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跟踪】广汽集团(下)

【公司跟踪】广汽集团(下)

心平欢乐的投资世界

A.在聚焦广汽旗下新能源车品牌埃安(AION)前,先介绍一下一季报,非常靓丽,营收同增45%,环比提升15%——为什么要关注环比,因为汽车行业有很强的产品周期,如果有一个或者几个大单品连续放量,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业绩弹性就出来了,过去两年的比亚迪就是典型;

——202204221【公司跟踪】广汽集团(上)

B.一季度归母净利30亿,同比提升27%,环比提升47%,其中以广本、广丰为主的投资收益42亿,自主品牌亏损约11亿;在2016-17年的上一轮周期,合资的“两田”受制于更早期的钓鱼岛事件,产能没有做扩张,主要盈利弹性来自于自主品牌传祺,尤其是爆品GS4的推出;

C.但这一轮周期,“两田”完成了产能扩张,也有几款潜在爆品推出,加上超强的供应链能力,带来了投资收益高弹性,支撑一季报高增长;可惜,广汽传祺受制于芯片和零部件供应短缺,即便有很好的新车型推出,也无法像上一轮那样快速提升产能利用率,也就无法带来利润弹性;

D.但无论如此,广汽在行业内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股价在一季度也相对抗跌,然而上海疫情冲击了供应链,造成“两田”全面停工,股价还是下来了;如果用永续模型估值,短暂的销量损失无伤大雅,但汽车业有很强的周期性,尤其是爆款新车上量期,延误时机的伤害比较大;

E.以上是简单分析,广汽是我今年重点布局的标的之一,之前的设想是五月后进入,因为广汽原计划会在五六月进行大规模推广,快速上量,现在看来可能要稍微延后,等待供应链的理顺了;接下来聚焦于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在分析前,我先拿特斯拉的一季度业绩作为对照;

F.特斯拉的一季度业绩“爆”了,在销量已知的情况下,盈利大超市场预期,近20%的净利率达到其他车商的毛利率水平,为什么这么牛?预定和零库存模式、超低销售费用、一体化压铸节约人工、少量基本款共线生产、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收入、超高产能利用率之下的规模效应等;

G.比亚迪的销量虽高,但新老车型车型太多了,几大平台十多款,削弱了规模效应,不过好歹也有几个爆款,而长城汽车则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细分品牌底下,找不到哪个像样的新“爆款”,这样只会徒增成本和费用压力,降低生产效率,同时也透支了品牌力;一句话,不够聚焦!

H.相比之下,我认为目前广汽埃安的车型布局最像特斯拉,相对较少的S/Y/V/LX四款车型,SYV共线生产,重点布局的珠三角已经满大街都是,其中的埃安Y隐约有跟Model Y一起成为“街车”的爆款趋势;不过,Y经过连续三次合共2.3万的加价后,部分订单分流到更贵的S;

I.近期的加价潮,我观察到只有广汽埃安等极少数厂家是跟特斯拉一样,不作提前预告的,其他的车商如比亚迪、长城、新势力等都留有缓冲期,让消费者可以赶在加价前下单,我猜想其中原因可能是埃安的预定量确实太充足了,即便在产能翻倍的情况下,提车时间都一直在延长;

J.据管理层介绍,广汽埃安原本在2021年就可以实现扭亏为盈,但电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从5万涨到了50万,60度电的电池成本提高了约20000元,不得不提价,目前的提价幅度已经可以覆盖;由于今年产能在上下半年各翻一番,规模效应显著,只要订单不往下掉,盈利可期;

K.国家也非常关注原料问题,已经让中化国际介入上游资源投资,加卡控制能力,如果继续涨下去,肯定会出手,埃安管理层则建议国家在关键时刻控制目前大量出口的储能电池,把资源留给国内企业;埃安已经是新能源车排名第三的头部企业,只要继续放量,资源也会倾斜过来;

L.广汽埃安的独立上市进程已经过半,去年8-11月完成内部重组,开始独立面对市场,今年初完成员工持股和2%的国资战投入股,投后估值400亿,绑定了800名员工,大家都比较踊跃,埃安和广汽管理层一共占比12%,绑定期长达5年,接下来是A轮融资,希望明年IPO;

M.埃安来自于广汽新能源,自2020年11月独立出来,未来几个月会发布新车标,名字也改为埃安,独立于广汽和传祺,重新对客户进行心理定价,脱离10万元的定位区间;营销创新加快推进,实现客户线上全流程管理,APP可以完成从销售到交付到维护和论坛的全闭环运作;

N.渠道也做了很多创新和变革,过去的高库存模式很容易打价格战,现在转为高周转低库存模式,而且商超店占比过半,过去开一个店的钱,现在可以开三个,销售费用大减,资金效率高了好几倍;研发方面,与车型深度绑定的团队激励机制也全面实施,有利于打造爆款车型;

O.有人诟病埃安的网约车较多,这已经是过时的看法了,早期的S确实有不少,但现在2B的网约车占比已经不到2%,2C的网约车也只有10%,剩下接近90%都是零售2C了;在芯片紧缺、订单爆满的背景下,目前优先满足C端零售客户的需求,只对极少B端大客户实施保供;

P.订单方面,3月初提价5000-1万元后,影响一周就恢复了,甚至更好,一天800-900的量,接近3万/月,而产能在三班倒的情况下也在2.5-3万辆之间,非常紧张,但可以做到四班倒的3.6万辆——汽车行业的产能弹性非常高;4月初再次提价8000元,目前新订单情况未知;

Q.随着上下半年的两次产能翻番,整体一季度产能占比只有1成,二季度2成,三季度占到3成,四季度4成,因此只要芯片和零部件供应没问题,提价后的订单能维持,今年的产销量是逐季爆发的,叠加广汽和传祺的增量,2022-23年的广汽有望复制2020-21年的比亚迪

R.当然,这个预期的实现需要很多前提,3月苏州的疫情导致芯片短缺就让埃安损失了3000辆(15%)的产能,4月上海疫情的冲击更大,“两田”都停产了,所以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我会继续每月跟踪,尤其是芯片与零部件供应、提价与订单延续性、次新车与新车等信息……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1

全部评论

打工人小Z2022-04-28 20:45

求一个上午广汽业绩会纪要

liverping2022-04-28 15:53

非常的市场化,车型也比爱咋地好看多了

liverping2022-04-28 15:53

他如果不停产就是,问题之前说停了,现在也不知道恢复多少了

liverping2022-04-28 15:52

长三角也有,只要有几个就不得不停产了,确实也停了一段时间

一意孤行32022-04-28 14:20

芯片问题广汽应该是换芯片厂家了,就是一个车型两种芯片都可以用。自主这一块可以欣慰看到变化的是两块,一是设计的时候以市场为导向,二是销售的打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