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杂谈:当下重仓兴业银行的思考

由于我国银行业处于大周期向上阶段及银行股良好投资价值,已是明牌;我重仓的兴业银行中长期良好发展态及优秀的投资价值;更是明牌;也由于从2020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在雪球行文聊银行业、聊银行股、聊兴业银行,已聊得太多,近二个月我主要在理一理自己的投资体系,沒怎么聊银行业(银行股),沒怎么聊兴业银行,觉得这些已是明牌,本也不打算过多聊这些。

近日,看到一些看空银行业、看空银行股、担忧兴业银行的新观点、新面孔,或者说由看多银行股转变到看空银行股的新观点、由对兴业银行狂热到担忧的新面孔,而其观点所提的依据本身,又是当下的客观现象。作为重仓兴业银行的投资者,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特别是他们提到的那些新情况。

目前的新情况,主要是三个方面:地产,疫情,外部不确定性影响。

一,地产。在我看来,站在当下,地产不是新情况。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在雪球有关文章和帖子中反复谈了去年地产新政滞后效应对今年银行业的影响,也多次阐述这是影响今年一季度、上半年不良生成率的重要因素。地产这一“新情况”,我就无需再作思考;同样,地产新政滞后效应对银行业的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回拨的观点,也不变。

二,疫情。今年以来的疫情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点超出我年初的预期。对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疫情对今年银行业的综合业绩,确实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说疫情有利于银行是不客观的。疫情对今年银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贷款有效需求增长的速度、影响银行资产业务收入效率的提高、弱化银行业资产质量提升的进度和力度。

2,疫情对今年银行业的综合业绩的负面影响,与2020年显著不同。

(1)疫情对经济影响的程度显著不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是遭遇战而现在是有备之战。进而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显著不同。

(2)银行业大周期所处阶段已有所不同,与两年前相比,我国银行业总体上现已进入大周期的明显上升期。

(3)银行业抗疫情影响的“免疫力”显著提高。

其一,经过过去两年疫情及经济非常态的考验,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强力度出清,包括业务本身,也包括客户层面,存量资产质量高。

其二,这两年银行资产投放更重视质量,虽然这样延缓了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收益率(息差)稳中有升的进程,但也夯实了现在及今后的发展后劲。

其三,对实体经济让利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其他非经济影响,已显著边际弱化。

以上是从银行业总体角度而言,银行个体之间、特别是激进银行与稳健银行之间,差异显著。

三、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外部不确实性影响,对银行股投资而言确实存在。今天有,昨天也有,明天也将有。但这种影响,中长期综合来看,正负两方向会对冲与回拨。就当下的外部不确定性而言,我的策略是忽略。

兴业银行的展望:

一,正常状态的展望,与年初的观点基本不变。

1,从三年的投资视角看,对估值峰值PE达到15倍、或股价峰值达到80元的兴业银行,充满期待。

2,2022年兴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应该在20%到25%之间,15%到20%也完全可接受。

二,极端情况的容错。投资体系的核心,是认知与理性;而假定自己各方面会犯错误,是建立自己投资体系的基石,这样的投资体系,才有容错机制。重仓兴业银行,更应假定自已可能看错。但当下重仓兴业银行,有足够强的容错能力:

即使今后三年、五年,兴业银行的业绩增长,远远低于我的预期,每股收益年复合增速只有5%;而估值一直维持目前5PE水平,现金分红率也不变。即使如此,10%的年复合投资收益率,我也能接受。

此外,关于兴业银行可转债,我认为从投资者角度,兴业银行发行可转债本身就并非必要;而今年是否转债、或何时转债,是因变量而非自变量,我不怎么关注。

思考了这些,除了持股耐心等待,也就只能是无为;兴业银行的基本面,交给兴业银行企业本身;兴业银行的估值,交给价值规律的使者市场先生。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附:

今天(2022年5月12日)兴业银行收盘价19.63元。

雪球转发:30回复:74喜欢:26

全部评论

icu-兴爷2022-06-01 12:43

会上23吗,好遥远

小黄豆yg2022-05-17 09:14

最好一直不被看好,这样我就可以分红后买入了,等10年后攒够股数吃分红,美滋滋

女主角生活馆2022-05-16 17:58

大行降拨备估值应该会拉低

cedrichit2022-05-16 17:57

eps到5元有可能,pe能不能到15倍就难说了,以市场对银行股的主流看法,实在是很难。

挖宝人2022-05-16 17:41

上海主板45万亿市值,银行占10万亿,如果银行大涨,指数必然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