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篇:京东方A——从好企业到好股票(上)

消费电子篇:京东方A——从好企业到好股票(上)

 #京东方A#   #消费电子#   #Tcl科技#  

好股票的一大价值就是要赚钱,企业不赚钱,就TM是犯罪。松下幸之助这句话,被曾经网友硬生生加了TM两个字送给面板行业一哥,京东方A。同行的TCL,自然也少不了,曾经有人问,哪家公司光名称就能让你想到公司情况,网友给出的最佳答案是:TCL,谐音,太差了。

很长时间,“缺芯少屏”一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彩电企业早年也曾经兴旺一时,四川长虹作为当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蓝筹股,四川长虹是老股民的信仰。“沪市看长虹”是最基本的常识。1989年8月,四川长虹发起了中国彩电史上第一次降价销售的案例,一战成名。1996年3月26日,在彩电进口关税即将大幅下降的4月1日来临前夜,四川长虹再次大幅降价,并引发中国家电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商战。作为军工企业的长虹,用凌厉的营销攻势成为了中国彩电第一品牌,市场份额达到恐怖的35%。但在CRT显像管向液晶屏升级的过程中,因为不掌握核心的显示技术,中国彩电厂家只能从日、韩、台进口,高额的价格,让中国彩电行业陷入巨亏。

十几年前液晶面板的受制情况,丝毫不亚于当下的国产芯片。在2010年,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金额高达468亿美元。2010年全球电视生产数量约2.2亿台,在中国生产的电视数量达1.1亿台,国内销售4000万台,出口约6000万台。这意味着中国大概需要1.1亿张屏,但本土只能提供1000多万张屏,面板的进口花费,常年排在芯片和汽车之后位居前三。2012年面板进口金额甚至超过500亿美元,这个情况一直到2013年开始慢慢缓解。

面板是重资产行业,早期阶段技术迭代更新快,下游需求又随着单双年赛事变化而上下波动。相应的,也就造成了面板产业平均每一到两年就会出现一次产业低谷的独特现象,对应表现是:供给严重超出需求,厂商之间大打价格战,实力落后的厂商就会在这一过程中被淘汰出局,而赢得战役的厂商赶在下一轮涨价之前逆势扩产,在产业周期中赚的盆满钵满。

最先发展出液晶面板产业的是日本,在1997年前后的亚洲金融危机的产业低谷之中,被三星、LG大打逆周期投资大法,抢占掉市场份额。所谓逆周期投资,就是在行业低谷大家勒紧裤腰带都吃不饱的时候,继续猛上更多更高世代产线建设,加重行业下行压力,在同行弱小玩家产能出清的时候,新增的产能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掌握了先进面板生产技术的日本人却并未就此认输,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当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台湾。

1997年到2000年,日本疯狂与台系厂商签订技术转移合同,以此收取了高昂的专利转移费,并凭借着一招借刀杀人,报了当年来自韩国的屈辱。

随之带来的,则是21世纪初期台湾面板产业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广辉电子、中华映管、瀚宇彩晶为代表,“面板五虎”格局的形成打响了台湾面板产业的崛起的第一枪。在台湾政府的支持下,面板与半导体、电子制造、精密机械一同,成为当时台湾的四大支柱性产业。

数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六年间,台湾的面板产业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新台币,占据了台湾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之多。经济方面,台湾面板在2012年更是到达了1兆4,300亿新台币产值,与油品并列,成为当时台湾的第二大出口产品,直接带动就业人数高达9万余人。(这里补充下为什么韩国和台湾拼了命要举全体制发现集成电路,是为了地缘政治安全,如果台湾或者韩国陷入战争,好让全球电子产业陷入瘫痪,这也是台积电不想搬去美国的原因,现在面板势弱后,韩国和三星在半导体的投资更大了,目前半导体资本开支最高的三星和台积电,一年三星或者台积电一个企业的资本开支超过我们的二期大基金全部投资。)

只不过,台湾用钱砸出来面板产业,相比大陆与韩国却始终只是个弟弟...... 

2009年,再一次液晶下行周期到来,年初刚刚熬过了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台湾厂商,又遭遇了产业停摆的暴击:整体开工率不足四成,产品有产无销,为保存一线生机,只能狠心缩减当年的资本开支。 

两岸一家,作为白马骑士的大陆及时为台湾面板产业送去温暖。沐浴着家电下乡的政策春风,长虹、康佳、TCL九大电视企业为代表,共分两次与友达、奇美签署了交易总金额44亿美元,总量超1200万片的采购合同。 

只可惜,大陆伸来橄榄枝后,金融危机刚解除, 台湾企业转手就把面板卖给了韩国,而囤积了大量面板的韩国则趁机坐地起价,五个月时间,将面板价格抬高了30%以上。 受不了这口气的我们,也是我们真正下定决心实现屏幕自主的原因。

从2001年起,三星带头,面板厂商联手坐地起价就已经成为行业里的公开秘密。一直到2010年,欧盟直接对LG、奇美、华映、瀚宇、友达五家企业的串谋操纵市场行为开出了6.489亿欧元的天价罚单,才稍微动摇了这一产业阳谋。 

因为奇美成了冤大头、占了一半罚款。而带头大哥三星,则以污点证人的身份逃过一劫。自此,六大巨头之间,友谊的小船一下子翻到了湖底。

同盟关系破裂前后,台湾企业其实也没占多少便宜。一方面是2009-2012年连续亏损,另一方面是得罪了内地市场。 

2010年技术突破后,高层决定不能受制于人,在国家20年3000亿的补贴下,“壕”无人性的京东方,根本不管逆周期顺周期,只管闭眼梭哈。当年4月,京东方6代线才在合肥破土,10月份8.5代线就在北京开工。与此同时,华星光电也在TCL的不断输血之下,于2010年直接上马8.5代线。 此后,以这两家企业为代表,大陆的面板产业朝着10.5代线一路狂飙。仅仅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从面板全面进口到面板生产全球第一的身份转变。 

而曾经靠着逆周期大法崛起的台湾面板,却也从2012年起,永远的定格在了8.5代线上。(中国台湾友达8.5代2条,中国台湾群创8.5代1条。)

而曾经靠着逆周期大法大杀四方的韩国面板,也放弃8.5代液晶面板向10.5代液晶面板的扩张,逐步退出LCD竞争,在2019年中国企业10.5代面板厂产能爬坡,顺利提高开工率后,65英寸以上大型面板价格便开始持续下跌,亏损感人,以至于2019年、2020年韩国闹着要全部退出LCD,不玩了。可惜的是,疫情的突如其来,面板价格跳涨,供不应求,韩国延迟本土LCD线的关闭情况。于是在2021年三季度传统面板旺季,价格战再起,延迟享受,中国表现决心彻底扫清韩国LCD产业的决心。

最新消息2021年11月底,韩国三星宣布将2022年年中将关闭LCD液晶面板全部工厂,将采购京东方、TCL等面板,上次宣布是2019年11月中下旬,我果断开了京东方的大仓,这次2021年12月,看到同样的消息,我也开了仓,个人观点,大家看文足矣,买卖盈亏自负。

历史上的时刻:在2001年至2006年的6年时间里,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六家日韩面板企业,以平均每月一次的会议,总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会议中的重要一项就是,针对大陆彩电企业的采购,联合操纵市场价格。

这也直接导致中国的液晶彩电价格高居不下,2003年时,一款32寸的液晶电视,价格竟然高达上万元,中国彩电行业完全仰人鼻息。

而今天,32寸的液晶电视,X宝不到500块钱包邮,将价格打下去的头号功臣,就是京东方A

不同世代面板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京东方和TCL大赚的时候,国外唯一一条夏普10代线却血亏高达1,019亿日元(60亿元人民币)。我们LCD成本优势已经无与伦比。

显示需求大屏化是趋势,高世代在大屏化发展趋势中可以更低切割损耗:

高世代在大屏化需求进程趋势中,会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其次是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优势,这方面,中国做的最好,京东方的毛利润是全行业最好,毛利润高于TCL,净利润率低是受OLED及其他业务拖累。

当韩国彻底出清LCD液晶工厂后,京东方LCD业务净利率将稳定在15%-20%附近左右,参考前几年电子行业风华高科对手投降和PCB行业对手投降的净利率回升稳定情况。

记忆中我经历的京东方时刻:

2013年液晶面板行业产能减少7%,行业业绩回暖,股价上涨至2015年8.5代线投产告终。

2016年三星关闭一条7代厂,面板价格大涨50%以上;随着2018年我们的10.5代线投产告终。

2019年韩国宣布关闭一条7代线,面板从过剩到苹,价格触底,19年初京东方宣布2018年LCD出货数全球第一,连拉一波,历史上,泛摩尔定律行业成为第一,基本就能称霸未来多年。2019年底,韩国三星宣布关闭苏州三星工厂,面板正式触底。

2020年年中韩国三星和LGD宣布全部退出LCD业务,面板价格大涨叠加疫情,出现暴涨局面,韩国担忧面板供应,延缓关闭,股价21年在业绩大涨并未股价上行,主要是这原因,也有部分叠加定增原因。

2021年,面板价格三季度,随着传统一四季度淡季即将来临,为了保护下游电视厂家利益,行业快速压价,2021年11月26日,三星宣布2022年结束LCD液晶面板业务。

面板价格这次上涨中,京东方企业一直说行业进入弱周期,但是弱周期,32寸面板价格从80多美元锤到40美元,已经不是弱周期了,但各位看完以上故事,应该明白,降得快,不是坏事,降少了,棒棒如果有利润,一直不投降的......制约你赚钱,好在OLED新的竞争领域分担压力,但是,岂能让他如愿,这不,投降了!只是苦了这160万股民,也21年苦了我几个月,渣男,呸!我吐棒子国不关厂出尔反尔。

总结:面板韩国、日本 、台湾退出的趋势已经是必然,它们将从miniLED或OLED发力再次进入这个行业竞争,我认为除韩国外,日本和台湾没机会杀回面板行业了,三国时代,终结是趋势,苹果也扶持不起来,OLED,未来的价格战不会杀的很惨,造价太高了,烧不起,miniLED,京东方和TCL现有优势,必是miniLED这方面的霸主,三安光电是LED芯片顶级玩家,核心LED芯片我们有产业优势。

液晶面板二十余年大战结束,展望未来,好企业终将在寡头垄断时代成为给股东增添回报的好股票。我们这些年,芯片的扶持,最终不就是为了造出一两家京东方和TCL这样的企业吗?2022还看空的那些说甚面板胡话呢,这不过去一直价格战嘛,历史上,产能的退出,面板价格反弹速度非常快的。

要知道,京东方给员工未来2年完成增长任务的股权激励价格,是5块6毛5好像,定增加是5块5毛7。陈董事长说营收和市值会走向千亿美元。投资有风险,大家自行学习。

上篇完!

下篇讲京东方A腾飞的故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LED这块,透露下2022年,OLED出货量将超1亿片。

雪球转发:8回复:23喜欢:29

全部评论

一颗正经的流星07-19 09:28

当时定了时间啊,你可能忘了?

ZK贪吃蛇07-19 08:51

千亿美元营收,没有加上个时间期限吗?这帮国企领导口号喊的震天响,先定个目标奔 3000 亿营收去吧

一颗正经的流星2022-06-11 22:52

如果有更高世代,三年内安全,目前没有更高世代

龙伏初爻2022-06-11 22:26

请问一个外行问题——如果京东方被另外一个国家的更高世代线代替怎么办?中国能维持多久这种领先技术?谢谢

时间换空间sps2022-05-22 01:58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