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研究员Will:小米集团23年Q1初步更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31喜欢:8

“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小米集团-W(01810)$ 

5月9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确认5月24日(周三)发布截止2023年3月31日的一季度财报,我和大家更新一下市场预期和个人初步观点:

1. 机构Q1预测数据更新,营收继续下滑,利润和毛利率超预期:多家机构更新了Q1的预期数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预测小米Q1营收为580亿元(同比-20%,环比-10%),净利润为30亿元(同比+6%);大华证券(Daiwa)预测小米Q1营收为590亿元,净利润为32亿元;花旗银行(Citi)预测小米Q1营收为580亿元,净利润为30亿元;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小米Q1营收为590亿元,净利润为31.6亿元。尽管四家机构的预测数据略有出入,但基本上营收580-590亿区间,同比下跌约20%;净利润30亿区间,同比有高个位数上涨(注意该数字未反算造车和创新业务费用,见第6点);毛利率预计为19%区间,为历史高点。

2. 智能手机出货量3050万台,主要由于印度区业务收缩:根据Canalys和IDC的三方数据显示,小米Q1全球手机出货量约为3050万台,同比下滑约24%(22年Q1手机出货量为3990万台),全球市占率亦有所下滑,为11.4%(22年Q1为12.7%)。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小米印度区业务收缩是本季出货量下滑的重要原因,Q1印度区出货量仅为500万台,市占率为16.4%,排名第三;相较于22年Q1的23%市占率有较大下滑。

3. 手机业务ASP略下滑,但成本下降幅度更快,毛利率因此增加:本季智能手机手机业务的ASP(客单价)略有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海外消化库存,但中国区ASP由于高端手机占比提升而增加;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在本季有所增长,主要由于手机BOM下降速度更快(例如内存等核心零件)以及海外宏观环境趋稳(例如汇兑损益因素在减弱)

4. IoT业务营收双位数下滑,互联网业务营收毛利稳定:本季集团整体营收下滑的另一原因在于IoT业务营收也出现了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智能电视ASP下滑以及海外需求持续疲软。但大家电依然是本季IoT业务亮点,低基数和高ASP是主要特点,预计将在财报里披露更多数据。互联网业务本季依然稳定,无论营收或利润角度。

5. 印度税务调查事件法庭宣判,预计将寻求进一步维权:小米印度的税务调查事件在今年4月有了进展,4月21日印度高院正式驳回了小米再次起诉ED的案件,确认了ED对于小米555.1亿元卢比的查封小米集团否认了调查所指控的问题,预计将寻求进一步维权途径。印度税务调查事件是小米印度区业务收缩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这作为小米和印度政府谈判的战略选择。从财务角度,审计师对于资金冻结的潜在损失计提问题,也是本季需要重点关注的,但我个人认为本季计提损失的概率不大

6. 造车业务持续推进,预计将看到重大里程碑事件:根据与小米近期的沟通,2023年全年造车和创新业务开支对净利润的影响在75-80亿元人民币区间,对比2022年全年为31亿元,有显著提升。因此,第1点里预测的Q1约31亿的调整后净利润需要反算15-20亿元的本季造车影响。从造车的实质进展来看,小米造车应该已经进入冲刺阶段,预计将在未来1-2个季度持续看到重大里程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工厂完工(6月)、获得相关生产资质(7-8月)、年度演讲披露部分细节(8月)、MIDC披露自动驾驶和LLM(11月)、首车MS11发布(10-12月)、车辆正式交付(次年Q1)等,以上时间点均为预测。

7. 本季财报的理解重点是“规模与利润并重”,将对股价产生直接影响小米在2022年报里首次提出了“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战略目标,今年Q1算是第一份答卷,因此本季财报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这个目标,因为利润的提升会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对于小米的判断。在我看来,有两个核心维度:

- 关于规模:(1)小米将高端战略置于重要地位,集团整体有选择性地放弃粗放式的规模增长,而转向质量较高的精细发展;(2)智能手机作为核心业务,从行业规模和宏观环境等客观角度无法实现出货量的高速增长;(3)IoT业务低估了硬件生态扩张的边际难度,一方面品类上向空冰洗等高端产品的产品倾斜,客单价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品牌上向米家自营品牌倾斜,收缩生态链的授权和扩张。

- 关于利润:(1)依然是小米的高端化战略,集团的全品类高端化(手机、IoT和汽车)会带来毛利润的提升,因此向利润倾斜是高端化战略的必然结果;(2)小米的核心逻辑正在向“消费电子行业的软硬结合”转变,因此注定在诸多核心赛道上要显著投入和研发,例如汽车、SoC、机器人、自动驾驶、AI和大模型等,每一个都是百亿级的投入,需要足够的利润支持;(3)此前的硬件飞轮没有有效地带动软件和服务飞轮,利润的核心来源互联网业务在过去数个季度保持平稳,因此小米需要务实地向硬件要利润。

以上为我对于小米集团23年Q1财报的初步分析,具体细节和底层逻辑将在财报发布后和大家进一步分享。

精彩讨论

艾戈1632023-05-10 12:35

起码现在方向是对的。一味做大,没利润没现金流,最终结果与那些民营地产差不多。生态链最好能大幅压缩,小米品牌撑不起那么多产品类别,也管不好他们,他们也无法助力小米品牌。

monty2023-05-10 15:30

做精品,不要做垃圾产品。情愿少卖手机,也不能生产没有品质可言的平庸产品。要发挥软件的能力,软件上软实现利润,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来提供有利润的有粘性的服务来收获服务利润。

一介大闲人2023-05-10 12:29

为了让卢伟冰首炮打响,我估计前期透露给投行的信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保守,为的是正式发布时来一些惊喜。这也是为了雷军的面子,接班人一上来就不如人意打的可是他的脸。

虎扑恋爱区资深答主2023-05-10 12:46

ASP下滑我接受不了,肯定不会

全部讨论

想学量化投资2023-05-24 18:58

比对一下券商给出的预估数据不就能看出来了,很难吗?

实事求是02023-05-24 18:27

哪超了?

想学量化投资2023-05-24 17:38

超过预期了$小米集团-W(01810)$

游弋的大鱼2023-05-20 10:40

特斯拉造跑车,赚钱然后造更便宜的车。 小米为发烧而生,造物美低价的手机,然后赚了钱再造更贵的手机。 特斯拉向北,小米向南。

游弋的大鱼2023-05-20 10:38

全是利空

看不清的套路2023-05-14 13:33

不计提,也要单独进行损失测试,要不就是当投资人是傻子

了无生趣2023-05-14 10:22

$小米集团-W(01810)$ 一季报不可能计提印度的损失。 因为小米可以向印度最高法院上诉, 而且冻结资金不可能全部没收,罚款金额尚未确定。

青溪白云2023-05-12 09:01

小米13和readmi12 note turbo,都是很惊艳的产品!

虚度欧2023-05-11 10:29

will总,可以给我讲解讲解,小米汽车的智慧工厂造车独特优势。我觉得雷总是属于一眼望到顶的,他选择自己造,像特斯拉一样靠生产链的优势控制成本有很大降价空间。可否讲讲小米的自己造车的智慧工厂

隐于浮华2023-05-11 09:14

印度扣的钱会计入吗?计入是不是钱基本就拿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