择,必须作判断。所以有经验的投资经理天天思考的问题是“哪个更好?”,他们在从事“投资比较学”的工作。投资者天天都在想在上千家公司中谁是未来的“十佳”。

        以上我们通过“多维规则”现象, “贝贝鲁斯”效应及其导致的巨幅波动,长时间的考验,和公司的选择四方面的讨论,更清晰地知道了集中投资的艰难和挑战!

全部讨论

tonyyuhu2019-04-01 14:51

拜读

ajun8882013-07-17 16:49

讨论已被 高兴的加菲 删除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52

@core
        集中投资,长期持有,这还是靠眼力……也就是靠运气,和做波段、炒短线没啥两样,10年里次次蒙错,和只蒙错一次,错了十年,我看不出区别。
        真正的低风险长期投资,必然是相当多的投资组合,甚至是指数基金,以较低的收益预期追求低的风险。只要追求高收益,请相信,任何时候都有相应的高的风险。

@爱满西楼1 回复 core:
        能长期穿越牛熊的股只是极少数,不到5%吧。即使你十次做对九次,一次做错亏损50%-80%足以让人一败涂地,在中国投资,真的很难。

@core 回复 爱满西楼1:
        也许各地都这样。也许人人买股票的时候,买的都是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公司”。但事实上,连受过专业训练的基金经理,一直战胜指数也已经是天才……如果不靠内幕消息和操纵市场的犯罪行为的话。所以,以选“优秀的公司”为前提,讨论就没啥价值了,这就像前以选到“能涨的股票”为前提一样。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问题都不存在,但这问题无解。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51

@爱满西楼1 回复 青蛙壶子:
        中国石油是典型的 周期性股,老巴很多人没读懂,他对周期性股持有时间并不长,长线的是消费类等非周期性的

@爱满西楼1 回复 小权:
        好股是稀缺的,能买中牛股是小概率事件
        不过可以发现成长股很多都在消费、医药领域

@爱满西楼1 回复 lightbb:
        老巴也做周期性股的,持有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也有赚有赔。不过他长期持有的高成长的消费股替他赚了大钱

@jjamesw 回复 爱满西楼1:
        我只说自己记得的一件事,一个香港人在80年代末买的万科,大概涨了几百倍乃至上千倍。如果是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会认为很多倍。如果是60年代之前的人,会认为这点回报并不算什么。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史其实就是一个通货膨胀史,其通胀速度之惊人,和经济发展差不多,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期稳定的消费类股票,其实作为保值工具还是靠谱的。但大多数高科技股票,短期有投机价值,长期连保值都算不上。
        单纯比较物价其实反应不出来改革开发前和现在的相对富裕指数,因为效率提高太多倍。比如我小时候买个冰糕3分钱或者5分钱,现在是1元钱2元钱,通胀了几十倍。
        对于相对财富,我仅仅举一个案例,可是与事实有出入,但还是能说明问题。中国第一个公开的百万富翁是深圳的,大概是84年。现在公开的首富至少也有1000亿人民币了吧,相对财富的膨胀,改革开放前后差不多有上万倍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企的工人的工资也增长了几十倍,但落差感极度被放大
        。因此,有时候,你看中国的股票从上市涨了多少倍,对实际上相对于相对财富,能持平就很不错了。但未来中国提高效率的空间已经不多??,如果能看到20年之后A股的状态,才能更深刻理解A股是否具有真正的长期价值,或许像茅台、双鹭药业、云南白药、伊利股股份、苏宁电器等大牛股,也是一场梦。

@爱满西楼1 回复 jjamesw:
        正原因为通货膨胀更要投资最优秀的成成股,做生意不会,黄金暴跌,存款收益极低,房价高高在上,当然股票的门槛其实很高的,这里面只不到5%的好股

@山里人陈海涛 回复 爱满西楼1:
        这个'长期'的概念的确跟行业紧密相关,周期性行业、新兴行业(如移动互联网),和医药、消费的‘长期’实质不同。当周期行业跌落随整体经济降温时要撤,当新兴行业过了快速增长期时要撤,这些很不易把握。
        而医药、消费波动小,可以不顾这些波动。

@爱满西楼1 回复 山里人陈海涛:
        同意你的观点,之前做新行产业里能源股是失败的,长期看还是医药稳定些,消费类要么被挖掘得差不多要么不能突围

@jin888555 回复 爱满西楼1: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回答。
        你想没想过,一般来说,按照你这种方式,如果你赚了大钱,后来接你手的人一定会亏。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来说。
        你这个买入策略,说到底是想有人以更高的价格接你的手,整个股票交易历史上,采用这种交易策略,长期成功以至功成身退的,还没有先例。
        一般的散户,总是以为自己在市场上相当聪明,比如你说的,等到了成长天花板,就卖出了,那买入的是哪些啥子呢?
        你这些方法全然不对,不信再等几年,只要整个股市的外在环境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导致你对股市取得的经验失效了,那时候,你因为没有及时意识到,就会突然失败,还可能失败上几次。
        短期内,小盘股涨幅大一点,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不知道这道理你能否明白?

@爱满西楼1 回复 jin888555:
        亏钱的人不明白那些道理的,244 总市值在高位和业绩不能再高速增长的的时候不能接手的,可散户只看股价的涨跌,受不了赚钱的诱惑的,比如之前的欧非光、光线传媒,高位之际都是涨停或暴涨,万科2007年在到达40元的时候同样是暴涨的,历史向来如此,从来不会改变,基本面变化后会有更多当初错过牛股的人去抄底的。比如去年的酒业股,套住,如此循环而已

@jin888555 回复 爱满西楼1:
        不会永远这样子循环,你一厢情愿罢了。
        我刚才说了,一旦股市的外在生态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你这些经验就会失效,你很可能不会意识到,到时候,你就会连续亏损,买取教训。
        这些大的变化,比如政策突然允许什么港股直通、各地小企业注册上市等等类似的。
        你总以为别的散户没你精明,其实未必的,再说了,博弈的还有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大股东,机构等等,也很可能你会在某些不为人知的陷阱里栽进去,估计这么多年,这样的经历你都有过了。

@爱满西楼1 回复 jin888555:
        你我都说的只是理论上,最终我们看市场检验的结果。我盈利了我走自己的路。你怎么样?我不知道

@jin888555 回复 爱满西楼1:
        没错,这是我最喜欢股市的地方,真金白银砸下去,争什么?
         生活中我好争论,有时候会生气,着急,股市上最好了,不用争,看结果,赚了钱自己乐去,最终亏了的,自然自己去反思了。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47

@空华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核心,才能把方法用好。贴这种广告文干什么,还不如贴范.撒普的风险倍量呢。

@山里人陈海涛
        波段操作很诱人,分为围绕大盘,围绕行业,围绕个股的波段,买了好股后的高位减仓到底能不能减在高位呢?难免有美好的愿望,我想如果再涨你能再忍心加仓就试试概率。总之,会买入并长期跟踪企业和持有是主菜,有空的人,把波段和看股价当做佐料试试吧。

@闲人老钟 回复 webjie:
        一家不能投资5年,10年的企业,我们10天也别去投!

@lightbb
        —— 一家不能投资5年,10年的企业,我们10天也别去投!波段是什么五年内算波段还是三天以上不算波段,如果买入后遇到的极端情况导致股价大幅波动你是卖还是不动呢?
        不知道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是不是打自己的脸,我觉得如此教条的理解价值投资还真不如做波段的。

@张凡就张凡
        就算你都很有把握而买入,那也不能说在组合中的企业没有看错的。二八定律一样起作用,在有把握的组合也会有20%的选择是错的。所以,10个股票的组合和100个股票的组合犯错的机率一样的,不过100个股票太累了,跟踪10只股票把握还是要大一点,基本上集中一点还是有好处的,数量因人而异。
        其实关键是怎么把那20%错误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起码也要不伤筋动骨。巴菲特这点做的还是很好,运气也是相当好。那20%都是犯在中小生意上,转折性投资都诞生在80%中

@边走边玩
        对价值投资来说,一般都需要长期持有,但重要的是你买的什么公司、什么价格,这个最关键。如果你07年买了中石油长期持有,那就是错误的。

@股民A 回复 边走边玩:
        又是个是是而非的假设,07年会有价值投资者买中石油?买种石油的那个人会是价值投资者?别逗我了。

@爱满西楼1 回复 边走边玩:
        不过只有能穿越牛熊的股才能长期持有,牛股大量出现在医药、消费这两个领域

@边走边玩 回复 爱满西楼1:
        医药、消费类等非周期性股票是能够穿越牛熊,但还是要看一下他们的价格,如果估值较高,也要引起注意,就是说,今后公司利润能否支撑这个股价。

@webjie 回复 吕刚:
        我认为投资获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的成长,二是投资者态度的转变(估值的提高)。所以,理解不了在银行、白酒这类公司之间换来换去的交易行为。

@爱满西楼1
        长期持有还是看业绩的 业绩增速下滑还是得卖出
        我曾经持有两只股 一年多 8倍利润出来的

@爱满西楼1 回复 乐投-江辉: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选的是好行业的成长公司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44

@webjie 回复 流星壹派:
        可口可乐涨的比苹果多吧。

@流星壹派 回复 webjie:
        唉,又要做科普工作啦!
        巴菲特大概是1989年开始重仓可口可乐,2000年大泡沫以前翻了10倍,而之后的10年严重跑输大市,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没有在泡沫的最高潮卖出是很大的错误! 而从1997比尔盖茨投资濒临破产的苹果,我记得当时股价不足1美金, 到去年最高点700多美金,巴菲特 索罗斯和盖茨几乎都是在这个高点进行了大幅减持

@webjie 回复 流星壹派:
        你没有算这两年可口可乐的涨幅啊?从买入持有到现在究竟总收益多少?

@流星壹派 回复 webjie:
        两年么, 2011年7月买入现在还没解套呢

@流星壹派 回复 webjie:
        请参阅201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换仓ibm,以及索罗斯量子基金换仓google的时间点

@投-江辉
        理论上讲,波段操作是收益最大化的,但从统计学角度看,股价上升一定不会是均匀的,往往是20%或10%的时间里完成80%-90%的升幅。所以投资者若是十分关注市场行情的话,那么他的投资生涯中“痛苦的黑夜将比快乐的白天多许多”。相反,当我们慎重地选择了优秀的企业后,企业的经营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看着企业每天进步,我们会心中踏实平静,才可以“夜夜得以安眠”。

@cloudgogogo
        大多数人面对收益是风险规避,面对损失是风险偏好,对损失比对收获更敏感。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谨记于心。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43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基金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是因为可以收取管理费。

@富兰克凌
        我自己交了学费后的体验,感悟:
        1) 长期持股,要难于短期。 需要扎实的研究,通畅的信息,低成本充裕的资金,和看透牛熊的能力。  不适用于所有人,多数散户会被震荡出局,死于山脚。
        2) 小散资金少,募集成本高,倾向于追求资金的快速周转,心疼上无法接受长期浮夸。 波段操作,确实易亏损,也看起来容易挣钱,会帮小散户求得速死,也能逼得人快速调整。 在我个人实践来,害处反倒不那么大。
        在自身资源禀赋和修为没有到达的时候,短线的修为和煎熬能帮助我们更快的理解市场和价值投资的大师。
        这和足球训练一样,巴西广泛开展的五人制室内足球,会帮助青少年迅速适应更快节奏的比赛。
        在能够长期持股之前,多挨市场几个耳光,幸存下来,会走的更远。

@大头78 回复 富兰克凌:
        说的其实不错。没赔干净几次的经历,戒不了短线的,也戒不了坏毛病的,也理解不了长线跟随企业成长的道理。所以我一直说,没投资10年以上的,别和他谈价值投资,因为他真的听不懂。我自己也是。

@一剑客
       关于长期投资的一些误解:一般都认为长期投资就是长期持股,诚然长期持股是长期投资,而且是长期投资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长期持股是长期投资,但长期投资并不都是长期持股。对长期投资的全面准确理解应首先提高到战略层面来把握——长期投资是投资的指导思想,是思维意识,是考察角度,是内在要求,也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并已经为人类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具体到个股,实际上在股票到手的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是不是长期投资,而根本勿需拿持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持股时间的长短,只是长期投资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是长期投资的内在本质。长期投资的内在本质是你能否以长期的思维意识来观察把握人类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大趋势,能否以长期的思想指导、调控自己的投资实践,能否从长期的角度来考察、分析、把握宏观、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大趋势、大格局和内在价值并进行投资,从而发挥时间的复利威力,实现长期、持续、稳定赢利的投资目标。这正是目前多数人对长期投资的最大误解,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实践和成效,亟待破除。

@天下有熊
        基金经理总希望投资人能相信长期持有的神话,最好是做到天长地久,这样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取管理费。投资人致富与否对他们来说并无意义,有意义的仅在于他们可以致富了。不停地给大众灌输中国会成为下一个美国的信念,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如果中国拥有如此伟大的前景,为什么基金经理们都要去争取国外的护照,绿卡,居留权呢?

@流星壹派
        基金公司就是用这种东东安慰rolling in the deep的小鸡们滴  好的投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连续稳定的盈利,这和仓位的控制有关而和持有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发生长期亏损以及暴涨暴跌都需要重新评估投资标的和投资方式!当自己所持股票发生资金过度追捧时必须有所应对

高兴的加菲2013-07-17 13:41

@jjamesw
        说来说去,都是真理,但套在中国身上,是否还是真理呢?最担心的是中国的系统性风险,仍然没有讲出来,要么是遗憾,要么是视界问题。中国是否以前有存在100年,甚至60年,仍然保持原有股东正常的企业呢?没有,一家也没有。既然基于这样的事实,在中国是否还能参照美国的价值投资。而英国皇室的待遇问题还要参照1200年左右大宪章。没有这种长久的政治和法律基石,或许,一切都是海市蜃楼。或者,都是东施效颦。

@青蛙壶子
        巴菲特持有中国石油,只有4年多点,买在了最低点,抛在了最高点,经典的波段操作。
        请不要为巴菲特找借口,谢谢。

@种地小农
        当年我在某私募的时候,07年大跌,还邀请但斌去来了个讲座,结果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万科是伟大的企业,账面就算下跌80%了已经,我也坚定持有,绝对不卖。当时我就觉得这人。。。现在,我还继续这样认为。

@东邪
        业绩差就喜欢拿长期持有说话,最见不得这样的怂逼样,忽悠水平跟蛋蛋一个路数,不过比蛋蛋低调,总之也是喜欢拿价值透支忽悠诈骗客户的私墓鸡精经理!

@随喜精进
        在中国波段是必须的,没有绝对东西,

@价值联盟 回复 随喜精进:
        正解,如果60倍PE还死拿,真的不是价值投资

@莲花小虫
        价值投资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是很多人的遮羞布。彼得林奇说他自己,有时候持股时间很长,有时候其实也经常换股。最典型08年,一根筋信奉价值投资的人估计印象最深刻吧。

@Travelhunter
        原来是。。。。。。。。从长远来看投资其实都是根据企业的寿命来做的波段操作,文章这样的误导把价值投资说成了长期持有。。。。。简直胡扯,公司过了成长期 高速成长一过就是鸡肋了 巴菲特不也就是买在了四宝的高速成长期才赚了大钱。这么忽悠也太无耻了

@勤奋不老传说
        对于长牛股而言,长期投资长线持有没有错;对于大部分个股,波段操作是上上策。

@小权
        企业经营有四个阶段,创业,发展,稳定,衰退,诺基亚,索尼,柯达都走过这四个阶段。寻找长青不老的企业,其实是很难的!也不现实。a股2400家企业,长期走牛目前只有云南白药,还有双鹭药业等屈指可数几个股票,天士力08年时丹参滴丸也遇到推销难题,包括白药的牙膏,刚退出市场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对待股票,要用战略发展眼光,和经营企业本质一样

@ustcer
        很有道理,精选个股是最重要的,而且基本面没有改变的话,长期持股也是非常正确的。只是A股中长期持股究竟是多长时间值得推敲。
        按照美股的20-30年似乎不合理,因为
        1        、没有那么长时间,你到80岁了,有1个亿又怎么样?
        2、A股市场都没有那么长时间,双方的法律、社会制度差异极大,类比合理吗?C、中国有永续经营的企业吗?云南白药是吗?同仁堂是吗?你愿意做70年前他们的股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