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化到宏观,再到价值投资(2022年度投资总结)

一、从量化到宏观

马上新年了,真好!

站在一年前的此刻,想不到2022有多魔幻。

大上海Shutdown了3个月;大毛捶不过二毛;普京大帝也有铁汉柔情的一面(每每受了委屈就要掀起裙子,“瞧瞧,我还有核弹”);山姆大叔一边帮着欧洲制裁大毛,一边与大毛数油气的钱;大战前的情景再现(一战前日本首相遇刺、英国首相辞职);还有挺多......

世界如此魔幻,市场因此波动,风险总是与机会伴生。

回看自己这两年的投资经历,经历了一段完整的牛熊。2021年以量化为主,从牛市入场总是幸运的。记得6月中旬开始,把一些模型写成简单的代码,每天进行高频交易,早上9:30-10:30买卖20到40只股票,到6月底一统计,两周的时间,中间还过了个端午节,也就是几个交易日,居然总仓位盈利17%。“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当时就是这种感觉了。

面对现实的奖励,自然是加班加点地写代码、做测试。效果还不错。直到去年10月开始,仓都大多是以止损的方式出来。很奇怪,怎么代码失灵了。同时期,火了一两年的量化基金发生了断崖式下跌。看来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在牛市入场,似乎又不是那么幸运。在上升周期中,很多人都会把运气的加持当作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华尔街有句话“因错而对”,这样的成功容易犯选错道路的错误。当选错道路,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努力会招来坏运气。越努力,运气可能越差。

总体来说,在这项游戏里我比较幸运。试仓错了几次之后,我停止了量化操作,躲过了市场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5月的漫长下跌。

量化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在牛市里挥舞得有得心应手,在熊市里对自身的反噬就有多厉害。特别是在牛转熊的初期伤害。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2月年转熊的初期,几大量化基金的折戟,完美印证了这个阶段量化交易对盈利或者本金的伤害有多大。

如此,这不是具体哪一个量化模型的问题。系统层面的问题需要去系统层面解决。

解决方案似乎应该在对市场牛熊的预判,特别是对于牛转熊的精准判断。我尝试把方向定在了宏观经济学。这点上,当感谢上海3个月的Shutdown,停止了交易,在家安心补课与思考。

在大概搞清了很多专业名词和通用的使用方法之后,却对投资多了一丝迷茫。宏观经济的变量太多了,即使我真有无限精力去掌握这些实时变动的因子,也无法去理清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不太会是一个适合我的方法,至少在这件事上我没有什么特长,甚至无法知道自己犯错的概率。

这应该也不会是适合大部分人的方法。7月份,Naval的一段话,让我彻底放弃了从宏观经济学上找到在二级市场解决择时的问题。

“我认为宏观经济学不可信,因为宏观经济学家作出的预测是不可证伪的。而证伪才是科学的标志。现实只有一个,所以在研究经济时,反例永远不会出现,你永远不可能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找到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国家做相反的经济实验。”

(补充:站在现在回看年初,当能源危机爆发的时候,谁会在油价140的时候想到年底只有80了。现在欧洲天然气的价格也随着欧洲库存的超预期发生了大幅下跌,我想在几个月前也没有研究宏观的人可以以合理的方式预测出来。研究宏观经济的那几个月,鬓角多了几根白头发,之前的几根是去年做研究模型最甚的时候长出来的。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操劳过度。当然,自己不再研究,不等同于不去关注靠谱机构的报告。要能看得懂,基础知识还是需要的,也不算虚度了几个月。)

尽管在宏观经济学上找解决方案的想法不得实现,我却因此在熊市中管住了自己的手。复盘回看,在熊市里管住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回看历史都是上帝视角,若处在市场波动之中,面对下一秒都未知的未来,要控制仓位、控制自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也是2022年在熊市中比较大的收获之一,面对不确定性时,管住手、控制仓位

一点巧合,参与了油轮板块的定性分析,这也是今年的收获之一,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定性分析,此后的中免和企鹅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选出来并做了买入。

二、从宏观到价值投资

当一个市场被确认为熊市后,再发生大幅回撤的可能性也开始降低。此时,任何没有经验的投资人都能理解的投资策略就是抄底了。我觉得是逆向投资,和通俗易懂的抄底有类似的地方,但应该不是一回事。

现实中的一个巨大难题,越抄越低怎么办?底下往往还有十八层。有四五千家上市公司的A股中(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在5000家左右),尽管95%以上都在熊市中发生了大幅下跌,但是投资人如何保证自己挑中的公司会在未来会活过来,甚至好于其他公司的表现?

如果过度分散,即使蒙对一些优质的公司,未来的总体收益也会被不好的公司拖后腿。(ETF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有研究过。下半年参与了一点H股的ETF,熟悉一段时间再看。)

那么集中投资呢?当只打算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正确率要做到万分之2(如果算上H股,正确率会更低);如果打算投资两家公司,并保证两家公司都正确,需要的正确率比投一家公司更低。

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难题?恐怕得像个寻宝猎人那样认真的研究公司、寻找好的企业,并借助熊市的机会大胆买入。价值投资天生就有这样的定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接下来又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确认价投有用?特别是现实中不可能有一个人告诉你,A股可以做价值投资。

我在投资之初选择量化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在第二个交易日就知道自己这笔交易是否正确,并快速的做出反应并高效率总结经验。即使失败,也不会让自己陷进去。量化这种看似大开大合的打法,出发点却谨小慎微。

老巴除了说过“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还说过“如果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十年,那就...”。(脑袋里几经是张家辉的那段名场面的加强版,“十年!你知道这十年我怎么过的吗?!你知道吗?!”。)

十年,难道等我50岁的时候再告诉自己,40岁的一笔买入做错了?我要吸取这十年教训,重新选择一家公司买入,等60岁的时候再验证?

显然,我不能等那么久去验证自己的成败。哪怕运气极好,万里挑一选对了,也无法面对这么久的验证时间。

无法从后往前验证,那就从前往后论证吧。

支撑价值投资能成功的基础是复利。

从复利开始吧,做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如下,

1*(1+0%)^365=1

重复做一年没有意义的事情,结果也体现不出来任何意义。比如做了一年的核酸。

1*(1+1%)^365≈37.78

重复做一年有意义的事情,短期几乎看不出变化,日拱一足,以年的角度去回顾,飞速成长。比如跑步、正确的阅读、踏踏实实做业务等。

1*(1+5.57%)^213≈103万

这是网上的数据,在1801-2014的213年间,美股剔除通胀后的收益达到了惊人的103万倍。同时美元贬值了90%。

20万*(1+17%)^40≈1亿

也是网上的数据,一位基金经理说,“如果在你的20岁的时候以20万买入一家优秀的公司,在你60岁的时候就会是亿万富翁。”我算了一下,大概要满足年化17%的增长。 当然,这是这位经理的一个假设,假设不一定经得起推敲。但是不妨碍我们借以窥见复利的威力。

如果我可以接受长期投资回报,那么,面对复利的巨大诱惑,我还要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股票的复利回报难道没有天花板吗?也就是怎么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幂的结果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运动?

虽说20万*(1+17%)^40≈1亿,但是如果当幂到了10以后,现实就不在增长,甚至回撤呢?

我想这个问题是复利有效性的基础。

这个问题好像不太容易解答,也做个假设吧。

假设回到宋朝,传说宋朝的GDP全球第一,也是很有机会领先人类历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接着假设宋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领先了现实中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荷兰6、7个世纪。

再接着假设仁宗盛治时期,公元101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东京汴梁股票交易所,取代了现实世界里160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因为大宋没有对外扩张需求,暂时不考虑股票诞生之初的主要推手是基于荷兰的对外扩张而产生的融资需要。)

那么,往后的宋朝往后的中国股市能否实现复利的增长?

如果18世纪中的工业革命不会提前在华夏大地发生的话,我想中国的股市会受到天花板的限制,无法拥有复利的魔法。尽管做了宋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假设,但是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前,我们的生产应该都是延续农耕为主。农业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靠天吃饭,土地、阳光、劳动力决定了生产总值的上限。如果在平滑波动后的股市,最终反映的是国民生产总值。那么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中国股市自然与复利无关。

如此,这个问题本身存在挺大问题吧?

股市的复利跟股市无关,而是跟一个国家的GDP有关。在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人类的生产创造能力已经显得没有天花板。而且,美股200多年的实践,也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价值投资的终极问题,怎么选择出伟大的公司?

暂时回答不了。不过,不知道正确是什么,可以先从排除错误开始。

其实中免和企鹅已经是我第二次选择价值投资。从2021年底开始,在量化试仓的同时,我拿了一小部分仓位,对三一重工做了一些尝试。

选择三一重工的原因如下,

1、从公开信息看到冯柳越跌越买(抄作业是个极大的错误);

2、一个我认为自己懂的行业和公司。我做了十几年航运,除了航运业本身之外,能够有点理解的也只有船上的货物以及这些货主企业;

3、在我的认知里,三一重工对海运物流成本的控制十年如一日。相信对其他成本的控制也是如此,所以才会利润率领先同行业。

4、三一的前董事长梁稳根谢幕以后,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接班,而是交棒给了一起创业的向文波。比起只有董大姐的格力,三一在核心管理层的传承上要好太多。

5、相比有些好大喜功的梁稳根,向文波显得沉稳、内敛。而且曾经挽救了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并且在这一轮三一重工的高位喊话市场,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了。

6、三一的黑灯工厂。提供生产力,降低人工成本。

7、上海Shutdown期间,上海港的海运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三一重工的出口运输似乎没有受到影响。这不仅需要有在非常时期保证生产的能力,还需要有解决行政封控的能力。

从25开始买入,并在随后的下跌中越跌越买,最终在14块全部出局。对于这次买卖的失败,当时认为是我自己无法承受下跌的时间,并仍然相信三一重工是一家好公司。并打算不再考虑价值投资。

过了几个月,最终还是把价值投资捡回来了。并对三一重工的买卖的错误重新做了分析。

1、抄作业是这笔买卖失败的最主要因素。

2、知道一家公司和懂一家公司不一样。

3、没有搞明白控制成本和压榨的区别。后来看到一句话,一家公司如何对待供应商,就会如何对待股东。网上一直有”三一压榨员工“的传言,可能也是这种企业文化的延续。

4、跟地产行业相关的周期股。(周期股有周期股的做法。)

5、竞争激烈,算是个辛苦的生意。

之后,在企鹅和中免的选择上,这些总结还是发挥了作用。

至于中免和企鹅,几个月的时间,远不足以检验以价值投资为出发点的选择和买入。目前看起来还不错,收获了一些逆向投资的经验。如果不是亲身参与,很难理解在恐慌时买入。当所有人都在卖的时候,若无计划,根本买不下手。这次最大的遗憾,也是在市场最悲观的那一天,没有全力以赴。很多优秀的公司在那一天都给了几年中的最低点。

2022还有几个小时就结束了,投资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这种玄之又玄的事,似乎不应该以求索答案为终点。也许投资跟人生一样,终点在哪并不重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好好享受过程,才是投资的意义。

最后来一句新年的祝愿吧,愿来年还在正确的路上前进!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4

全部评论

胡捌壹01-02 12:07

谢谢兄弟,一起进步

Miracleztt01-01 17:49

日复一日的进步才是最大的收货。新的一年,祝管兄股市长红。

胡捌壹01-01 13:34

一起进步

用户242549890601-01 12:12

感谢每天的信息分享,2023一起加油

胡捌壹2022-12-31 17:29

哈哈,感谢陪伴 新年继续一起成长,祝股市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