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家规划好赚钱闭环的公司对我来说是好事,总比开一家等客上门的店要安全很多,亲眼看着周围很多门店开了后,发现生意没有想象中好,然后就开始打折,产品和活动无规划,为了打折做活动把自己店里赚钱的产品给打下来了。没有引流品没有复购品没有利润品,纯粹为了情怀而开店。
从营收来讲,小米现在3700多亿港币的营收已经不低了,但是PS只有0.7倍左右,而$苹果(AAPL)$ 一年4000亿的营收,PS是6倍,与其提高营收,倒不如提高营收的含金量,横向扩张搞营收,反而是最容易的,但确不一定是有价值的营收。
高端化的话,目前来看,我感觉从大众接受的手机和AIOT来做高端化,甚至搞一个手机子品牌的高端化,远比从一个新的品类来做高端化市场接受度高,且容易的多。
“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小米集团-W(01810)$
过去几个月,每当我和小米集团的研究员、基金经理、KOL和股东交流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小米造车,认为这是...
投资一家规划好赚钱闭环的公司对我来说是好事,总比开一家等客上门的店要安全很多,亲眼看着周围很多门店开了后,发现生意没有想象中好,然后就开始打折,产品和活动无规划,为了打折做活动把自己店里赚钱的产品给打下来了。没有引流品没有复购品没有利润品,纯粹为了情怀而开店。
20年前的乔布斯也好,马化腾也好,都不知道自己的公司会发展成现在这样。但他们都在努力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去推。
这种思维方式确实有点“宏大叙事”了。当前类似乔布斯、马化腾的人一大堆,真正成功的就那么几个。
所以说小米不适合基金和券商。
这两者都没有对与错之分,就是广度与深度的区别,格力可以在硬件长板上发挥极致(例如质量),软硬结合的华为和小米只能说在消费者使用的场景广度上占优势,不见得在硬件深度上有格力强。$小米集团-W(01810)$ $格力电器(SZ000651)$
换个方式想,无论是华为的任总还是苹果乔老爷,在今天此时空条件下,复制当年彼时空的行动,能不能还做成一个现在这样级别的华为或苹果?
如果不能,那么任何一种用这些所谓成功条件去苛求、衡量$小米集团-W(01810)$ 的思维,都有刻舟求剑、宏大叙事的风险。
还是那句话,不是说ST废米就没有自身的问题,它的问题使用小米机械键盘敲这段文字的人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