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广告也太明显了
可以看到今年来一些优秀的量化基金收益率仍能达到30%以上,不过有经验的球友都懂得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的道理,而关于量化基金又充斥着规模是否是业绩敌人得讨论。
于是话题哥本着长期主义、规模优先的原则进行了新的筛选,目前有量化基金合计631只,如果要求基金经理上任满两年(730天),基金任职年化大于20%,基金规模大于8亿,则剩下29只基金。
上述29只基金按照基金规模排序如下:排名靠前的有天弘基金的杨超、刘笑明,博道基金的杨梦,中欧基金的曲径,西部利得基金的盛丰衍等。
今年行情上蹿下跳,年内量化基金曾风光无限,也曾遭遇深度回撤,市场一度有声音质疑量化基金能否持续贡献超额收益,此前头部量化私募人士也表示:“由于中国的投资者结构,70%的交易量来自于散户,因此存在非理性波动,量化产品能获得很高的超额收益。随着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超额收益会下降,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量化基金能否持续贡献超额收益,基金主理人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天弘基金杨超管理的天弘中证500增强A的任职年化达到34.89%,当问及为何今年业绩做的这么出色?杨超回答:天弘基金的500增强有明确的契约约定,要围绕500这个基准进行个股配置,去做相对于基准的超级配置,帮客户拿到500的收益基础,再去拿额外的超额收益。
天弘指数增强团队,策略构建上是围绕基本面研究去构建的。宽基覆盖了非常多行业,每个行业都配备了相应的研究员。基本面的研究员对公司、产业研究的深度会更深,能够挖掘出更好的信息源。通过基本面的研究员和定量的基金经理相配合,可以把产业中一些离散的定性信息,更好的转化为定量信号,进而更合理的反映到组合中,产生持续的阿尔法。对于未来,为布局中国制造“核心资产”,杨超和刘笑明看好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投资机会,在此基础上,天弘指数增强团队也期望在其管理的 $天弘中证高端装备制造增强A(F012212)$ 做到更大的阿尔法。
问题来了,乡亲们认为哪些基金经理具备持续共享超额收益的能力?分享一位你最看好的量化基金经理。
华夏基金的屠环宇、钟帅,广发基金的郑澄然、段涛,中欧基金的许文星、罗佳明、刘伟伟,鹏华基金的孟昊、郭盈、柳黎等等
量化里我喜欢中欧量化驱动混合的:曲径
从业年限:6年
基金特点:
1,增强标的为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2,过往业绩与沪深300指数平齐,今年逆市跑赢获得正收益。
3,调仓频繁,基金换手率最低时300%+,最高时700%+
中欧量化驱动是曲径2018年开始管理的产品,3年多时间总回报率91.67%,年化回报22.09%。
在回撤控制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9.96%,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1.9%
投资风格上是先做基本面研究,然后再用数据系统进行基本面投资,定位于量化和传统基本面投资之间,选股范围以全市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