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系列(二)——影响长债收益率的决定性因素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6喜欢:18

2023年7月美联储最近一次加息之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经历了一次过山车,长债市场一时间成为整个市场的关注焦点,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开始关注长期国债收益率,无论他/她是否交易美债,那么哪些因素决定了长期国债收益率?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答案,是US Fed Funds Target Rate,即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美国的基准利率,这也是这段时间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讨论的重心。没错,基准利率确实可以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比大部分投资者想象的要小得多。先了解一个事实:

2008年12月——2015年12月,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0-0.25%,这期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怎么表现的?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的发现,2008年降息后,长债利率在下跌后很快反弹了,甚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达到了4.8%以上的“高位”,而即使在最低时,也在2.2%以上,要知道此时可是零利率。是什么导致长债在利率长期为零时产生200个BP以上的波动?可能有人会想说是预期,确实有部分影响,但这解释不了加息前长债利率无法上升到前期高位。

那是为什么?真正的原因其实是QE。

2008-2014年,美联储一连施行了3次量化宽松政策(即QE),购买美国国债和MBS,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以刺激经济。

2020年3月,长债收益率创出历史最低,0.5%以下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1%以下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历史低位也并非仅仅因为降至零利率,2008-2016年这么久的零利率外加3轮QE也没达到过这个低点,答案是2020年3月开启的天量QE。

离我们最近的这轮QE为了应对疫情,不设上限,即无限量量化宽松,规模远超历次QE,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一度接近9万亿美元,而2020年3月23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仅为4.47万亿美元,直接翻了一番,这造就了这一轮美股和大宗商品的史诗级牛市,也是这轮通胀的重要推手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推手是财政部的撒币)。

然而,随着疫情结束,QE已经结束,2022年6月,美联储正式宣布开启Quantitative tightening,即量化紧缩,简称QT。什么是QT?简单来说,就是QE的反向操作,美联储让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MBS到期,不进行再投资,然后财政部还债,美联储将偿还的现金销毁。

既然QE是可以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QT会不是抬高长期债券收益率?恭喜你,没错。

这轮长债收益率的上涨,通胀仅仅是明面上的故事,美国国债最大卖家财政部大规模举债的时候,曾经的最大买家美联储却在量化紧缩,不仅不再参与购债了,同时还在收取财政部偿还的现金,而债券市场的承接力是有限的。债券没人买怎么办?没人买就只能提高债券收益率,吸引更多的买家入场,这就导致了长债收益率的不断攀高。

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冲上5%的高位时,联储官员紧急发声放鸽,财政部也大幅减少长债的发行规模,在有形的手干预下,这才是11月以来长债收益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非仅仅因为通胀数据。

但QT仍然在继续,国债依然在发行。

12月20日(下周三)有130亿的长债拍卖。

再下一笔是在2024年1月11日。

所以,即使美联储现在宣布立马降息到零利率,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不太可能回到2%以下的低位了,除非再来一次金融危机或大衰退,让美联储停止QT,再开启一轮QE买买买。

到那时,可能又要重演七十年代大通胀的故事了。

$美国国债20+年ETF-iShares(TLT)$ $纳指100ETF-Invesco(QQQ)$ $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

全部讨论

2023-12-18 20:28

正解,供求关系决定长债利率。回看2009到2015年的零利率期间,TLT的未复权价格也是在88-138之间波动。

学习美债

2023-12-27 12:36

请教下,我手里持有一点中期美国国债,目前已经涨了不少。如果我持有到期,除了利率外,价格的涨幅也会有吗?还是说一定要主动卖出,才能锁住价格的涨幅

2023-12-19 01:20

好文章,很久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终于想明白了

2023-12-18 03:15

2023-12-18 00:05

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