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探讨上证指数失真原因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3

关于上证指数失真的原因,上篇讨论过三个原因:

上证指数失真的三大主因,绕不过3000点

1、纳入时间短,未考虑价格稳定性

2、总股本加权,掩盖中小盘真实表现

3、全量统计,非择优机制

看到《追寻价值之路》中也有探讨这个话题,对比下。

第一个原因:纳入时间短,未考虑价格稳定性

在之前的规则中,新股上市后11个交易日纳入指数,这个规则广受诟病,经常被拿来说问题的典型例子是中国石油,2020年修订的规则也改为三个月。不过,个人认为更主要的因素是:当时A股特殊的历史条件,发展不成熟,股市整体容量不大,上只新股权重就能干到30%,正好在2007大牛市顶部位置,而且新股在过去也都经常会有较大溢价。这样的问题在今天就不太容易发生,几乎不太可能有市值能占到上证指数市值30%的巨无霸上市。

因此,这条规则本身不是本质问题,本质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放大了这条规则的问题。

在《追寻价值之路》中找到了更具说服力的说法,认为新股纳入时间有影响但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消化“历史包袱”,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摘自原文:

笔者认为,导致上证综指长期走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2007年以后指数一直在消化“历史包袱”,这个“历史包袱”就是在2006年和2007年牛市时有一大批大市值公司在高位高估值首发上市。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总市值加权的上涨综指,指数的涨幅大体上等于成分股市值的增加,但并不等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增加。用交易所总市值的大幅增加,去论证上涨综指长期走平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这个命题显然是错误的。交易所总市值的增加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存量公司总市值的增加(这也包含了再融资股份的增加,不仅仅是股价的变化),另一个部分是新上市IPO公司带来的市值增加,这部分市值增加是不影响股价指数的。

DM注:新上市IPO带来的市值,在计算指数时,会进行除数修正,公式如下,因此IPO增加的市值不会影响指数变化。

拖累上证综指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2006年、2007年大牛市时,有一大批大市值公司在高位高估值首发上市。这个量有多大?2005年时,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大概在2.9万亿,到2006年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提高到大约8.3万亿,这其中有3.8万亿市值是在2006年新上市的(占比46%),2007年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进一步提高大到31万亿元,但其中有13.5万亿元市值是在2007年当年新上市的(占比43%),如图:

图1:2000-2019年上交所当年IPO市值与存量市值

从这些数据对比中,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了,2006年和2007年上交所高位上市的大量总市值,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一直在消化估值。相比上交所,深交所的情况要好得多,深交所在2006年和2007年当年新上市市值占年底总市值的比重只有5%和10%,远低于上交所,所以没有这么大的历史包袱。

第二个原因:总股本加权,掩盖中小盘真实表现

我的观点是:上证指数采用的是全部市值(对应全部发行股本)。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国有股上,有相当大比例的股份是不流通的,参与市场交易并定价的股份只占总股本很小的比例,这种情况下的定价可能是不充分或畸形的,但是,这个价格会作用到总股本并参与指数的计算,如果正好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很大,市值占了指数较大权重,则会明显作用于指数,盖过众多中小盘股的表现。

以最近交易日数据来看(2022年5月7日),上证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仅为37%,以市值TOP20为例,TOP20的市值占总市值比重为32%,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为29%。

我认为这条规则是重点,且在当下以及未来都持续产生影响。

不过,《追寻价值之路》认为加权方式不是主因,原文观点:

本书认为,指数加权方式、新股纳入时间等对指数的长期表现会有影响,但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一方面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还包括股价加权、各国市场都有实践,并没有说谁比谁就一定更好),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原因也不是影响上证综指长期表现的主要原因。

首先讨论市值加权的问题。总市值加权和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是最常见的两种市值加权方式。上证综指是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样本股,包括A股和B股,上证综指使用的是总市值进行加权。总市值加权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公司有部分股票不会在二级市场交易,所以会导致某些总市值很大但自由流通比例较低的公司,对指数有较大的影响。现实中,上证综指成分股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样本,比如邮储银行建设银行,总市值非常大,但自由流通比例非常低。

实际上,为了解决“总市值加权”潜在的问题,我们市场上还有一个“上证流通指数(000090)”,“上证流通指数”的样本由全部沪市A股组成,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暂停上市的A股除外,以自由流通调整市值加权。上证流通指数以2009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在新股纳入指数问题上,上证流通指数和上证综指一样,都是凡有符合样本选取条件的新股上市,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计入指数,所以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者收益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市可以归因于“总市值加权”和“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差异。

从历史数据来看,客观地说,上证流通指数成立后的十多年内,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上证流通指数表现确实要好于以“总市值加权”的上证综指。也就说所谓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确实比“总市值加权”收益率表现得更好,但这个作用也不要过于夸大,因为上证流通指数2009年底1000点,到2019年底1149点,十年多涨幅15%,依然没有走出“十年不涨”的困境。

事实上,如果认为“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收益率表现要比“总市值加权”表现更好,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在押注“自由流通比例高”的股票收益率表现要比“自由流通比例低”的股票更好,这个逻辑并没有太强的理论和历史经验可以佐证。看海外指数编制的时间,美股表现最好的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恰恰就是总市值加权的,也没听说过因为指数编制用的是总市值加权方法就有“长期不涨”的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市值加权具体方式的不同,可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得指数的收益率有所不同,但不会改变指数的长期表现趋势。

正好最近上证指数回到3000点(2022年5月6日收于3001.56点),将2009年12月31日设为基日,进行处理后和上证流通指数做对比,如图3。

图2:上证指数表现

图3:上证流通指数与上证指数可比化对比

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点对比二者点位及收益:

和书中结论一样:上证流通收益好于上证指数,但程度并不明显,依然没走出“十年不涨”的困境,十二年指数只涨了15%。

因此,此前考虑的主因,指数规则按总市值加权而非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是上证指数十年不涨的原因并不成立。上证流通指数就是按自由流通市值编制的,其规则与上证综指除了一个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一个是总市值加权外,其余一样。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规则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并没有明显跑赢上涨指数,十年也在1000点徘徊,这个角度上说明是否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可能并非主因。

《追寻价值之路》将原因归为上面提到的消化“历史包袱”。这个包袱要多长时间消化呢?消化15年还未消化完。

我总觉得除了历史包袱外,还是有自由流通比例的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

1、上证流通指数的表现长期好于上证指数,说明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会优于总市值加权;

2、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好于总市值加权,本质不是加权规则的优劣,而可能是A股特别是大市值国企很低的自由流通比例,导致的非充分市场定价或者畸形定价,从而导致无论是总市值加权还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结果都一样。这个想法目前无数据支持。

全部讨论

兔子非常道2023-10-17 12:37

如果不是巨额的外汇占款持续输入,压低人民币汇率带来的通胀压力!楼市和A股 IPO泡沫也吹不起来,就是钱太多了需要海绵稀释掉!正好楼市 和IPO融资来吸收了,造福效应也应运而生

新形态牛市_福籁2023-08-17 22:13

失真 失真 失真

寒冷的冬天_2022-05-08 17:58

高溢价发行股份,没给二级市场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