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并非短期抢筹,而是拥抱稀缺标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本周A股市场的核心热点一直围绕抱团、港股展开,公募基金离开A股抱团,开始转移南下。我们少数派报告在近期也反复讨论了这些观点。

 就在这几天,随着2020年基金四季报的陆续披露,基金经理的持仓和最新规模也浮出水面。

 易方达张坤管理的5只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5.09亿元,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更是达到677.01亿元;除了张坤以外,广发基金刘格菘管理规模突破843亿元,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招商基金侯昊、嘉实基金归凯对应的管理规模均突破500亿元,分别达到783.23亿元、753.56亿元和561.15亿元。

 易方达张坤无疑是2019、2020年的基金丰收大年之中公募基金的领头羊。观察易方达蓝筹精选的持仓个股,港股俨然已占据了非常高的比重,在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比达30.5%。最头部基金经理,最大产品中持有这么高比例的港股,显然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更加印证了基金产品对港股的积极配置。

 但是关注南下资金的读者也不难发现,基金配置港股并不是近期才有的现象。

 南下流入趋势一直很强劲

 和外资北上持续买入A股的趋势一致,国内资产配置港股的趋势也是持续的,净流入一直在稳定增长,2020年以来南向资金“扫货”港股力度为历年之最。

 不过在收益上,北上和南下在互联互通之后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北上净流入1.247万亿,目前持有A股市值2.539万亿,资金收益103.6%;南下净买入1.952万亿港币,目前持有港股市值2.59万亿港币,资金收益32.7%。

 美国“禁投令”导致港股外资流出

 南向资金一直对港股的新经济板块、A股稀缺标的,例如腾讯美团小米等特别青睐。在今年1月份遭遇美国“禁投令”的特殊情况,在该令的影响下,港股中部分个股大量筹码供给引发了南下抢筹。

 根据中信证券数据,三大运营商的ADR被美国强制退市,南向资金流入三大运营商416亿港元;另外进入名单的中芯国际也流入81.2亿港元,相当于过去一年的全年流入,而这四个公司就占了今年南向流入港股金额的30%。

 港股低估值的现象

 在2020年全球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恒生指数过去一年-3.4%跑输了许多主要市场,在估值上也显著低于A股和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港股的整体涨幅不大、估值较低,但并不是说所有港股都被低估了。新经济方向优质龙头在过去一年的涨幅就非常明显,如果拿恒生过去一年跑输市场说事的话有失偏颇。

 南下和北上一样,资金也是集中在头部的优质企业。南下前15个持有市值最多的公司占了50.5%;北上持有最多的15家上市公司占了38.7%。南下持有最多的15家港股上市企业,平均市盈115倍,年涨幅55.5%。估值明显高于北上持有的前十五大公司,涨幅也是远远跑赢了恒生指数,不弱于A股各大指数涨幅。

 当然港股确实存在被低估的个股,多数以传统行业和周期行业为主,这种低估不单单是在港股,在美欧市场也是类似的,特别是在缺乏货币、财政政策的香港,流动性天然缺失的港股就折价的更加明显了。

 总的来讲,港股中便宜的股票在A股、美股也很便宜,在A股很贵的那一类股票,在港股也价值不菲。

 综上所述,基金南下加码港股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2020年全年,南下资金接近2/3流入新经济板块,远高于前几年保险、银行理财资金占主导时的比例。在2021年以来的流入当中,这一现象仍然在延续,1月“禁投令”加剧了南下的抢筹。

 但是投资港股要特别注意的风险是,一旦A股的流动性开始收紧,港股市场的震荡并不会因为低估值而显得温和,流动性较差的港股就可能是首先被卖出的资产了。


 

全部讨论

量子-金融2021-01-25 13:38

拾荒者刘老咪2021-01-23 13:45

说明市场风格依旧没变,在哪儿都是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