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概股会消失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1回复:125喜欢:198
有一个封闭的小区,物管公司既禁止外面的商家自由进来,也不容许小区内的住户自由外出买东西,物管指定的供应商在小区内摆摊,小区住户自然只能买到质劣价贵的东西。由于价差实在太大,对外面的商家来说,得想方设法与小区内的发生点关系。有个别先行者,尽费周折,谋得小区内一席之地,一夜暴富;其他的虽然不能直接进去设摊位,但是可以将外面卖50块的东西,作价200卖给里面的商贩,商贩再500卖给住户。另外,还有传言小区物管准备开放市场,让大家自由进出。这是最近海外中概私有化浪潮的背景。

创业板暴风科技300多亿人民币的市值,曾相当于7个美国上市的迅雷。分众传媒三年前165亿人民币私有化,现在借壳A股直奔1000亿而去。真是赤裸裸的拉仇恨。

境外私有化,回归国内,看上去很美,但也存在几个悖论:

1,国内股市互联网公司相对高估,是因为供应有限,供应有限则因为审批制。如果实行注册制,供应极大地增加,稀缺所造成的价高因素将消失。随着货币流通进一步自由(沪港通、深港通、外汇开放),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将会被抹平。就如上述的小区,如果开放商贩自由进出,商品的内外价格将迅速趋同。

2,如果仍然是审批制,还是难以过恶物业、恶保安一关。这些公司当初选择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主要为了避开这不可控的审批过程。现在离开的原因并未消失,贸然回来直接赚取估值差价,过于理想化。

3,国内股市高涨不是一直如此,更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一家境外上市公司从筹划私有化开始,到最后完成退市,通常要近1年,此后再到完成国内挂牌,已不知道今夕何年。

事实上,正在私有化的海外中概股,多数是10亿美元以下的被边缘化的公司,并未涉及重量级的互联网企业。整个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类似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网易、携程等巨头通过私有化方式回归的可能性很小。

但无论物业多可恶,自由开放的潮流不可逆,注册制只是时间问题。企业的品牌、市场、用户与投资者合一、上市维护成本、语言文化等方面考虑,企业在本土上市仍然优于异地上市。

所以,A股大量出现互联网主流公司,关键仍在于注册制的真正实行。特别是尚未上市的一些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比如美团,可能直接在国内上市。至于拆VIE架构,拿人民币基金,那些只是技术细节问题。但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更可行的办法是采取两地同时挂牌,或者拆分部分资产在国内上市的方式,而不是从海外彻底退市。所以海外中概股并不会完全消失,而且这注册制的实行,还需要些时日等待。

在这个大背景下,反而创造了海外中概股的极好投资机会。不少公司长期被低估,私有化或者将部分资产拆分卖给A股公司,是价值修复的一个方式。类似航美传媒、永新世博,出售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益,往往超过公司自身在美股里的市值。私有化本身是个溢价收购,另外还制造了大量几乎无风险的套利机会。有投资者抱怨某些公司私有化溢价太低,如果仅从消息公布之前的收盘价对比看,的确“无底线”,但“坑人”多半因为内幕交易,提前几天大涨,拉小了溢价幅度。所以,如果不是押宝私有化,而是因为低估严重而买入持有的,多半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从资产配置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不是为了买卖不同的交易所的股票,而是为了投资多个市场的不同行业。投资中国互联网,则需要投资于那些能代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公司,无论其在纽约,还是香港,或者将来的国内上市。不同市场间的估值差异,即使存在,也并非是股价持续的上涨驱动力。对投资者来说,开放市场的低估公司,比封闭市场里的高估公司更有价值。

@梁剑 发表于@雪球 ,文章发表时,作者所在机构持有本文提及多家公司的多头仓位。持仓详细见:网页链接 

$iMeigu Fund(P000057)$    (i美股网页链接)是一只专注中国互联网投资的基金,旨在通过专业研究团队的精选组合、仓位配置、动态再平衡、风险控制,获取中国互联网高成长带来的超额投资回报!

精彩讨论

套牢盘上荡秋千2015-06-15 09:52

对投资者来说,开放市场的低估公司,比封闭市场里的高估公司更有价值。这句话好赞。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