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唯一一天零交易

1991年4月22日,深交所的成交量为零。①

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0年12月1日那天开始,在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尚未批准的情况下开始了试营业。试营业当天仅有一只股票挂牌,同时当天也只有一单交易②—— 一笔8000股的深安达,由有色金属证券部卖出、国投基金部买入。

1991年4月16日,深圳市刚刚拿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批复。

但截至这天,深市下跌已5个月——

从一年前的1990年5月25日到6月17日的1个月中,深圳5种股票在柜台交易价格的增幅为:深发展100%,深金田140%,深原野210%,深万科380%,深安达

380%。

于是《人民日报》编发了《深圳股市狂热,潜在问题堪忧》的《情况汇编》,说股票市场使机关人去楼空;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从1990年5月中旬起对深圳证券市场进行调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圳证券市场在1991年4月22日出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零成交纪录。

这一天成交量为零的原因不是没有卖单,而是没有买单。也就是说,这一天,深圳的股票没有任何人敢买了。但是很显然,没有人敢买,并不是说深圳的股票已毫无投资价值,而是市场信心没有了、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未来不抱预期了……

证券市场作为一种有别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市场,更多建立在参与市场的各利益主体对将来的预期而产生的群体信心基础之上。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市场参与者稳定的预期和长期的信心,至今仍然没有很大改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一天的事实等于是在向当时以及后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决策监管者们昭示一个真理: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维护投资者的信心更重要了。国际证券发展史上每一次股灾的形成,原因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投资者信心的崩溃始终与股市的崩溃如影相随;中国证券市场每一次暴涨和暴跌,也基本和政府鼓动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打压投资者热情,以及扰乱投资者的预期有直接关联。所以,聪明的政府、聪明的股市管理者,不会去干那种伤害投资者信心的事,也不能常常预支政府的公共信用来干预、打压和透支市场指数的起伏。

但是,对于当时还处在证券市场姓“资”姓“社”的争论旋涡中的人们来说,对于许多当时还不知道证券市场到底为何物的人来说,甚至对于至今已踌躇满志于赶超世界一流证券市场的我国证券市场各级管理者来说,记住这个看上去是那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说,1991年4月22日深圳证券市场零成交的历史在目前和今后仍具有启示意义。

① 详见禹国刚:《深市物语》,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208页。
② 但据笔者对深圳证交所创办者、第一任法人代表王健的访谈,深圳证交所试营业第一天共成交了5笔交易。

《陆一良心说股事》:网页链接
雪球转发:11回复:17喜欢:15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老曾阿牛2013-07-12 11:47

等哪天回国我要买一本,看看是否能够找到我的名字

johnandyson2013-06-26 01:43

关键是,美国股市是存在公允价值的。国内的……真的不好说,对于大小非,他们以一块钱成交都是在爆赚!

发如雪2013-06-25 17:39

投资者的信心总是要维护的话,这市场就不是好市场。管理层能够做好他们本分工作就万幸了,该监管的监管到位,该打假的把造假的打出肠来......我们的信心不用他们来维护

海阳路2013-06-25 16:11

学习啦,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