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宏观# 【6】关于$瑞士信贷(CS)$ 补充一级资本债(AT1)的事件,市场对于此次减记的顺序非常关注:

1. 按照负债和权益的优先劣后顺序来看,AT1先于普通股价值清零,很引发关注。在历史上AT1先于普通股全部减记也是首次;

2. 瑞信的减记应不属于CET 1低于5.125%触发,而是属于监管认定的触发条款:瑞信官网及相关AT1工具的募集说明书中对条款有着相关规定,以下两种事件发生时(其一)便可触发减记:(1)突发事件(Contingency Event):核心一级资本率低于5.125%;或(2)经营事件(Viability Event):银行已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不可撤销的、非常规的政府支持措施,且监管机构认为若不支持将触发无法持续经营事件;

3. 瑞信本次就是由于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SA)宣布将对其提供不可撤销的特别支持承诺,而触发了全额减记的条款;此种触发的选择权在于监管部门,而非银行本身;如瑞信CEO所说,本次AT1全额减记的决策方是FINMASA而非瑞信自身;参考瑞信官网对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触发事件的描述,可以发现瑞士银行法下,持续经营情形下(Going Concern)AT1是最优先吸收损失的

4. 历史有AT1减记以吸收损失的海外同业案例,但此前案例是AT1和普通股同步减记/价值归0,此次案例有特殊性:此前的案例是2017年桑坦德救助意大利Populare银行时,欧央行ECB也是作为监管机构对Populare银行触发不可持续经营的“Viability Event”的条件,要求减记了该银行存续的12.5亿欧元AT1工具。但本次除AT1减记外,普通股价值也同时归0;跳出本次AT1减记事件,对于“先于普通股吸收损失”的可比分析,可以参考部分中资境外地产债,在债券宣布违约后,普通股依然在正常流通;

5. AT1工具的减记触发裁量尺度,各个银行监管当局存在差异,很难直接从募集说明书的条款中找到普适性安排:AT1工具的酌情裁量(Discretionary Trigger)尺度,需要根据发行人注册地的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来考量,很难直接迁移不同地区不同监管机构的决定的适用性,相关裁量情形在触发前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小米集团-W(01810)$ $标普500指数(.INX)$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2

全部评论

shouliereng03-20 21:56

@shouliereng: 就是明抢、就是打劫,极其无耻。你只是瑞士银行业、整个瑞士的国家信用算是扔粪池里了!!

中小微股东03-20 21:01

也许瑞士信贷在募资说明书中事先说了这个事,投资者被其高收益率吸引,次级债先于普通股吸收损失并不违法。但显然,这种条款意味着这种次级债违背了其设计初衷——补充资本,实际上转为了没有投票权的特殊高息优先股。如此,类似的可可债券的投资逻辑就变了:投资者持有的并不是银行破产后有望挽回部分损失的次级债,而是比普通股风险还高的金融衍生品,在目前波云诡谲的市场环境下,其余同类产品必然不能风平浪静。

用户705077382303-20 19:33

看不懂,有没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