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投Uber的都没有赚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邦哥推荐:

股权投资永远都是极少部分的优秀机构的游戏,每一次散户残暴地进入股权投资,最终都以残暴收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叁里河(ID:Sanlihe1)

作者:赵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双创一词就此火了,国家开始鼓励创业,降低创业门槛,针对小微企业提供一些列优惠政策等。同时火的还有一句话“人无股权不富”,在中产阶级以上刮起了股权投资的风潮。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此前软银对阿里巴巴投资的2000万美金获得了2900倍回报。从此以后,各大财富公司,私募公司拿来融资股权基金的话术都会附带上软银投资阿里的案例,同样的还有徐小平投资聚美获得1000倍回报等,冲击着个人投资者的内心,不少私募机构都打着五年翻至少四五倍的收益来募集基金。

2014年后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呈爆发式增长,从基金业协会公开数据来看,2015年私募股权基金实缴规模2.8万亿元,到了2018年4月已经达到了7.04万亿元。

阿里上市后大家对于一级市场普遍看多,很多机构有在推销独角兽股权类的产品,如16年恒天融泽资管发行的“新美大股权投资基金”投向是美团点评。在不同的基金公司产品里同样还有滴滴,三只松鼠,Airbnb等股权在卖。更不要说乐视旗下多个“生态”的融资,比如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移动,在融资过程中都出现了部分机构将份额拆分成大额理财产品向散户兜售的情况。

这类产品的构架是大致相似的,都是VC成立专项基金投资“独角兽”,认购了专项基金的私募再成立专项基金向散户出卖份额。因此投资“独角兽”的门槛就从基金LP的募资门槛,通常是数百万美元,下降到了100万人民币。

去年,曾经有叫张桓的滴滴乘客因为和滴滴司机爆发口角被打,多家媒体以“滴滴司机暴打滴滴股东”为噱头进行传播、这位乘客就是如此参与了滴滴的D轮融资。

但是他们能赚到钱吗?

近日uber以45美元的价格首次公开发行1.8亿股股票,融资81亿美元,估值824亿美元,uber的上市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创下了阿里巴巴之后最大规模的IPO,但是发行价格已经位于区间底部了。首日收盘报价更是只有41.56美元,市值下跌到697亿美元。

2015年最后一轮融资中估值更是高达600亿美元,2018年8月,丰田给其融资5亿美元,此时uber估值为720亿美元,达到了IPO之前的最高估值。按照上市首日收盘最新市值697亿的市值来算,他们的收益算成年化不过百分之4。

其实2014年年底,就是阿里巴巴IPO“大丰收”之后,Uber的市值就来到了410亿美元的高位。五年下来收益率也不到50%。也就刚刚追平国内15年信托平均收益率8.21%。

更何况很多老股东根本没有等到IPO,是在2017年Uber遇到麻烦的时候,就将老股抛售给了软银。2017年软银在总共向uber投资了93亿美元,其中12.5亿是直接投资,其他的是从uber的早期投资者和员工手中的收购的。在当时交易中从早期投资者和员工手中收购的估值是480亿美元。对比2014年的410亿美元估值,仅仅获得15%左右的收益。

就连软银也不好过,他们直接投资的12.5亿美元是以690亿美元的估值进去的。两次投资平均起来年化收益连百分之20都不到,远远没有达到软银愿景基金所公布的平均收益率29%的水平。也难怪孙正义最近因为愿景基金的收益率,和金主们闹得不愉快。

所以投资uber的投资人,是冒着众多风险的,比如司机丑闻导致估值下降,监管政策变化导致估值下降,竞争对手风险,IPO前景未知等等,这就属于很高的风险,而目前来看获得的实际的收益率不匹配这样的高风险,从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来看,是非常不划算的,可以说过去五年投资uber的投资者都没有赚到钱。

其实不只是uber,还有很多公司都是上市后并没有给之前股权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收益,多数项目一二级市场价格出现倒挂的现象,比如小米,且不说小米上市后一路下跌,小米在2014年时估值已经450亿美元,而截至到目前小米的市值不过325亿美元,远低于14年的估值,可以说在13年以后投资小米的都是亏钱的。

早期股权投资赚钱的永远都一小部分人,比如在uber融资中A轮投资者投资时的估值是6000万元美元,到现在ipo定价810亿美元,翻了1000多倍,谷歌在投资uber的C轮到现在也赚了20多倍,在股权投资领域,赚钱甚至是1/9法则,百分之10的人赚到了百分之90的财富。

上面只是成功上市但是不赚钱的案例,失败的风投案例就更多了,当年的 ofo,从2016年1月的A轮到2017年7月的E轮,ofo 拿到了近13.5亿美金的融资,估值从1亿美金到30亿美金只用了18个月,而现在OFO则面临高额债务,连用户的押金都已经退不出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创投基金是没有流动性可言的,没有流动性就没有风险释放的过程,项目一旦失败了,可能就血本无归。

和 ofo 同时崛起的摩拜,也是因为美团腾讯的介入,大部分的股东仅仅是不亏,虽有不满,也只能割肉离场。

这就是投资的残酷之处。

在此引用华兴资本包凡在《警惕创投散户化》中的一句话:过了临界点,预期和结果开始背离。一旦背离,并不一定是断崖式崩溃,也有可能是慢死。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 为什么甲骨文被裁员工不值得同情

● 科大AI创业帮:AI独角兽半壁江山

● 云集上市:一场普通人和妈妈们的大胜利

● 67岁海军少将创业,三年成B站“镇站之宝”,“局座”张召忠,如何“俘虏”年轻人?

● 重磅 | 创业邦2019年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榜单公布,投资圈少壮派的崛起与接班

● 这一万字里藏着中国未来最大的商机 | 深度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