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最好的经济学书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1回复:62喜欢:111

“经济学”对于我而言,一直“信效度”不是特别高,换句话说,我不太相信经济学。

原因一方面是:

经济学流派实在是太多了,都有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关于这一点有个笑话,说“同一个经济问题,拿给5个经济学家看,他们会给你6种不同的解答,而且谁都说服不了谁”。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动不动就相争几十年、互相说服不了对方,虽然说世界的本质可能是复杂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意见完全相反?我觉得这就不是“复杂”这么纯粹了。

我最早看经济学,看的是入门课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确实是好书,对于门外汉入门很合适。

再后来,就看了一些讲经济学各个流派的书,误打误撞遇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从米塞斯《人的行为》看到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在这间歇把《国富论》等知名的经济学书也看了。

看完以后,我的感觉有两个:

一方面,大师就是大师,如此复杂的经济世界,有些人能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讲明白观点——先不论对错,我觉得这就不容易了。

另一方面,“好像没什么用”。

如果读者中有学这个专业的,请容许我这个门外汉表达个人感受,大师们讲的有道理的那些内容,我感觉距离我这样的老百姓有点远。

当然,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以及研究者来说,这些内容是价值连城的,我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说。

说回到投资来,我投资一家公司,背后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再说大一点,是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这是个常识。

这里有个很微妙的地方,我也经常会被读者们问到,再次说一下我的一个观点:

行业的繁荣,是投资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你没看错,是两个非。

具体内容,我在巴菲特致股东信的阅读感受中,不止一次阐述过、举过案例,这里不再展开,xx号后台输入巴菲特,那些内容都值得认真阅读。

但如果我们跳出“行业”这个颗粒度,到了“经济”这个大环境的时候,还是有必要对她进行了解的,换句话说:

我认为投资者不需要成为经济学家——完全不需要,但是对于经济的了解、国家经济脉络的把握,是一名好的投资者必然会展现出兴趣的方面。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把视线聚焦到“中国经济”,我之前脑海中一直隐约有一些疑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感受,我举几个例子:

“都说我国建国时很穷,后面几十年也都很穷,为什么我国能在60年代就制造出原子弹?全球那么多国家,怎么我们就能造出来呢?”

“现在不光西方经济学家鼓吹市场经济好,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不像西方国家一样,彻底放开一些东西,比如银行利率,这样不就更加市场化了?”

“当年有那么多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比如当时的苏联,为什么好像成功的除了中国外没几个?”

“都知道‘投资拉动的经济不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后劲十足’,为什么我们国家这几年不拼命鼓励消费,而是搞什么‘供给侧改革’?”

“按照‘均值回归’的常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了四十几年,是不是接下来就会像发达国家一样,每年增长个3%就很好了?”

不得不感叹“唯有阅读可以让我们免于平庸”,最近看完了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上面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可能是因为太契合中国实际,也可能是作者水平太高,总之,这是我这些年看过的最好的经济学书籍了,连之一都没有。

当然,像我前面所说,经济学可能并不能对你的投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那种通透感、再加上对经济大环境的理解,会让我觉得读这本书绝对物超所值。

这本书,还有上面提到的书购买链接,在xx号文章里可以找到,《经济学原理》适合经济学入门,《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适合作为社科普及读物,《人的行为》和《国富论》适合有一定耐心的读者。

接下来,我会分3个部分,把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以及我的阅读感受,分享给读者们。

第一部分 1978年前的经济逻辑

作者的体系和思路,有一套自己的内容,他给它起的名字叫“新结构经济学”,区别于20世纪早期的“结构经济学”。

其中,“结构”一词是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制度、技术等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

原来的“结构经济学”,大致主张是:

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迅速实现“国富民强”、赶超发达国家,就一定要发展发达国家所开展的那些先进产业,而不应该去做本国原有的农业和中小工业,否则就会一直落后。

这种方式,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不可行的。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干快上、建立了一些所谓的“先进产业”以后,其他产业完全跟不上,这些“先进产业”也就没有了竞争力,国家经济随后陷入停滞。

作者提出的这个“新结构经济学”,会贯穿他的思路的始终,在此简单提一下,后面是情况展开,大致可以浓缩为两个词:

市场竞争和有为政府。

这两个看起来老调陈词的词语,作者有他自己的组织逻辑,更重要的是——有众多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的实例验证。

我们来看看第一段摘录:

在1949年中国成立初期,同1929年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一样,都是以快速发展重工业和军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标,并且起步条件同为落后的农业国。

在两国目标相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中国借鉴苏联在短时期内迅速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

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就不能依靠市场的力量。

……首现,重工业建设周期长,根本没法支付高额的利息;其次,需要进口机器设备,但是外汇少、外汇价格高;最后,在一个剩余非常少的农业经济中,难以动员足够的资金。

所以,国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把银行利率压低到远低于市场利率的水平,同时,直接干预汇率,人为高估本币、压低外汇价值;关于资金动员,简便的解决办法就是维持已建成企业的高利润,作为投入资金。

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建成企业的利润,首现,给予企业垄断地位,这样企业可以为产品制定垄断价格;其次,压低各种投入的价格,包括资金、原材料以及工资。

因为工人工资被压低,为了让工人生存,就必须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包括粮食、服装、住房、交通等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产品和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看到压低利率、高估本国汇率、压低原材料价格、压低工资、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内在逻辑。

不管以前有没有了解过经济学理论,我们都能看出来,上面这一段对中国建国以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的思路,可谓浓缩的精华。

这个逻辑翻译成白话更容易理解:

1、我国在一穷二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威胁背景下,迅速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是必然选择;

发展这些“大家伙”需要设备,我们买不起,那只能高估人民币,换成更多外币去国外买设备;虽然设备有了,但流动资金都短缺,那就“举全国之力”,企业国有,赚的钱全部收到财政、统一调配;我们都知道,“全民所有”很容易变成“没人关心”,企业效率很低,所以就要“全方位照顾”,比如给的钱要便宜(压低利率)、给的原材料要便宜(压低原材料价格)、给的人工要便宜(工资不高)。工资压住了,但老百姓总是要有活路啊,所以就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管控起来,甚至用“粮票”这种方式定额配给。

也正是靠上面这种方式,我国才能实现短短十几年时间,试爆成功原子弹。

过去我们看到书本上说“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这可不是套话,原子弹这种“大家伙”的出现,我们的父母、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贡献。

但是,这种方式也必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到了一定时间节点,我们开始走改革开放这条路。

下一篇文章,已经发布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改革开放的主逻辑,以及对我们的投资,会有哪些影响。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标普500指数(.INX)$

全部讨论

cong0开始2022-09-02 12:34

经济学原理,大学看过

攒股20092022-08-28 06:21

请问老师宏观经济学分册目录为何从第八章开始的?

冯炳根2022-06-26 20:13

王法治2022-06-07 21:06

kepler452bbb2022-05-29 17:53

很客观,最后一句最实际,可惜很多人不信

奴隶的活着2022-05-26 01:51

作者连经济学的门都不知道在哪,还要装大以巴狼,真是垃圾啊

习习meo2022-05-25 09:52

是的我最近也看啦,确实很棒

猜火车19962022-05-18 22:20

写了个屁

奥运玻璃杯2022-05-18 15:33

林毅夫的这本书的确让人茅塞顿开。

茫然的小散2022-05-15 13:54

政治和经济要联系起来看,当时我们没有原子弹,就要受到美国和苏联的威胁,这个是最重要的,就好像你头上老是悬着一把利剑,那你怎么能好好发展经济,所以当时的选择和牺牲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