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奇点


A.当所有物质都被吸引到黑洞中心后,一切归零,这个归零点就是“奇点”;根据广义相对论,有人认为奇点也是一个”虫洞“,另一边连着”白洞“,黑洞所吸收并搅碎的物质和能量,经过奇点/虫洞后,再从白洞喷洒出去,重新组合,爆发出一个平行宇宙,这也是广义的周期轮回思维;

B.我在上周的【随想】中提出,中美之间正在进行角色切换,美国“重出江湖”,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华盛顿将搅起“武林”的腥风血雨,由此美股也将结束长达十年的大牛市,迎来大开大合的震荡行情;反之,中国休养生息,闭关修炼,打通任督二脉,股市则岁月静好;

C.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潜心修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通内循环,形成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全国大市场,让企业之间能够优胜劣汰,深度重组,让居民静下心来,默默的修复资产负债表,国际上也要尽量避开美国的锋芒,整体策略与过去十年有很大的变化,各种迹象已经越发明显了;

D.除了极个别有技术革命引领、“供给创造需求”的消费行业外,如新能源车,我不会对消费股有多大期望,因为一来国家现在希望居民适当降杠杆,增加储蓄,修复资产负债表,消费行业需求不振,另一方面则是持续高涨的输入性成本压力,两面夹击之下,大部分消费股的利润受压;

E.我看好制造业,但主要是出口板块,因为国内需求不振,成本高企,现在仍处于无尽内卷之中,输者清零,赢家也不好受,只有经历艰难出清和深度重组后,才会有新的龙头走出来,大概也需要几年吧;海外市场则不一样,美国重出江湖后,西方世界处于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轨道上;

F.中国的出口制造业面对外需市场,市场处于温和扩张中,竞争也较缓和,即便美联储加息令需求有所波动,但经过近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美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很低,有很强的消费韧性;同时,高涨的原材料和燃料价格,也令海外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尤其在“内卷”的中国供应链面前;

G.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内需不振,企业裁员不断,人工成本趋于平稳,整体通胀水平较低,国家也着力打压煤炭等能源价格,为中下游制造业留出利润空间;但缺乏出口市场支撑的国内中小制造业无福消受上述好处,它们陷入了内卷之中,只有出口制造业能享受国内的“通缩红利”

H.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出口企业在外需依然旺盛的情况下,出口报价相对平稳,没有下调,额外享受一波红利,估计在半年报、三季报中就会反映出来;由此来看,中长期的成本竞争优势有了,短期业绩的刺激因素也有了,出口板块会“起风”吗?

I.回到标题的“奇点”,为什么是现在?周末我读到“观察者网”转载的一篇长文《我们沉底调查5年,发现地方政府转不动的一个隐性原因》,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文中提到,在过去十年里,地方官员逐渐失去主观能动性,源于地方政府的容错机制难以落地,由此陷入了创新困境中;

——"我们沉底调查5年, 发现地方政府转不动的一个隐性原因"

J.当然,这里面很多观点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我注意到一点,就是作者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年份——2012年以来,中国的央地关系(文中用“府际关系”,但我觉得用央地更直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央一改对地方的“汲取”定位,变成了中央“给予”地方大量公共物品和财政资金;

K.由于定位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治理手段和模式也发生改变:中央投入大量资源,自然十分关注产生的实效,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为此,先后通过强化监督体系、严格考核指标等方式,降低了央地关系的弹性空间,形成上下级政府不对等的权责关系,也导致避责思维蔓延;

L.当央地关系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权责不对等的态势愈发明显,保护地方和基层政策创新积极性的容错机制便难以发挥作用了;即便中央屡次发文强调,应当容忍基层政策创新中出现的失败,但落实层面总是“掷地无声”,反而出现更多“一票否决”,问责压力越来越大,面也越来越广;

M.更详细分析可以读原文,这里我关心的是“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2007-2011年间,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欧美各国大放水,中国经济欣欣向荣,于是大量热钱涌入中国,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33000多亿美元,2013-14年更是接近史无前例的4万亿;

N.巨量热钱的涌入,在中央结算制度之下,极大的增强了央妈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中央的财政实力,这就是我引用文章中,作者提到央地关系自2012年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经济背景;对外,中国整体扛起了加杠杆的全球重担,对内,中央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给予,强化了支配地位;

O.于是,我们看到了更为强力且持久的反腐,看到了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弱化,看到了环保双减等非经济KPI的权重提升,看到了官员们灵活创新空间的缩减;简单来说,这段时期中央不太需要地方发挥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去发展经济,因为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是优等生,钱涌进来;

P.在这一时期,我们做了很多结构性优化,比如精准扶贫、国企脱困、环保双减、共同富裕、海军“下饺子”等等;但是,能量终有耗尽之时,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前,央妈已经变得越来越“鹰”,因为手上的余粮不多了,货币政策要“省着用”,此时中美的角色互换也已经若隐若现;

Q.新冠疫情很可能是这次角色转换的“奇点”,从行为模式来看,同样面对疫情,中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大相径庭,中国稍稍放水两个季度后,便拧紧了水龙头,美国则“直升机撒钱”,一直持续了近两年;中美错位的背后,是两者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国休养生息,美国猛虎下山;

R.对于中国而言,当中央的财力逐渐耗尽,就需要重新激发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原本,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多年后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一次总动员令,但奥密克戎阻碍了政策落地;但是,这是一个十年大周期的拐点,不在乎多等一会……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全部评论

拈花一笑2022-05-21 08:10

等多久

liverping2022-05-16 17:51

嗯,但缺少更多的信息

亚军批发个2022-05-16 13:23

老师,这样对兆丰股份是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