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是“自己做主”吗?(少数派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图片来源|田泽望

在上个月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些股票投资中的“陷阱”,今天讲一讲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误区”。

个人股票投资者选择自己进行直接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失去对投资决策(资金)的控制”。身边有不少朋友对我说,如果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者,就不能实时看到盈亏/涨跌,也不知道投资组合中有什么股票,这一点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或者说是难以克服这种对“失去控制”的恐惧

那么选择自己进行股票投资真的是“自己做主”吗?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绝大部分决策都是通过“快思维系统”做出的,例如:见到一条蛇就马上后退,看到2x8就想到16。而与之相对的是运用“慢思维系统”,例如:在1999的每个位数(个十百千)上各加5等于多少?虽然“慢思维”的准确性高(与快思维对比),但是对脑力消耗大,时间长,因此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快思维”为主的决策模式,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运用。

假设一只股票今年上涨了100%,另一只股票下跌了50%,绝大多数投资者会认为上涨的股票“贵”而下跌的股票“便宜”。因为用“慢思维”去比较两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情。

如果一个股票连续涨停,通过“快思维”通常会认为是“好股票”,而且很难得出相反的结论。但如果通过“慢思维”来考察某个公司(某只股票)的好坏,短期的涨跌幅度就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了。

正是因为投资者做了太多“不由自主”的投资决策,造成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市场指数。(见上期文章:炒股赚钱有多难)

即使最初投资者对于行业与个股做出了理性的分析(慢思维)后买入股票,市场的波动及情绪的变化也会使人匆忙的改变投资决策(快思维)。从而失去了获得(并积累)长期回报的机会,具体表现在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时间较短、换手频繁。

2018年9月,上交所副总阙波表示:个人投资者在2017年的平均持股周期超过20个交易日,较2016年的持股时间上升约20%。平均持股时间仅20多个交易日就卖出,显然不是基于“慢思维”的决策,因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也是散户无法获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图是证监会在早年发布的类似统计数据)。

 

从前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受到认知偏差、外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身不由己”,无法取得良好的收益。这也是我们建议把股票投资交给可信赖的专业机构去运作的原因。

少数派文章回顾:

人民币的春天来了?

沪深港通与QFII、RQFII各有优势

信贷紧缩中寻找核心资产

盒拆不炒

“套现房产入股市”?投资者准备好了么?

少数派投资周良:主动股票投资一百亿只是刚起步

股票收益取决于企业成长与市场预期之差

   【版权申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少数派投资观点。

2019年9月22日

提供私募基金行业精选资讯,聚焦高净值人群理财需求。

回避投资陷阱,帮助您成为一个高明的投资人。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欢迎您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