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风雨12年,紧跟趋势才能赚到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离6月底还有十多天,距离去年6月30日的网贷备案大限延期快满一年。

而目前在运营的900多家P2P平台,没有任何一家取得备案资格。

据统计,截止2019年5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经下降到914家,相比去年同期的1872家,减少了51.18%。

我最近在梳理P2P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实P2P的发展,背后也暗含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走势。

它让我再次看到,投资,永远是投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否则就是踩雷。

风雨P2P

2006年,华尔街金融精英唐宁回北京创立宜信,誓要做普惠金融的拓荒者。

2007年,微软技术大咖顾少丰结束之前的创业项目,拉上大学同学张俊和高中同学胡宏辉,三个上海交大毕业的理工男就这样开始了拍拍贷

当时,全球正被美国次贷危机的阴霾所笼罩,经济形势严峻。国内也是如此,实体行业步履维艰,个人信用体系空白,移动互联网尚未发展,P2P只是星星之火。

随后,国家投放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随之火线出炉。打了一针鸡血,钱多了,资金掮客也多了,P2P有了肥沃的土壤。

投资拉动经济,结果是2009年到2010年间,社会融资规模剧增10倍。

2013年夏天,余额宝横空出世,直接启蒙了国人线上理财的意识。

P2P随之百花齐放,当年底累计的P2P平台数量已经达到1372家,人人贷还在那会完成了1.3亿美元的融资。

这一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货币放水背后,是强烈的投融资需求,影子银行开始盛行,为金融机构和实体部门加足杠杆,出现多层嵌套、杠杆不清、明股实债、刚性兑付等等问题,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2015年,加杠杆的资金入市,酿成股灾,e租宝非法集资事件震惊全国,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飙升。

国家意识到问题,于是,201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影子银行进行打击。

2016年10月开始,金融监管实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去杠杆来了,海水退潮了。

2017年,央行大资管新规出台,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而P2P就进入备案时代,资金存管指引、信披指引、现金贷“一刀切”、扫黑除恶……

然而阳光底下就是阴影,潮水褪去才知谁在裸泳。真正动手去杠杆,是在2018年上半年。结果这么一去,金融系统就爆雷不断了。

市场上钱少了,紧接着P2P贷款余额、新增投资人增速下滑,后来唐小僧平台点燃导火索,投之家平台暴雷成了萨拉热窝事件,P2P第三次爆雷潮让投资人信心跌到冰点。

去年下半年,市场已哀鸿遍野,去杠杆变成稳杠杆,不加不减,或者稳中慢减。

而P2P也是同样的路数,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实际是降风险,让风险慢慢出清,具体就是一家又一家平台“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只不过不能像往年那样猛烈。


普通人左右不了大势

12年了,经济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P2P也是一样,从起初的普惠金融,到如今背负着非法集资的骂名。

骂归骂,但普通人左右不了什么,只能随着波浪起起伏伏。

政策上,P2P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

几千家平台兴起,然后再成千家平台处理掉,这是事实。

起初定性为信息中介,如今试点备案细则却又散发着信用中介的味道。

行业里,的确有挂羊头卖狗肉、投机取巧者,庞氏骗局有之,自融有之,错配有之,暗中操作有之。

这样的投资环境,P2P老司机不是不知道,但能做什么?很多人想着赚一把就走,没曾想越陷越深。

有些投资人心态还行,呵呵一笑说踩雷了,但可怜一知半解的小白,拉横幅上街解决不了问题。

糟糕的是,投资人群本身就是难以改变的一个存在。

媒体咋咋呼呼说点什么,投资人就如同没有方向乱跑的羊群,集体恐慌,利好的时候,又一窝蜂争先恐后。

很多时候投资人都不理性,个体身处其中,难免被带一波节奏。

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MYZ打得火热。互联网公司裁员,工厂倒闭,经济不景气谁都无法掩饰。

而P2P,试点备案大概率又要延期,平台继续优胜劣汰,直到它再次回归到普惠金融。

身处这样的环境,看清水往哪边流很重要,同时要知晓投资水深水浅,然而这因人而异。

改变不了“兜底”习惯的,我不建议投资P2P,与其寝食不安,不如安心投国债。

要投资P2P的话,起码待收太小的P2P是不能投了,资金净流出严重的平台要打起十二分注意,以企业贷为资产端的P2P风险也是较高的。

P2P老司机们,挑二线平台投资的话,务必认清舆情状况,不要被谣言误导,也不要传播谣言吓坏新手们。

其实,P2P兴起也好,爆雷也罢,背后是实体经济运作的规律。投资,永远要投资趋势,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这样才能赚到钱。

两千年前,道家老子就跟大家说了,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投资也是如此,各位老铁保护好自己吧。

相关阅读:

放弃“巨婴”思维,这个时代没有人为你兜底!

P2P爆雷潮一年,今后该怎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