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研究员Will:关于小米模式的一些问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1回复:114喜欢:48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是一个不断自我迭代和进化的公司,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重新思索它的业务模式。

这篇文章罗列了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几个问题:

1. 小米中国区新零售在4-6线城市以及乡镇无法复制小米之家零存货、高周转、派店长的模式,那么新的乡镇级商业模型是怎样的? 

 @卡夫奥利奥  :在线下市场这件事上,那句老话是很适用的,人们往往高估三五个月的变化,而低估三五年的趋势。而时间在谁一边,只要看看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并不难判断。

 @上圩双抢  :小米之家很难铺到乡镇,乡镇的量是固定的,且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单品牌的门店,卖一个A品牌必然会少一个B品牌,相比较而言,商家必然会卖利润大的。

 @Willer7  :低线城市一般存在的问题是人口密度小,因此类似OV都是通过小店广撒网的模式去铺渠道,对比小米之家大店高效率的模式,直接搬高线城市的打法到低线,是相对比较难的。哪怕在低线城市的商场开店,效率方面也难以达到高线城市的坪效。


2. 小米产投在供应链广泛投资,新的黑灯工厂也在建设,那么小米的工业级IoT(IIoT)的战略和布局是怎么样的?


3. 小米曾经提出过1+4+X的IoT战略,其中“4”指电视、音箱、路由器和笔记本,代表了IoT时代的关键流量入口。当然IoT时代的流量入口是一个动态概念,那么现在又新增了哪些?小爱同学能否脱离这些屏幕存在?


4. VR/AR(甚至元宇宙Metaverse)对于IoT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小米有没有点错科技树?

 @简单总结下  :元宇宙,是一群文科生对自己难以理解,又困窘于自身贫乏想象力的自我解嘲,找个名词抄袭,都不知道抄什么,所以找个响亮的抄,抄的拙劣,怎么看怎么抄的东施效颦。

 @暮冰  :对于前沿的科技应用产品化从商业角度并不是越早越好,小米奉行的追随战略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要把握前期巨大投入沉没成本和后期以成熟产品较低成本快速占领市场的一种平衡。说点俗的,抢先一步可能是吃肉但更多可能是吃屎,小米慢一步虽然不一定能吃上肉,但能避免路大多数的吃屎。


5. 小米很快会发布新to B的企业级业务,但是否依然局限于开发商或酒店的全屋智能装修,是否还有别的想象空间?


6. 小米当下追求的“高端化”究竟是什么?高端化是否一定伴随着品牌溢价?高端产品的“性价比模式”是否存在?(From  @股卒  

 @卡夫奥利奥  :小米的难处在于,通过高端产品维持品牌逼格,在看重硬实力的科技行业更困难。ios或者海思这样的独门利器,都需要多年的积累。小米近几年不断发布的概念项目,比如透明电视,ar眼镜和铁蛋,也都是试图达到类似效果。但无法量产的技术展示,目前看效果有限。

 @monty  :今天小米的经营模式是由小米今天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决定的。当小米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产品,前所未有的崭新消费体验的时候,自然就是高端产品;市场是公平的,消费者会用一个公平的价格回报优质产品的生产者;高端与否是由消费者公认的消费体验决定的,不是直接由价格或者营销宣传的文案内容决定的。

 @Willer7  :我一直认为高端化和性价比基本上是相互矛盾的存在。高端化的情况下,如果还追求性价比,实际上是会影响品牌的调性。需要一定的品牌溢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高端带给人们的虚荣感(尽管不是那么恰当的词,但是也确实是人性所在。就比如每年都涨价的Gucci)。


7. 小米的组织管理是否具备/能否铸就自驱基因,单纯的利驱和依赖雷总为首的盯防在战斗力层面容易衰退和出现病灶?( @汤姆船长  )

 @粮厂研究员Will  :这是一个好问题,小米的企业文化确实和很多科技公司非常不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雷军有一个很出名的投资逻辑是“不熟不投,不熟悉的领域不投,不熟悉的人不投”,这个思路也应用在小米的企业管理。

然而,Harari在《人类简史》里引用过一个经典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叫做“邓巴数字”,也叫150定律:“如果一个团体只靠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八卦”交流来维持,那这个团体的最大规模就是150人。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你不需要有什么制度规范,你单靠人际关系就能维持正常运作,比如一个小公司,一个小村落等等。但是一个组织要是想超过这个150人的门槛,它就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家都能够想象并且相信一个虚构的故事。比如天主教,所有人都相信耶稣受难,所以互不相识的教徒也有共同话题。”

因此,如果雷军只招募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小米的“熟人”逻辑能够管理的范围也就是150*150=22,500人。这个逻辑,一方面可以从2018年上市以来小米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问题里说到的“依赖雷军为首的盯防”,而没有自驱基因。

……

以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希望大家帮我答疑解惑(也欢迎大家补充其他问题,或者自问自答)。对于让我有启发的答案和问题,我会编辑进帖子让更多人看到,当然也会打赏。

精彩讨论

卡夫奥利奥2021-10-12 00:05

关于高端,很多人有误解。小米做高端,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高溢价去的。

性价比是小米的灵魂,雷军从一开始就想做国民手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抗拒涨价。这跟小米这两年发力高端矛盾吗?不矛盾,因为雷军意识到,不做高端,小米品牌在中低端可能也立不住。小米想做的是国民品牌,而不是低端品牌。品牌一旦低端化,你的用户基础就会大大萎缩。

如果理解不了小米的高端逻辑,可以看看优衣库的设计师联名款,这些衣服请最大牌的设计师,价格也高于普通款,但依然远低于设计师品牌。这些衣服为优衣库吸引到大量中产阶层用户,避免了品牌低端化。宜家的民主设计,好市多的原价茅台,都是类似的逻辑。

小米的难处在于,通过高端产品维持品牌逼格,在看重硬实力的科技行业更困难。ios或者海思这样的独门利器,都需要多年的积累。小米近几年不断发布的概念项目,比如透明电视,ar眼镜和铁蛋,也都是试图达到类似效果。但无法量产的技术展示,目前看效果有限

monty2021-10-11 23:33

所谓高端产品应该是指那些消费者通过对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够获得与竞争产品不同的有明显差异化的高度满足的消费体验的产品。他与产品价格的绝对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与利润率高低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与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有关。当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通过价格来界定消费者的身份,通过价格壁垒(或者其他壁垒)造成的稀缺性来凸显这种消费体验的稀缺性的时候,他就会采取高定价来确定这种产品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客户,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产品产品力足够高,高到只需较低的销量就足以通过较高的定价维持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例如私人飞机和游艇,LV的包,名贵手表);另外一种高端产品则不适合这种模式,必须维持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优势才能有效摊销研发和固定成本,在较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上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小米手机和电器定位于大众消费,和规模化经营,是和目前他的产品力相适应的,他如果能够通过给消费者提供有明显差异的高度满足的消费体验和价值感,就实现了高端化;在此基础上,他确定的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策略就是合理的策略;如果定高价(高品牌溢价)依然有众多客户,高价格就是合理的;如果只有价格和利润率低到只有5%才有足够多的客户需求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目前的低定价的高性价比模式也是合理的;定价模式是果,产品和服务带给的消费的消费体验和价值感水平是因,不能本末倒置。今天小米的经营模式是由小米今天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决定的。当小米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产品,前所未有的崭新消费体验的时候,自然就是高端产品;市场是公平的,消费者会用一个公平的价格回报优质产品的生产者;高端与否是由消费者公认的消费体验决定的,不是直接由价格或者营销宣传的文案内容决定的;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上,供应链管理上,少一点营销技巧也许更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成为消费者认可的高端产品;

卡夫奥利奥2021-10-11 23:47

$小米集团-W(01810)$ 
关于线下。第一,小米之家大扩张的时间很短,第1000家小米之家是去年12月开的,距今不到一年。大部分低线市场的覆盖才几个月而已。线下店是需要时间来养的,产品也需要线下反馈来迭代,现在讨论有没有跑通,可能为时尚早。

第二,线下市场对投资者来说是个黑箱。各种数据,比如各地区的周转率,哪些产品好卖,哪些利润高,只有小米内部才知道,而这些才是决定下一步动作的关键。

明确这两个前提后,总体上看,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像hov一样,全国几十万门店,一直开到村头,这是确定无疑的。而小米目前的方向,依托综合体和闹市区开店,尽可能扩大自营范围,我认为大体是正确的。依靠多品类,高周转和一部分特供机,短期内能活下来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时间。

虽然这个路子,只能覆盖具备基本城市形态的地区,但已经包括了县城和部分发达地区乡镇。再往下的市场,人口密度不足,品牌认知又低,覆盖成本陡然提高,而且随着时代,这些市场本身正在不断萎缩之中。

在线下市场这件事上,那句老话是很适用的,人们往往高估三五个月的变化,而低估三五年的趋势。而时间在谁一边,只要看看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并不难判断。

简单总结下2021-10-12 02:06

一个40岁悟道:要先轻装爬上山,随便捡一块石头丢下去的人,大体上是基于对自己前半生每天辛苦推石头上山,事倍功半的感悟,这是一位优秀的普通青年——
优秀的普通青年,勤奋、努力、坚韧,这是优点;不足是,缺乏对星辰大海的想象力
特质,谈不上缺点,可以理解为就这样,知道努力,不知道为什么努力
普通青年,对星辰大海这四个字的想象力,就是四个汉字:星辰大海,星辰下面有大海
一个产品服务同质化,充分竞争的领域,即某些人哔哔的赛道,后发哪有高利润可言?你要比人家东西更好,还要更便宜,才能抢到一点市场份额,即便能做到咋赚钱继续?
没有能力开辟一个新战场,填补未被满足的需求,量、价自己说了算,哪里有定价权?
普通青年感悟到的要先轻装上山,其实类似前七个烧饼,没吃六个烧饼你怎么上的山?
@卡夫奥利奥 一针见血的指出:小米近几年不断发布的概念项目,但无法量产的技术展示效果有限,应是此意,普通青年想开辟新战场,但又不知道具体,希望依靠自身机动性——快速机动,弥补战略规划能力的不足,长此以往会让队伍疲弊迷惑,信心崩溃

元宇宙,是一群文科生对自己难以理解,又困窘于自身贫乏想象力的自我解嘲,找个名词抄袭,都不知道抄什么,所以找个响亮的抄,抄的拙劣,怎么看怎么抄的东施效颦

XR成为一个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某种情绪反射:不能星际拓殖,蓝星资源总量受限;科技树越来越难爬,技术进步放缓,至此,技术、资源,这经济增长两大动力都出了问题,但社会发展迎来一段物质生活安定,产生大量的闲暇的时光......大家对GDP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对一生只能体验一个角色感到无趣,但又无力从现实层面寻求到改变——人类这个物种,真正稀缺的是时间,这是最么有弹性的资源,一切商业交易的本质,都是交易置换时间,上等人买下等人的时间,下等人出卖时间苟延喘喘,说到底就这么回事——扯什么异次元、元宇宙、硅基文明战胜碳基文明,都是瞎掰,扯远了

现在,技术可以给一个解决方案,
满足温饱之外的需求,皆是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可以无限——钢筋水泥支撑的GDP增长潜力一定是有限的,但现有经济理论,找不到增量突破的解决方案,资本主义社会又没有在低增长、乃至无增长维持运行的经验与信心,ZF精英也是路径依赖综合征的患者,它也很着急,着急又能怎么办呢?没解决方案,又有现实压力,早晚会向现实让步低头——可能觉得这样很不正能量,这个社会现实就是这样,刷手机、看电视、打手游的父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哈哈哈,木有用,你拿本书陪着念比什么说教都强
你做的到吗?做不到,就别要求,要求没有用,你娃你生的,随你,哈哈哈
早晚会向现实让步低头

回到主题,那为什么搞小米,一句话,三个字,可能性。
文艺青年有想象力,但没执行力啊,他想啊想啊,很可能想一辈子没动静
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直是普通青年,偶然随机出现一个文艺青年淬火有普通青年优点的,社会进一大步,手里牌排排,也就那么几张,有些不能买,有些没上市

小米这张能买,而且给普通青年估值,牌不贵没,赌一把?愿赌服输撒

小熊点点2021-10-11 22:36

在洗碗机,扫地机这种消费升级的智能产品上扩大战果。争取在家用电器上复制出像智能电视那么大的成绩。智能手表,耳机还是弱了点,这些个也是可以通过小爱同学作为入口的。

全部讨论

价投量化2021-10-12 10:02

手动点赞,先赞再读

勤奋君2021-10-12 10:00

请问小米为什么要搞线下店?目标是多少家?谢谢

菜越2021-10-12 09:58

IOS海思本身都不是高逼格的,而且它的体系和迭代能力可以造成对对手的降维打击,小米目前没有举步维艰。

kentty442021-10-12 09:53

关于线下小米新零售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目前谁也不知道小米线下店在各级城市和农村的终极形态应该是什么样。
我认为小米目前过于着急了,一定要短时间内完成多少家店。其实没必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毕竟小米仅靠线上就已经做成这么大了,线下店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不关乎生死。
三线以下城市的小米之家要循序渐进,慢慢摸索和改进模式。所谓结硬寨,打呆仗。一下子搞多了,投入太大,如果效果不好,可能骑虎难下,造成现金流和营运效率下降。毕竟效率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供参考。

遇见美璟2021-10-12 09:44

手动点赞,先赞再读

虎年2021-10-12 09:42

腾讯其实一直是慢半拍的,段永平还专门提出甘为人后的理念,这说明慢一点不见得不好,最终还是取决于是否做得好

虎年2021-10-12 09:36

小米高端手机需要时间沉淀 ,先让不需要时间沉淀的部分IOT产品冲高端才行。

阿当g892021-10-12 09:32

第一个问题是个好问题,我也很想知道。第五个问题,2B这一块我个人觉得不太好做,消费级产品公司主要是要做产品和标准解决方案,而不是做项目。做项目的话需要极大的市场销售团队,以及很多的定制化工作,不一定真能赚到钱。开发商和酒店,又很难通过全屋智能向他们的终端用户收取溢价费用。最后一点,关于高端化,我觉得高端化最终不是性价比路线,性价比下沉到红米,可以让红米更极致,用高端的利润去贴补红米,保证整体净利润率不超过5%,小米品牌可以往10%去努力。高端=品牌力,品牌才是真正的护城河,一切研发,营销,渠道等等,最终都是为品牌服务的。

Ben_ffw2021-10-12 09:20

多元化的企业一般很难成功,希望小米是个例外

粮厂研究员Will2021-10-12 09:19

好问题,感谢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