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

【阅读】《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

心平欢乐的投资世界

A.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前,AIA(友邦保险)、AIU(美亚财险)、ALICO(美国人寿)等均属于AIG(美国国际集团),但庞大的AIG帝国在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中解体,旗下各保险公司资产被出售或分拆独立上市;本书回顾了AIG/AIU/AIA的创业故事,这个故事从中国开始;

B.1919年,美国人斯塔尔在上海创立了AIG的前身AIU(美亚保险),这是一家会员制的保险公司联合体,会员公司在世界各地开展保险业务,而AIU则是这些会员的总代理,因此从发展之初就具备强烈的国际化色彩;聚焦于美国本土业务还是全球化业务,一直为AIG带来持续的张力;

C.“二战”以前,斯塔尔治下的AIU/AIG一直以远东为基地开展全球保险代理业务,战后则将主营业务聚焦到美国本土,本书作者格林伯格正是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他担任CEO后,通过持续并购让主营业务重归美国,并将AIU主导的代理为主的商业模式改造为AIG主导的自营模式;

D.通过多次恰当时机的并购,构建好AIG在美国的利基市场后,再配合美国经济和企业的全球化扩张,依靠原有在远东及欧洲的销售网络优势,格林伯格慢慢的重新打造出一家全球化超级企业,期间不断进行保险产品和分销渠道的创新,以迎合大量美国企业进行全球化扩张的需求;

E.无论是在美国构建利基市场,亦或日后的全球化,格林伯格都极为注重高层关系的构建,特别是与政治人物的私人关系,因为很大程度上保险这种金融业的关键竞争力在于相对垄断的牌照,得到牌照基本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而一旦失去与政治势力结盟的关系,市场份额就很难保证了;

F.格林伯格引领了保险业的重运营浪潮,AIG不再是创立初期的轻资产代理模式,而是通过规模优势、节约开支来取得承保利润,巴菲特恩师格雷厄姆所投资的盖可保险在70年代错误计算了理赔成本而陷入困境,巴菲特收购后强化了重运营模式,不再靠投资收益来弥补承保损失;

G.AIG能够进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并享受它们的高速成长,很大程度上除了政商关系外,也因为AIG愿意充当这些国家经济建设的“耐心资本”,也就是承诺不把资本、保费和利润撤出,而是将其投入到当地的国债、地方债中去,支持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支出;

H.最终将格林伯格赶下台的是美国纽约州总检察官斯皮策;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渐兴起一场的企业治理革命,经过互联网泡沫破灭所带来的金融风暴洗礼,后续安然、世通等大企业丑闻将治理革命带向了高潮,政治投机者斯皮策借此机会向AIG开刀,缠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I.80年代兴起的全国性“股东民主运动”,以规模而非利润、内外部董事比例、女性比例、少数群体及委员会流程等“套路”来评价“公司良好治理”,当时被评为“排名第三优秀董事会”的安然公司,最终被揭发为无资产、无收入的空壳公司,而当时AIG则被评为“倒数第三优秀董事会”;

J.这场持续20多年的“公司治理革命”,就是公司领导权不再托付给位高权重的CEO,而是将权力分割给外部董事和审计,辅之以律师和政府机构的支持,简单来说就是将大公司“公共企业化”了,不再以私人企业的方式去治理,因为私人高管会中饱私囊,而“大而不能倒”的企业会影响公共利益,;

K.AIG有一个备受格林伯格推崇的长期激励机制,即公司代理人的业绩激励提成不是从AIG中支付,而是从大股东斯塔尔基金会中安排虚拟股权,这些股权必须等到65岁退休后才能出售(类似华为);但在斯皮策等人眼中,这种虚拟股权机制被视为管理层长期控制公司并中饱私囊的佐证;

L.安然事件冲击带来加强监管的《SOX法案》,实现了行动主义者十年来追求的董事会变革,也打破了AIG单一董事会的团结局面,使得媒体和监管层(政治投机者)夸大AIG的不当行为,执法部门则勇气大增;每轮危机过后这种事情都会发生,公众需要“出气口”,而政府也需要“替罪羊”;

M.2005年,斯皮策指控格林伯格在知情的情况下,AIG与巴菲特控制的通用再保险公司进行了一桩有违规嫌疑的再保险交易,格林伯格因此被迫辞职;格林伯格辞职后,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没有继承公司注重长期发展的优良传统,而是过于积极的追求短期利润,希望打开“新局面”;

N.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显现,投资银行将不良贷款合成CDO转售,AIG则发行CDS为这些不良资产包承担保险责任,这些保单大部分是为高盛所开的;当次贷不断违约时,AIG失去了最珍贵的无形资产——3A信用评级,在无法足额追加抵押物后,AIG的生命快速流逝;

O.最终,美国政府实施了救助,给AIG大量注入资金,实际上这些钱大部分又被转入AIG所担保的投行,比如高盛,它们正在承受Margin Call的痛苦折磨;AIG只不过是一个救助通道,却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其中最重的责任就是“国有化”,80%的股权成为了国有优先股;

P.而其它犯错的投行中,除了个别被兼并(美林)和倒闭(雷曼)外,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高盛基本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不过是让巴菲特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买下了部分优先股、赚了点小钱而已;当然,以上都是作者格林伯格的“一面之词”,美国政府和高盛肯定是不认可的;

O.格林伯格生于1925年,1967年担任AIG的CEO时只有42岁,2005年被迫退休,时年79岁;2011年,格林伯格起诉美国政府的AIG援助计划,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盖特那、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被迫出庭为自己的决定辩护;2018年,格林伯格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