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基本面分析(2024)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32

一、市场前景:

1.国际竞经验来看,行业是否容易出大生意或者大市值企业?

下饭菜上市公司中,全球龙头目前来看就是乌江自己(154亿),老干妈预估市值400亿左右

2.当前的供需格局怎样?是否存在供需失衡,长期的供需态势走向如何?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供应层进入的壁垒的是什么?

需求端:

未来 5 年榨菜行业市场规模超 120 亿元,量增是主要驱动因素。2021 年我国包装榨菜行业市场规模约 82.9 亿元,2015-2021 年复合增速为 11.6%,根据欧睿预计,未来 5 年复合增速约 8.5%,空间超 120 亿元。拆分量价来看,市场规模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销量提升, 2015-2021 年复合增速达到 8.5%,吨价保持每年约 3%的增速。

除了榨菜,泡菜市场也在速增长。

(榨菜酱、零食占比较小暂不参与分析)

供给端:

榨菜:青菜头种植主要集中在重庆(重庆涪陵占45.6%,重庆其他地区占14.4%,浙江地区占24%,四川地区占8%,我国其他地区占8%),所以供给端企业有地理壁垒。从过去经验上看,处于玩家退出阶段。(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根据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统计,当地榨菜企业从 2007 年的 102 家减少至 2019 年的 37 家。另据《涪陵榨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区榨菜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压缩至不超过 20 家。 )

泡菜:泡菜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产业竞争激烈,泡菜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水平不高

长期供需关系:

长期来看,趋于供需平衡,涪陵榨菜提价权降低。

行业需求增长的内驱因素:

1.长期来看,榨菜提价基本可以保持与CPI同步

2.包装榨菜替代散装榨菜和其他酱腌菜

3.行业最后成熟后是高度集中还是低集中度?国际上经验是什么样?原因是什么?

榨菜:受限于榨菜产地地理原因及规模成本效益,最后榨菜行业集中度会比较高。(乌江提价权没有了后,放量是主要手段)

泡菜:低集中度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4.是典型的本土发展业务还是有机会发展国际化的业务?

有机会发展国际业务,特别在东亚一带都有饮食下饭菜的习惯。

5.业务的主要社会价值是什么?是否不可或缺或者商业价值巨大?

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培育农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三农”开展工作。

提供青菜头的”保价“工作,保证种植青菜头农民的保底收入。

通过产业龙头转型,替代大多数小作坊酱腌菜企业,保证国家食品安全。

提供当地税收。

6.公司在下游客户的业务链中具有什么地位?与客户的核心业务或者重要需求联系是否紧密?客户是否很容易和随意的寻找替代者?

榨菜行业与所有大消费一样,转移壁垒低,很容易寻找替代品。

7.在其所属的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和利润最丰厚的是哪一个环节?公司是属于产业链的“食肉者”还是这个环节是没有什么油水的“无关紧要配套商”?

利润最丰厚的一环。

应收1000W,应付1.47亿。应收账款周转1天,应付账款周转45天。毛利率50.7%,净利率30.3%。在上下游产业链中,有绝对话语权。

8.从乐观、中性、谨慎三个角度看测算,公司未来5年的营业规模能达到什么水平?相比当前水平的弹性有多大?这一过程的可行度和确信度有多大?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假设是什么?关键驱动要素是什么?

2027:

乐观: 营业收入83亿,(20W吨榨菜扩产能够消化掉(40W吨销量对应70亿营业额),泡菜(按30%的增长率2.4乘1.3^5 = 9)、萝卜(按五年20%增长率,0.8乘1.2^5=2)、零食(算2亿)均高速增长)

中性: 营业收入60亿,(20W吨榨菜扩产消化一半(30W吨销量对应52.5),泡菜、萝卜、零食和榨菜酱均正常发展(7.5亿))

谨慎: 营业收入40亿,(20W吨榨菜扩产卖不出去(20W吨销量对应35亿),泡菜、萝卜、零食和榨菜酱均低速发展(5亿))

决定未来五年营业额高低:

A.扩产的20W吨榨菜是否能够顺利消化。

B.是否能够培育出第二条大腿,目前来看是泡菜和榨菜酱最有可能。

9.公司是否具有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这个战略是否可信?公司具有完成和执行的足够资源么?

战略非常明确,短期小乌江,长期大乌江。

公司将立足榨菜,形成品牌、市场、技术、资本、人才及管理优势,在佐餐开味菜行业,采用外生扩张并购和内生创新 发展去做大。第一步聚焦榨菜,通过品牌和品类升级,做精榨菜、做热乌江品牌;第二步,稳步拓展亲缘品类,丰富产品矩阵;第三步,跨入川调酱类领域去探索发展,做大佐餐开味菜;第四步,利用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跨界休闲果蔬产业,把公司做大做强。

这个战略是比较靠谱的。长期空间来看,酱腌菜市场规模远大于榨菜行业,且集中度更低,在产品、渠道、品牌均有优势的涪陵榨菜有望获得更大空间。

从行业长期空间来看,2021 年酱腌菜市场空间已达到约 600 亿元,约为榨菜行业的 7.2 倍。且相比美国和日本,我国人均消费量仍有增长空间。目前酱腌菜行业集中度较低,CR5 仅约 4.25%。涪陵榨菜作为行业龙头,在产品、渠道和品牌均有较高壁垒,因此有望获得更大增长。

10.成长主要是靠分散的市场中占据更多占有率,还是在加大的行业占有率上持续挖掘客户?若是前者,实现大幅度市场占有率扩张的可能性和能力?若是后者,持续挖掘甚至创造客户的能力何在?

榨菜目前是市占率和培育新用户均有。

市占率的提高源于规模效益加地理成本优势。

培育新用户主要在榨菜的场景的进一步挖掘上,传统使用榨菜是用于下饭,进一步扩大为零食、做饭、榨菜酱。不过改变用户习惯非一朝一夕,难度也非常大大。

泡菜和萝卜是来自于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泡菜和萝卜规模较小,因此未来增长还具有较大空间。

11.总体上看,公司目前在价值创造的哪一个阶段?

成熟稳定期

12.对这个行业或者具体这个公司来说,最好的消息是什么?最让人担心的情况是什么?什么算是对公司来说正真的重大利好,什么又是重大利空?

最大的利好:

榨菜的需求量上升(场景多元化,空白渠道下沉培育,散装榨菜的淘汰,酱腌菜被替代等)

最大的利空:

食品安全

二、竞争格局:

1.客户具有哪些特性,客户群体本身正在面临什么变化?客户群的长期变化格局是什么样的?

从微观上看,消费升级是指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换取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比如品牌、产品体验、品质、营养和健康、便利性等,价格不再是消费者做出消费选择时的唯一考量因素。 居民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

A.终端消费者更加关注榨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品质、卫生、健康、 多样性、方便、美观等要素,品牌能有效降低消费者辨识这些要素的成本,因此, 终端消费者更加关注榨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大型品牌榨菜企业具有强大资金实 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快速对市场作出反应,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甚至通过培养消费习惯,创造需求或增加消费频次来提高销量。

B.榨菜将突破佐餐开味菜定义,实现消费场景多元化

榨菜过去作为方便食品,与流动人口数量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但随着产品消费场景的拓展,榨菜不再仅限于流动人口食用,而是扩展到家庭日常消费,榨菜销量得到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榨菜从之前主要用于开味下饭,延伸到煲汤、炒菜等,后来根据消费者需求拓展出多种新的食用功能,例如作为运动补盐新方式,代替盐和味精等作为菜品调味、作为休闲零食等。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在榨菜消费场景中,下饭场景占比最大,达到 65.1%;其次是煲汤和炒菜,占比 23.7%;休闲零食占比 3.9%,其他 7.3%。消费场景多元化,打开了榨菜销量的增量空间。

C.自热速食市场逐渐兴起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所(2019),目前中国 15 岁以上未婚人数超 1.3 亿人, 主要城市单身率均超 50%,预计未来单身人口占比将逐渐提升,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由于单身人群比较注重生活质量,由此产生的商机被称为“单身经济”。 “单身经济”催生了花钱买方便、花钱买时间的“懒人经济”、“宅经济”,使得诸如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速食食品受到欢迎,也给方便作为佐餐调味料的小包装榨菜带来商机。

2.总体来看,公司面临的竞争烈度有多高?竞争是否已经严重损害到了公司正常盈利?

榨菜的进入门槛较低,竞争对手很多。不过公司规模优势大、成本低,目前竞争还没有损害到正常盈利。

3.行业本质上是高度差异化还是同质化?强周期性的还是弱周期性的?

弱周期(周期主要体现在青菜头成本上),高度差异化。

4.客户选择厂商最关注哪些因素?价格?品质?方便?可靠性?口碑?还是什么因素?为什么公司会在客户选择中胜出?是否具有确切的逻辑和可信度?

口味、方便、品质、可靠、健康、价格等。

乌江在这几个方面(除了价格)均是行业领先。

6.当前竞争格局怎样?主要竞争对手是谁?相对优势与弱势是什么?

以零售额计,包装榨菜市场集中度在 2008-19 年保持稳步提升, CR5 从 2008 年的 46.15%提升到 2019 年的 72.2%。

2008 年末,涪陵榨菜市场份额 21.28%,较第二名的 9.56%高出一倍以上;

2019 年末,涪陵榨菜市场份额达到 36.41%, 较第二名的 11.50%已高出两倍以上。

2019 年末,涪陵榨菜市场份额达到 31%,2023 年末,涪陵榨菜的市场份额在27%左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榨菜一直以”提价“战略为主,销量提升慢,让出了部分市占率。二、疫情消费降级,榨菜由于之前提价把2元价格带让了出来,让竞争对手抢占部分市场。

长期来看榨菜依旧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a.地理优势。涪陵地区青菜头产量高。青菜头低值易损、且短期集中上市,运输成本高。涪陵是青菜头最 大产地,公司原料优势明显。

b.品牌优势。乌江品牌意识领先,“三腌三榨”的核心价值早已深入人心。 新消费趋势下,公司主打健康概念,不断升级产品价值点。

c.资金政策优势。涪陵国资委入股,目前乌江是唯一的上市品牌,有资金优势,融资更方便(当下融资进一步扩产)

d.供给侧规模优势。

e.渠道优势。公司为榨菜行业唯一全国化的企业,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均强于竞争对手,渠道优势明显。

泡菜行业:

泡菜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产业竞争激烈,泡菜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水平不高。我国泡菜行业市场规模虽然稳步增长,但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较为分散,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为家庭自制或者小作坊式生产,品牌化率低。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吉香居位于龙头地位,占整体市场规模比重的1.2%;川南酿造和惠通食品占比分别为0.92%、0.37%。

7.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和变化的长期主要推动力,是来自客户需求和选择倾向的变化?上游厂商的认证?还是同业的技术革新、商业创新?

客户需求增加,单价随CPI增长

8.行业中取的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竞争对手获得像他一样的优势?

a.青菜头产地在涪陵,公司有成本优势。

b.差异化品牌优势

c.供给侧规模优势(一来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二来提供了强大的营销网络)

9.公司的业务有无明显的进入壁垒、定价权或者客户粘性?其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确认公司的竞争优势呢?

进入门槛较低,但是规模优势体现明显。(小企业不容易挣到钱)

公司在榨菜行业有提价权,不过随着未来扩产,更多的策略是提销量。

10、公司的竞争对手普遍弱小还是有一部分实力相当?对比竞争对手,公司具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有无在产品、经营模式上看起来“出格”的创新举动?

对手相比乌江来说都弱小一些,榨菜行业里唯一实现全国化的企业。

本质差别参考(6.竞争优势)

11、行业的竞争过程会持续多久?届时会出现对市场格局颠覆性改变还是循序渐进的改变,最终是一家独大还是多强格局?

榨菜:

行业竞争持续5年以上(榨菜扩产后,竞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加剧)

最后的格局大概率是一家独大。

泡菜:

目前各家市占率都很小,未来几年内大概率依然是这样的格局

三、经营特征:

1.更接近高利润,高周转,高杠杆的哪一个?

高利润

2.企业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增长的弹性较大,还是稳定性较高?

稳定性高的同时具有向上空间

3.未来几年公司靠什么业务推动发展?短期和中长期来看,业务结构会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业绩有什么影响?

短期来看,未来几年公司扩产,27年全面达产20W吨榨菜产能。

长期来看,公司已经开始着重培育下饭菜、榨菜酱、榨菜零食等产品。

2024年产品产销量变化。(公司层面经过一年的试水,不再重点发展萝卜)

收入变化主要源于市场拓展和产品战略调整。公司实施“双轮驱动”策略,集中力量发展榨菜、下饭菜和榨菜酱核心品类,尤其在餐饮市场上取得显著进展,餐饮产品调味菜调货额增长超过30%。

4.投资这个企业看中的估值弹性还是业绩弹性?造成弹性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两者兼有。

目前市场认为榨菜目前营收遇到瓶颈,未来榨菜增长乏力,整体下调估值。

5.公司的业务是否容易理解且容易验证?

容易理解

6.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主要靠销量还是利润率提升?

未来主要靠销量增加

7.行业是否通常会出现洗牌?还是行业的基本格局是长期不变的?

行业格局趋于稳定,一家独大格局逐渐形成,近几年CR3市占率有所下滑。(主要是CR3提价后影响销量,扩产后进一步观察市占率)

8.从DCF三要素来衡量其经营特点是否有明显的硬伤?这对于投资周期在投资中的定位会有什么影响?

A.经营存续期。

酱腌菜行业为永续经营的行业。

B.现金创造的能力。

运营成本上:榨菜属于绝对轻资产行业,毛利率在51%,净利率33%,销售费用率13%。

扩张成本上:公司募集资金33亿扩张了20W吨酱腌菜产能,轻资产扩张。(33亿目前来看,整个酱腌菜行业只有涪陵榨菜拿得出来)

销售模式中的含金量:预收0.6亿,应收0.1亿,营业额24.5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状态。

应付天数远大于应收天数,ccc为85天,公司的上下游话语权非常强。

C.经营周期定位,成长中期

整体来看,榨菜属于永续行业,扩产需要融资但资产较轻,日常运营成本低(证明有品牌优势,疫情期间不需要大规模促销),现金含量很高,上下游话语权高,属于成熟期。结合竞争和市场情况,商业模式85分以上。

四、财务特征:

1.公司当前的ROE水平和构成情况怎样?未来ROE的演变中,最重要的是总资产收益率、净利率、杠杆中的哪一个?演变的方向怎样?能具体影响多大的程度?

榨菜当下ROE是10.3%,净利率33%,周转率28%,杠杆1.06。

21年榨菜募资后,ROE大幅下降。现在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未来提价空间很小,资产周转率更为重要。

未来随着榨菜产能释放,提价空间有限,加大营销费用投入,增加青菜头产能存储,净利率维稳;销量上涨,周转率上升,ROE随之修复。

从2023Q4看,公司毛利率50.65%,同比增长3.35pct,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21%/0.51%,同比+9.05pct/+0.21pct,主要为健康益生榨菜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长江上游榨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标准化建设项目投入增加。

2.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是否强劲?资产的主要结构怎么样?过去的3-5年,公司的资产结构是在优化还是恶化?结构公司的经营性方向和目标来看,未来几年其资产负债表会不会发生重大的结构性或者状态性变化?

资产负债非常强劲,资产负债率6%

资产端:

货币资金+理财+其他流动资产 = 64亿,这个资金量在整个酱腌菜行业找不到第二家。过去3-5年公司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

负债端:

过去3-5年,负债端增加主要的还是应付和合同负债(说明对下游强势)

未来几年公司现金会大幅减少转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是否能够消化掉扩张产能是关键。

3.公司的利润表中,对盈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这一最大的因素的具体构成是项目有哪些?公司经营方向和目标来看,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会向好还是压力加大?

营收与成本。

营收与公司销量、提价等相关;成本与青菜头收购价格相关。

从公司未来规划来看,27年达产40W吨榨菜,在提升榨菜销量的同时,也可用于动态调节青菜头成本。

4.从历史情况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能否超过同期净利润?影响经营性现金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因素是向好还是向坏。

多于一半的时候能超过。

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当下最重要的就是销量和成本,成本未来向好,扩产的销量需要进一步观察。

5.总体来看,公司的财务是否清晰、详细和可理解?有无很多重要单很不明确的事项存在?如果存在,有没有办法像公司进一步询证?

清晰。

6.结合公司的财务和业务特性,是否找到了观察公司经营情况的有效财务指标?

ROE,营业收入

7.公司是否出现过重大的财务欺诈行为?

8.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的财务报表有无特殊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9.如果一定要指出三个最重要的会计科目,会选择哪三个?为什么?

ROE,营业收入,经营性现金流

五、企业素质

1.管理层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和产业抱负?是否具有狼性基因?

从周斌全过去的事迹来看,具有传奇色彩,且有强烈的产业抱负。新任管理层有待观察。

2.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与产业特性一致么?比如同样是成本,软件公司和普通制造业完全不一样

可以看到乌江的企业文化专注做下饭菜,非常聚焦。

3.股权结构是否不稳,过于分散?

大股东涪陵国资委,股权集中。

4.公司是否体现出高度壁垒森严,官僚化,高管家族化的情况?

没有

5.从历史情况看,公司是属于说道做到还是经常画大饼的情况?

经常说到做到。(从23年一年的调研来看,公司都开诚布公原材料成本和销量压力,全年保持个位数下滑)

公司24年预算目标#收入同比+12%,营业成本同比+9.96%,对应毛利率51.6%,同时公司有意向在成熟期做出提升分红的举措。

6.在遇到突发事件,公司对待客户、员工、股东的态度怎样?是否能做到反应迅速、公开坦诚、敢于担负责任?

交流纪要均会公开,对股东开诚布公。

7.对公司是什么样确信,高度、一般、非常小心?

高度

8.公司是否具有长远眼光?在公司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平衡上是否具有高水准?

公司提出大小乌江战略,并且有条不紊的执行,不盲目多元化。

扩张产能,未雨绸缪,拓宽护城河。

从许多历史事件上看,公司具有长远眼光,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护城河

9.看中公司的某个产品?系统性竞争优势?生意特性上的优越性?对这笔投资的周期怎样设定?与看中的因素是否匹配?

看中公司的生意模式和系统性竞争力。

这笔投资为长期投资,持有时间5年左右(2023-2027)

10.市场目前对公司的认知什么水平?我是否是共识中的一部分?

超越市场共识

$涪陵榨菜(SZ002507)$

全部讨论

04-06 17:04

记得几年前看过老唐的一篇关于榨菜的文章,里面有个数据记忆犹新,全国的榨菜销量大约在75w吨,如果市场容量的天花板在75-80w吨,那么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涪陵榨菜21年融资投建的那个20w吨产能基地未来能否顺利消化的问题了。从23年年报中来看,管理层似乎对于这个投建的项目也存在不小的疑虑。虽然目前市值较低,但是因为未来的产能能否顺利消化的问题,一直没敢下重手

长期来看,榨菜提价基本可以保持与CPI同步

04-06 16:21

感谢分享

04-06 10:02

分析全面并且得当,无扩大之说,基于客观事实有一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