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资赚钱,盯住3个点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7回复:16喜欢:37

时隔5年后,我重新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早年是致合伙人的信),目的在于优化、巩固自己的投资体系。

对于读者来说,一方面,可以看我是怎么完善自己的体系的,另一方面,一些巴菲特的内容,大众虽然听得滚瓜烂熟,但却可能被误读了,我会把它们剥开揉碎给你们看。

需要说明:我发现,对巴菲特很多误读都是由于翻译不准、或者没有理解上下文造成的,所以一方面,我觉得有必要时,会把英文原文放上去。

另一方面,后面的翻译,大多是我重新翻译过的,以准确传递意思为主(而非全部翻译/字面翻译),也许你会跟我一样,因为这一点而有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

如果你们想看原文,巴菲特1957-2021年的信,我断断续续整理过,你在公众号后台,输入巴菲特,那里面有网盘下载的地址。

欢迎来到我的“重走朝圣之路”,这是这一系列的第3篇,蓝字部分是信的原文,黑字部分是我的阅读感受。

1993年:we have no view of the future that dictates what businesses or industries we will enter…

…We prefer to focus on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es that we wish to own and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rs with whom we wish to associate - and then to hope we get lucky in finding the two in combination.

翻译: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不知道我们将来会买哪些行业、哪些公司……我们更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我们想买的公司的竞争优势,一个是我们想要共事的管理层的个性,然后寄希望于找到同时具备两者的公司。

以下是我的感受。

还记得前面第二篇的时候,我说巴菲特突然间没那么强调“美好的长期前景”,反而开始关注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持续赚钱、高ROE)吗?

这个地方,是我看到的巴菲特第一次进一步露出了他的理念,即:

不去关注、限制、预测未来要进入什么样的行业/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哪个行业有前途就进哪个”,再一次被巴菲特侧面否定了。

他关注的这两个方面,就是他反复强调的3因素中间的两个,这3个因素是:

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一点后面还会讲,这里不附英文),诚实、有能力的管理层(honest and competent manager)、非常吸引人的价格(very attractive price)。

我认为这些,也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的,小结一下:

不要去关注、预测未来进哪些行业、买哪些公司,把注意力放在公司本身,具体来说,要看公司的竞争优势(business economics)和管理层的个性(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rs)。

1993年:In 1938, more than 50 year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Coke, and long after the drink was firmly established as an American icon, Fortune did an excellent story on the compan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riter reported:

"Several times every year a weighty and serious investor looks long and with profound respect at Coca-Cola's record, but comes regretfully to the conclusion that he is looking too late. The specters of saturation and competition rise before him."

Yes, competition there was in 1938 and in 1993 as well.

翻译:1938年,当时可口可乐已经问世50多年了,而且早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标志,那一年,财富杂志对公司做了一次精彩的专访栏目。

在第二段,作者写道:“每年都有几次这样的事情:一位资深的投资者对可口可乐的辉煌纪录表示敬意,但又会遗憾地总结说,他知道地太晚了,市场饱和和激烈的竞争已经出现了。”

这一段看似只是讲故事的内容,吸引了我很大的兴趣,也让我注意到,我似乎从来没有见到过巴菲特“测算市场容量和某家公司的天花板”。

他从始至终关注的,都是他挂在嘴边的三个因素:

竞争优势、管理层、价格。

可口可乐的这个故事,跟格力真的很像,格力有接近20年优秀的表现记录,平均ROE接近30%。

最近这10年,每年都会有人说“格力过去是很优秀,但空调已经到顶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确实,时代在变化,比如格力的渠道,已经不能仰仗于过去赖以成功的区域经销商制了,所以也带来了阵痛,这是做企业必须面对的。

竞争确实也越来越激烈了,但格力的空调,还是可以跟竞争对手拉开接近10个百分点的毛利率。

我不能确定格力未来一定会重回辉煌,但我、甚至包括你,都只能保证自己体系的完整性,并严格按照体系执行——如果这是我能找到、能掌握的最好体系的话。

小结一下:对于一家竞争优势强大、管理优秀的公司来说,不要轻言“天花板”,好公司会创造自己的市场空间。

1993年:Charlie and I decided long ago that in an investment lifetime it's just too hard to make hundreds of smart decisions…We’ll now settle for one good idea a year.

翻译:查理和我老早就想好了,一辈子要做出几百个聪明的投资决策,实在太难了,我们做不到的……我们一年能有1个好的投资点子就满足了。

注意这里不是“1年1个公司”,想想一个投资者假如25岁开始投资,70岁结束,中间大概有40-50年时间,是否有那么多容易理解的、有吸引力的公司,是要打问号的。

但是,巴菲特这里确实向我们展示了,他认为自己能做到的投资决策的频率。

1年有1个好的投资点子,不管是发现一家值得投资的新公司,卖掉一家舍不得割肉的老公司,还是对一家持有的公司追加投入,我认为这些都算。

如果1年中有太多的想法,那这些想法,很可能不是高质量的。

小结一下:对自己不要要求太高,我们不需要有很多聪明的决策,每年有1个好的点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余时间多看多阅读、多思考,总会有好的思想出来的。

1993年:if you are a know-something investor, able to understand business economics and to find five to ten sensibly-priced companies that possess important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s, conventional diversification makes no sense for you.

翻译:如果你是个稍具常识的投资者,能够找出5-10家股价合理、并且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就没必要分散化投资。

这里我想表达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分散化投资”,而在于巴菲特对普通投资者持股数的默认建议:5-10家。

这是符合如今我的认知的,我发现,要想找到超过10家我能理解、竞争优势可持续、价格合理的公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应该说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后面我也会逐步把自己持有的公司,维持在5-8家左右,这可能要通过一些置换来获得,交易记录到时候我会发出来。

1995年:Our shoe business operated in an industry that suffered depressed earnings throughout last year, and many of our competitors made only marginal profits or worse.

That means we at least maintained, and in some instances widened, our competitive superiority.

So I have no doubt that our shoe operations will climb back to top-grade earnings in the future. In other words, though the turn has not yet occurred, we believe you should view last year's figures as reflecting a cyclical problem, not a secular one.

翻译:去年整个鞋行业都很惨,我们的很多竞争对手都是微利或亏损,这意味着我们至少保持了竞争优势(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增强了)。

所以我确信,未来我们的鞋类生意会重回高收益。换句话说,尽管反转还没出现,我们认为去年的数据反映的是周期性的问题,而不是永久性问题。

这一段清楚地告诉我们,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按照“竞争优势+管理层+价格”的三要素,哪怕在完全符合的情况下,也会遇到投资失败。

这一段也告诉我们,哪怕是巴菲特,在面对失败时,他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并最终承认自己的失败。

对于我们来说,不能因为某一次的投资失败,全盘否定自己的投资体系。

另外,在出现确切的因素,证明公司的绝对经营结果(ROE水平)已经恶化时,不要用相对经营水平(摘录中所说“比起对手,我们还算好的”)去欺骗自己。

要跟绝对标准对比(比如20%的ROE水平),才能知道公司竞争优势真实发生的事情,然后尽量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1996年:Seriously, costs matter.

翻译:认真地说,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中,对控制成本这一点的强调,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了,我们更多津津乐道的,是像可口可乐这种拥有强大品牌的公司。

在后面,还会有一段对此更全面的详述,到时候我再展开,在此,我想把“对成本控制的强调”先提出来,告诉大家,巴菲特非常看重这一点。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最喜欢的公司,有相当一部分——GEICO、内布拉斯家具城、波仙珠宝——就是靠高效的运营、成本的控制来实现高ROE的。

在巴菲特的投资中,真正是靠强大的品牌,实现高溢价(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会被掩盖)的公司,其实也没那么多。

所以,我们分析一家公司竞争优势的时候,尝试把成本的控制跟对手比一比,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6年:Reported earnings are a poor measure of economic progress at Berkshire, in part because the numbers shown in the table presented earlier include only the dividends we receive from investees - though these dividends typically represent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earnings attributable to our ownership.

Not that we mind this division of money, since on balance we regard the undistributed earnings of investees as more valuable to us than the portion paid out.

The reason is simple: Our investees ofte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invest earnings at high rates of return. So why should we want them paid out?

翻译:对伯克希尔来说,报表上的利润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原因之一是:报表利润只包含了投资公司分给我们的股息,而这些股息只是我们盈利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盈利(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没分给我们。

不过我们也不介意,因为没分给我们的那些钱,其实对我们更有价值,原因很简单:

我们投资的企业,往往有机会把盈利投到高回报的地方去,这样利滚利的方式不香吗?

以下是我的感受。

这次重读巴菲特的信,有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那感觉就像走出学校、在社会上打拼几年、有了一些自己感悟的学生,重读当年老师课堂所讲东西一样。

在老师的体系里,有很多东西是讲过的,只是不是以如今我理解的方式,比如这一段,巴菲特说的,其实就是我的选股标准中,关键比率的分母——分红比率。

一些投资的道理,说到底,其实逻辑非常清楚和简单:

如果一家公司把赚的钱留下来,可以产出很高的ROE,我为什么会想让他把利润都分给我、而不是继续拿去利滚利呢?

1996年:The art of investing … You simply want to acquire, at a sensible price, a business with excellent economics and able, honest management. Thereafter, you need only monitor whether these qualities are being preserved.

翻译:投资的秘诀在于:找到有竞争优势、管理层诚实且有能力的公司,在合理的价格买入,从那以后,你只需要关注这两个点(竞争优势、管理层)的变化,就行了。

这应该是巴菲特第一次,清楚地、没有隐喻地把关于成功投资的看法端出来,我希望自己能够记清楚、坚守这一做法,不要被行业前景、市场空间等因素所混淆了主线。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标普500指数(.INX)$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解读#

全部讨论

静稳致远992021-11-21 10:15

一边温习投资理念,一边温习外语。

一石两鸟

时光狩猎者2021-11-20 18:07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比较谨慎的勇往直前2021-11-20 04:26

跟着V兄解读老巴

xiangchuankai2021-11-19 20:36

格力和美的两家企业都优秀,各有所长,我家小家电美的多,两套房子都装的格力中央空调,现在建这么多新楼房都🉐️装空调和家电吧。我两家企业都持有仓位,希望格力还跌低点我好加仓,越跌就是市场送钱💰

老胡说话2021-11-19 20:05

business economics为啥翻译为“竞争优势”?

终极思维2021-11-19 19:11

单说管理层(实际是固执的一个人),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制造业不抓技术,不客户体验,上综艺节目,这不是优势。$格力电器(SZ000651)$

平均分2021-11-19 15:19

现在格力的竞争优势又是什么呢

XQ呼呼呼2021-11-19 14:52

他从始至终关注的,都是他挂在嘴边的三个因素:竞争优势、管理层、价格价格。

平均分2021-11-19 11:56

支持v大

恒忍常2021-11-19 11:10

不是说不看市场空间的。老爸投快消,广告,金融,超市原则上市场空间无上限