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时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经济背景中,而不能简单的赞成或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适用的必要性,但中国目前还不至于直接走到这一步。

徐高/文

“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下称MMT)在近年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词汇,其内涵比较庞杂,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政府印钞票有益无害:印钞票能拉动实体经济增长(货币不是中性的),还不会带来通胀。拥有这等好用的“法宝”,政府应该扮演“最后雇主”的角色,印足够多的钞票来确保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状况。当然,印出来的钞票需要有人去花。最好的花钱人就是政府,这样不存在收入分配的头痛问题。这就是财政扩大开支,而由央行印钱来填补财政留下的赤字——财政花钱、央行买单——用学术语言来说即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只有把宏观经济环境考虑进来,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才有意义。经济学中有个“破窗理论”,说的是打碎窗户反而是件好事,因为自然需要换新的。这正是凯恩斯提出的“乘数效应”的核心逻辑——政府多花一块钱,能产生一连串的后果,让全社会的总收入增加超过一块钱。不过,只有在经济处在需求不足、有许多工人失业的情况下,“破窗理论”才能成立。“现代货币理论”成立的前提也正是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中。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中,提出MMT不无道理。

从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辨别经济中是否存在需求不足。如果需求不足,也即需求是经济增长的瓶颈,那么经济的波动应该呈现价量同向变化(经济增速与通胀正相关)的特点——需求扩张带来真实经济增长加速以及通胀的上行,需求收缩带来真实经济增长减速和通胀下行。反之,如果需求充足,供给才是经济增长的瓶颈,那么经济波动应该有价量反向变化(经济增速与通胀负相关)的特点——供给扩张令真实经济增长加速、通胀走低,供给收缩令真实经济增长减速、通胀走高。

需求不足通常与高储蓄率相伴。在次贷危机之后,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与储蓄率上升相伴随的需求不足的倾向更为明显。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过高的储蓄率会带来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这时,货币增发虽然会增加全社会的购买力,但并不会带来购买行为的相应扩张。当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的时候,货币数量论失效,货币总量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降低,此时可以依靠财政政策来疏通传导路径。央行印钞票拿给政府花,能够避开印钞票分给民众会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

在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环境中,货币数量论早已失效。美欧日的央行早已抛开了货币数量论的教条,长期采用QE等非常规货币宽松手段。可以说,发达国家央行在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向MMT靠拢。

不过,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冲击中复苏,最近两个月,国内总需求已经有扩张的迹象,经济增速也已经从2020年1月、2月的低位明显回升。这表明,当前的政策应对是有效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还没有使用的必要。

此外,中国其实本就有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究其本质,融资平台的投资行为有“准财政”的属性,融资又来自金融市场,因而正是结合了财政和货币来创造总需求的有效工具。只是融资平台的商业模式并不为一些观察者和决策者所认识或认可,所以引发了2018年以来对融资平台的打压。正是因为前两年有这样创造需求的有效工具不用,才加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让“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呼声开始浮现。在疫情之后,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变成了国内刺激经济的主要抓手,其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明显加快。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力,“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就不高了。

(作者为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